念好“養鵝經”走上致富路

念好“養鵝經”走上致富路

瓊中支行扶貧幹部宣講國家扶貧政策。

“銀行不僅教我們養鵝,還幫我們賣鵝,真是太好了!”海南省瓊中縣灣嶺鎮新坡村某貧困戶說,脫貧路上遇上了扶貧好夥伴——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瓊中支行(以下簡稱“瓊中支行”)。

瓊中地處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北麓,好產品如何賣出去,村民如何增收一直是個難題,瓊中支行借力“善融商城”,不僅幫村民將山裡的好東西賣出去,還因地制宜幫助當地規劃產業,探索出“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持模式,金融扶持農戶尤其是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打造品牌推動地方經濟。去年,瓊中支行定點幫扶村新坡村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

三方合作的“養鵝經”

產業要發展,資金是關鍵。瓊中支行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精準扶貧優勢,將信貸資金變成“下蛋母鵝”,不僅給貧困戶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也讓合作社的規模越來越大。2016~2017年,瓊中支行連續兩次向瓊中農源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發放小企業信用貸款,合計100萬元,用於解決合作社資金短缺問題,為合作社的養鵝基地擴張、經營規模壯大奠定基礎。

支行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幫扶模式,以合作社為龍頭,帶動貧困戶共同創業。

為了擴大合作社養殖規模,支行扶貧幹部們還將貧困戶的鵝苗一併投入合作社養,依託養鵝專業戶技術支撐和良好的基地建設,帶動貧困戶以“鵝”促收。同時,隨時接收貧困戶勞動力到合作社工作,一起養殖,按工作日計報酬,有效解決部分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近就業的問題。

“通過對合作社的信貸扶持,貧困戶能夠參與到村組織經濟建設當中,一起學習養鵝技術,學習孵化鵝苗、建造鵝舍、跟蹤培訓,一起收穫勞動致富的喜悅。”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謝鈞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瓊中農源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全年實現成品鵝銷售8萬隻,創造利潤160萬元,22戶貧困戶分紅合計10.06萬元,戶均分紅4572元,人均分紅1156元。

利用養鵝基地的輻射作用,支行還篩選了5戶貧困戶為合作社代養鵝,即在自家門口自建鵝舍,2/3的鵝苗由瓊中支行從捐贈資金中解決,合作社出技術,承擔養殖風險,負責銷售,利潤由雙方共享。

目前,5戶貧困戶已建好鵝舍並投入養殖,其中3戶貧困戶代養的第一批成品鵝已經被合作社回購,出售獲利合計近1.5萬元。“這讓我們免去了風險之憂,又能照顧家庭,只要付出勞動,在自家門口即可創收,真是太好了。”某貧困戶說。

“瓊中鵝”品牌越叫越響“

在幫扶工作中,不但要解決合作社養鵝的產品銷路問題,更要注重品牌效應,賣出好價錢。”謝鈞說,養鵝、賣鵝,不如給鵝打造一個品牌。《2017年農業部定點扶貧工作方案》就明確提出,支持定點扶貧縣打造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充分利用農業部系統平臺資源幫助搞好品牌推介營銷。

通過“善融商務”搭建電商平臺,新坡村的鵝依靠網絡“走”出了大山。2017年11月17日,“善融商務”電商平臺開通網上搶購活動,每隻扶貧鵝原價158元,搶購價58元,100元差價由海南省分行出資補貼,搶購當日,成功銷售成品鵝500只。

同時,瓊中支行還積極聯繫瓊中縣的飯店,通過現場品嚐、易拉寶宣傳等方式進行促銷,“瓊中鵝”逐步有了名氣,目前已長期穩定向縣城兩家飯店供貨。

去年,瓊中支行開始與海南股權交易中心對接,協助合作社進行股份制改造,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爭取利用好貧困縣的優惠政策,助力瓊中縣特色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