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市場操縱與炒殼 十月62家上市公司領罰單

嚴打市場操縱與炒殼 十月62家上市公司領罰單

​十月以來,證監會從嚴監管併購重組“三高”問題,打擊惡意炒殼。據Wind統計顯示,今年10月滬深兩市共有62家公司違規收到罰單,處理人包括證監會、交易所、銀監會等,其中6家公司違規收到罰金處罰。

10月罰單同比下降8.37%

據Wind統計,證監會在10月份向62家公司開出罰單,其中5家公司被責令整改,22家公司被監管關注,3家公司被公開譴責,14家公司被公開批評,10家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其餘公司屬於其他處分類型。值得關注的是,10月份兩市有6家公司被公開處罰,累計罰金580萬元。

今年10月,證監會發布《關於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重組辦法》修改後,證監會將繼續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支持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將繼續嚴格規範重組上市行為,持續從嚴監管併購重組“三高”問題,打擊惡意炒殼、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遏制“忽悠式”重組、盲目跨界重組等亂象,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相比9月份84家上市公司受罰情況,10月份受罰公司數量降至62家,罰金也繼續縮減至580萬元,罰金環比降幅為8.37%。今年1月份78家公司涉嫌信披違規被罰,其中13家公司被處以罰金,額度總計2452萬元;2月份僅有15個工作日,但兩市仍然有36家公司涉嫌違規被公開處罰、公開批評、公開譴責、監管關注或出具警示函,在2月被“點名”的36家公司中,其中有三成公司被處以罰金,累計罰金348萬元;3月正值“3.15”,受罰公司數量為42家,總計罰金220萬元;4月則有49家公司受罰,累計罰金917萬元;5月受罰公司79家,罰金累計390萬元;今年6月份受罰公司數量為83家,其中8家公司受到罰金處罰,累計罰金額度為508.5萬元;7月82家公司受罰,其中10家公司受到罰金處罰,累計罰金為17428萬元;8月份52家公司受罰,累計罰金達到14808.07萬元罰金;9月份84家公司違規受罰,當月總計罰金為633萬元。

調查期間ST股墜入準仙股陣營

10月24日,飛樂音響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明,“智慧沿河”、“智慧臺江”項目確認收入不符合條件,導致公司2017年半年報虛增營業收入18018萬元、虛增利潤總額3784萬元;導致2017年三季報合併財務報表虛增營業收入72072萬元,虛增利潤總額15135萬元;導致2017年半年度、第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不準確。證監會擬決定對飛樂音響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

據瞭解,此次處罰事先告知所涉違規事項,早有預兆。2018年4月13日,飛樂音響發佈《2017年年度業績預減及股票復牌的提示性公告》,自該日起飛樂音響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2018年12月28日,上交所發佈《關於對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的決定等公告》。2019年6月12日,飛樂音響發佈《關於收到上海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2019年7月4日,飛樂音響發佈《關於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的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根據《證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導致投資者權益受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今日表示,一旦正式行政處罰決定公佈,投資者可以向上海金融法院起訴飛樂音響索賠。

需要提及的是,10月受罰的公司中有9家為ST公司,佔本月受罰公司比例為14.52%。其中,*ST高升18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告知書,受到頂格處罰。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公司股價從4.54元跌至1.8元股,直接跌入“準仙股”陣營。

記者 張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