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旅遊達人)

花山岩畫在成為世界遺產之前,就久聞其大名,在2016年成為世界遺產後,就更需要前來一睹其真容,除花山岩畫外,大陸還有多個省份有巖畫,若上網查“中國巖畫”就可知大陸巖畫還分成北系與南系,南系巖畫以赤鐵礦粉調和牛血等而成,創作年代在戰國至東漢其間。之前在寧夏旅遊時,曾前往賀蘭山看過巖畫,可見巖畫散佈在石頭上,賀蘭山岩畫形象古怪,面目各異。在網絡上可見花山岩畫以人形為主,說實在的這些古代巖畫線條簡單,若對古文化沒有興趣的話,就不用千里迢迢前來觀賞。不過,左江巖畫主要位於寧明縣,位於崇左與馮祥中間,從友誼關返回時,正好可順道前往。從網絡影片得知為保護花山岩畫,故只能在遊船上觀賞,根本無法接近觀看,雖然如此,貴為世界遺產還是應該前來觀賞。

百度百科指出花山岩畫地處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範圍包括崇左市寧明縣、龍州縣及江州區和扶綏縣境內。與其依存的山體、河流、臺地共同構成壯麗的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包含約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遺產區面積6621公頃,其中寧明縣為第一遺產區,龍州縣為第二遺產區,江州區和扶綏縣為第三遺產區。為戰國至東漢時期嶺南左江流域當地壯族先民駱越人群體祭祀遺留下來的遺蹟,已有2000多年曆史,其地點分佈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面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罕見,具有很強的藝術內涵和重要的考古科學研究價值。花山岩畫因其景觀、巖畫與中國南方壯族先民駱越人生動而豐富的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所顯示的獨特性。2016年“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花山岩畫申遺成功填補了中國巖畫類世遺的空白。

花山崖壁畫主要分佈壯族聚居地區的江河轉彎處,較為寬大、平整、垂直的石壁上,共79處。其中寧明縣明江花山崖壁畫規模最大,最為壯觀,被稱為“自然展覽宮”、“壯族文化瑰寶”。是當地壯族先民在群體祭祀遺留下來的遺蹟。巖畫只畫物件的外部輪廓,沒有細部描繪,筆調粗獷卻場面壯觀。現存圖像多達1900多個,主要是人物、動物和器物,人物佔多數為主,人物只畫出頭、頸、軀體和四肢,無五官等細部。此次包車前來,經過許多彎路,好不容易找到左江巖畫風景區的遊客服務中心,也見到兩條遊船,但竟然停航。這乃因最近幾天此地區下暴雨,左江暴漲江水湍急,江水漫到路面與船隻還在整理,詢問何時可以開航,船東回覆無法知道,需看江水退去情況才能決定何時開航,故只能悻悻然離開,旅遊總是如此,好不容易到達且找到此景區,卻只能見到左江風光,至於巖畫就看不到,根據指示遊客中心前方的山體也有巖畫,但看了半天還是找不到。

離開景區後,經過寧明縣城,發現工廠煙囪與路燈皆有巖畫人形的標誌,可見巖畫已成為寧明與崇左的驕傲。且路上見到一座巍峨的古塔矗立於田間,就趨車前往,原來此塔稱為“蓉峰塔”為五層八角實心青磚建築,建於清道光年間,塔旁為溪流,鄉民在此捕魚,塔旁還有一棵神榕,鄉民加以祭祀,沒能見到巖畫,但能看到此塔,也算稍稍得到補償。之後來到崇左博物館,發現它與大陸其它地級市類似,亦是座落在市府前方廣場旁,廣場另一側展覽館。雖然崇左是個偏鄉,但拜邊境貿易與旅遊業之賜,崇左也蓋起具現代的博物館,建築外形裝飾主要是將花山岩畫,這一極具鮮明壯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於現代建築設計中,不但博物館的外觀有鏤空裝飾,館前與館旁還有清澈的水池。

博物館的入口並不是正中央,而是右側,進入後映入眼簾的是“百里巖畫 駱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陳列”,將花山岩畫的精華重新繪製在博物館內部的牆壁上,亦即一般遊客根本不需折騰半天,只要來博物館就可近看巖畫,而真正要看到花山岩畫,不但從崇左沒有直達車,要先搭火車或巴士到寧明縣,再搭的士到遊客中心,還需等待船班,並花二個小時搭船,卻只能拿望遠鏡來遠眺巖畫,不過,親臨實境與看博物館畢竟還是不同的。博物館內還有“甌駱傳承 壯家歡歌—壯族歷史文化展”,共展出176件崇左壯族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成為集壯族文化收藏、保護、展示、科學研究、教育為一體的文化場所,可作為了解壯族的視窗,只可惜當天還在整修,無緣親見博物館內的壯族文化展示,不過,此次包車司機亦是壯族人,從其勤勉與親切的服務態度,對壯族人民有很好的印象。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花山岩畫、寧明縣城與崇左博物館的相對位置

出了博物館後,見到廣場正中心有一大型雕塑,稱為“九牛爬坡”,立於崇左市政府前方的勝利廣場正中央,是代表崇左在建市過程中形成的同心同德、和諧相處、團結拼搏、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精神的集中體現。設立塑像是為啟迪後人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發揚“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精神,發揚披荊斬棘、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九牛爬坡》總長13.1米,高3.6米,寬5.5米,共有9頭牛,其中最大的一頭牛,身長4米多,身高約1.8米。9頭牛大小搭配,高低錯落,各顯風采,雄健有力,腳踏崇左大地,穩步前行。可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確實能感受此雕塑的神韻及代表的精神。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區的標誌牌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左江兩岸的山體為喀斯特地形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喀斯特山體,通常山體不高且岩石裸露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龍峽山隧道及上方的山體,過了此隧道就可抵達乘船處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左江風景區,山體與灕江很相似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左江巖畫是古人在這種山體平面上作畫,此山體也有巖畫,但找不到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左江因暴雨未消退,使船隻無法開航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在遊客中心旁停泊遊覽左江風景參觀巖畫的遊船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左江上至少有四處山體上有巖畫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因遊船停航,故只能拍巖畫圖片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遠眺左江附近的風景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遊客中心前的停車場,有巖畫造型人物的木製雕塑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失望而返來到寧明縣,可見工廠煙囪上的巖畫人物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赫然發現路邊有座巍峨高塔,為五層八角實心青磚建築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此塔稱為“蓉峰塔”,為道光時代建築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清峰塔旁的大榕樹及樹旁的河流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大榕樹被視為神樹祭祀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進入寧明縣的大馬路有相當具特色的路燈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仔細看路燈燈柱為巖畫人物,在寧明此人物造型還真是無處不在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回到市政府前的崇左壯族博物館的外觀相當宏偉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博物館以花山岩畫人物的鏤空外觀設計相當具特色,還有長條水池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博物館大廳將主要巖畫以一比一呈現在博物館內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這是博物館仿花山岩畫的畫作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正在裝修的壯族雕塑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有一面牆展示壯族的樂器雕塑畫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博物館正門及前方清澈的水池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博物館對面的展覽館,相當具現代感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勝利廣場正中央的九牛爬坡側面照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勝利廣場正中央的九牛爬坡正面照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九年賦位於九牛爬坡的後方,紀錄興建的原由及意義

廣西邊境(三) 崇左花山岩畫、博物館、九牛爬坡

從勝利廣場可見崇左市府大樓,為典型的大陸各地級市政府造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