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三姨家的小孫子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四五歲的時候和大人說話就開始頤指氣使,沒大沒小。有一次幼兒園老師打電話到家裡,讓家長去學校把孩子接回來,三姨到了學校後才得知:孫子沒經過允許吃了別的小朋友的巧克力,老師讓他向同學道歉道歉,可他居然覺得自己沒錯,對自己不經過允許吃別人的東西這件事不以為意,甚至對老師出言不敬。還威脅老師說會向家長告老師虐待他,三姨在瞭解到事情原委後勃然大怒,不停地向老師和另一個小朋友的家長致歉。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各位,因為家長的過分溺愛造成的小孩子自大自我的行為難道是少數嗎?孩子從小養成了壞毛病,作為家長難道選擇不聞不問嗎?許多父母在發現了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壞毛病之後,往往感到十分的著急,然後對孩子大吼大罵。但往往事與願違,沒過多久孩子身上又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習慣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會變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奧古斯丁

面對孩子的屢教不改,許多家長也感到十分的頭疼,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好了沒幾天又變回去了呢?那父母們都應該瞭解一下“盤尼西林法則”

“盤尼西林法則”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盤尼西林是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是由青黴菌中提煉出的抗生素。

還記得我初中的時候發燒去看醫生,醫生讓我每天飯後半小時吃藥,一日三次,而我總是忘記,並且覺得小感冒無關緊要。醫生一共給了我三天的藥,我花了五天還沒吃完,這直接導致了我的小感冒變成了重感冒,不得不去醫院進行輸液治療。如果當時我可以遵守醫囑,按時吃藥,想必我是不用輸液的。其實孩子的壞毛病也是這樣的,當我們看到孩子短時間內沒有再犯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就對此掉以輕心,以為孩子已經徹底改正了。壞毛病就如病毒一樣,它可能會因為短時間的壓制而消失,但如果不進行長時間的治療的話,反而可能會比之前的更加嚴重。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許多父母可能都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不錯,孩子不可能養成這麼多的壞習慣,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孩子的確是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做出了不雅的行為,形成了不好的習慣。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為什麼養成不良的習慣感到疑惑不解。當我們瞭解了“盤尼西林法則”之後,還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們的這些壞毛病是從何而來的。

孩子的壞毛病從何而來?

惡習的最大害處,是貶抑了一個人的價值。——紀德

據調查顯示,孩子百分之九十九的壞毛病都來自於家庭,生活中我們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渾身都是小毛病:晚上睡覺不刷牙、吃飯前不洗手、不愛用牙線、喜歡挖鼻孔等等。 可是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孩子99%的壞習慣,都是家長的問題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太討厭,老是在你工作或者看電視時打擾到你,每當這種時候,家長都會採用怒吼、呵責的方式阻止孩子。其實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可能是因為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他渴望與你接觸。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還有的孩子總是撒謊,這是為什麼呢?這肯定是由於你曾對他所犯錯誤反應太大,因此他寧願選擇撒謊也不想讓你知道他犯錯了。有的父母總說,孩子沒有自信,如果是這樣,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是否建議多過鼓勵。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壞毛病,家長首先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問題。其次應該想辦法引導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

如何改正孩子的壞毛病?

針對不同壞毛病的成因及其表現,父母也應當結合“盤尼西林法則”然後對症下藥,這樣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是一門學問。只有尊重孩子成長期的成長髮育及其心理特點,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為各位介紹幾種糾正孩子壞毛病的十種方法,只要良好應用,一定能起到一些作用: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1、以身作則

人無完人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很多時候家長身上也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舉措。孩子的學習天賦是很強的,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模仿學習。例如游泳教練想要讓一個孩子學會標準的游泳姿勢就必須要在同孩子游泳的時候進行言傳身教,而不是站在岸邊用嘴指導。

2、轉變觀念

家長的教育觀念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如果有壞毛病,哪怕是屢教屢犯,大人也應耐心教導,不能感嘆孩子沒辦法教化。這種態度無疑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利於糾正孩子的錯誤,更不利於孩子長久發展。家長應當轉變自己的觀念,將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和孩子聊天,再採取合適的時機進行教育。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3、寬容鼓勵

其實有的壞習慣孩子自己也不喜歡,但孩子又無法控制自己。這種時候,父母應該對孩子報以寬容的態度,在幫助他改正缺點時,要耐心地指出他的問題,哪怕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改正。請各位記住一句話:鼓勵永遠比批評有用,父母採用鼓勵式教育教導出來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也更熱愛家庭。這樣孩子養成壞毛病的幾率會小得多,糾正的機率也會大得多。

4、把握時機

引導和教育孩子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很多小孩子的壞毛病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家長應在孩子壞毛病出現後立即糾正。有的孩子喜歡不洗手就吃東西,應該及時向孩子科普“病從口入”的道理,並和孩子一起去洗手。當孩子下一次再犯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長對他的教導了。這種在適當時機下對孩子進行切身教導,形成的記憶比向孩子一昧地講道理效果會強很多。

孩子養成壞毛病怎麼辦?看看“盤尼西林法則”,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5、故事引導

批評、呵斥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因為孩子還沒形成完整的自我認知能力,這種情況下家長選擇一昧批評,而不採用讓孩子更記憶深刻的方式進行教導,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不願聽從家長教導。這種時候家長不妨通過寓言故事或者童話故事加深孩子對所犯錯誤的印象。這樣他下次再有犯錯跡象時腦海裡會主動出現你給他講的故事,就不會再犯了。

一個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種惡習,那麼他用不了多久就成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馬斯

孩子從生下來的時候精神世界就是完全透明的,這種時候不管是好的或者不好的都是最容易被孩子記住的。通常孩子的壞習慣都是從小時候開始養成的,而這些毛病會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難根除。

這種時候作為家長就更應該懂得“盤尼西寧法則”的重要性。孩子的壞毛病大多數都來自於父母或者周邊的環境,這種情況下孩子更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因此,父母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壞毛病的糾正一定具有很大的幫助。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和孩子成為朋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