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明:緊盯關鍵 築牢返貧防線

□ 本報記者 農彩雲 蔣欣攸

今年5月,自治區宣佈寧明縣脫貧摘帽,寧明縣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如何做好做實“真脫貧、防返貧”後半篇文章?寧明縣有妙招。

在全縣範圍內營建“時刻有監督、時刻有檢查、時刻有考評”的大監督、大檢查、大考評工作格局;以陣地建設為基礎、制度健全為標準,補齊短板,推動抵邊自然村黨組織建設;搭建抵邊監督“一庫通”智慧監管平臺,實現“線上”和“線下”監督緊密結合……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寧明縣堵塞漏洞,紮緊制度籬笆,築牢返貧防線。

“五查一體”監督機制聚焦關鍵問題

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寧明縣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層層加重基層負擔,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繁的問題,建立了由縣紀委、縣委巡察辦、縣督考局、縣扶貧辦專責小組、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各聯席成員單位組成的“五查一體”聯席小組,並在每個季度的第一個月上旬召開一次督查聯席會議,通報督查工作情況,研究確定下一階段督查工作重點。

各“五查一體”聯席單位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監督檢查工作重點,進行集中商議,整合集成,形成每季度的督查聯動工作指標項,採取普遍查、抽樣查、專項查相結合等多種辦法,避免“多頭查、查多頭”亂象,切實為基層減負。

督查檢查出來的問題線索,不遮醜、不隱瞞。

今年9月,寧明縣紀委與縣脫貧攻堅指揮扶貧工作考評同檢查、同推進,對扶貧考評發現的2個鄉鎮存在農戶實際情況與國扶系統信息不一致的問題進行核查,並對其中存在的幹部作風問題進行了問責。

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工作在第一時間推進、作風在第一時間強化、成效在第一時間體現。

在開展督查檢查過程中,對所發現的時效性要求不那麼強的存在問題,“五查一體”聯席小組通過發出《監察建議書》促進涉及單位部門的整改和推進涉及單位部門建章立制長效管理。

監督檢查發現的0—3公里邊民補助發放、管理不到位問題,“五查一體”聯席小組通過向縣民政局發出《監察建議書》,督促完善0—3公里邊民補助發放管理制度,成效明顯。

對時效性強需要即時跟進的問題事項,尤其是涉嫌違反紀律的問題線索,做到即時移交,紀委即時跟進開展調查處置,真正發揮督查檢查工作效能。

督查結果在電視、網絡、報紙公佈,寧明縣建立起多維立體式輿論監督格局。

通過聯動督查,今年開展第五輪巡視工作暨扶貧領域機動式巡察以來,寧明縣共發現問題773個,問題線索94條。

整治基層黨建突出問題夯實抵邊自然村黨組織建設

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弱化虛化邊緣化等突出問題怎麼辦?寧明縣以抵邊黨組織建設為整治突破口。

該縣通過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開展全覆蓋邊境黨建工作調研,在摸清弄懂抵邊自然村黨組織黨建存在問題、短板的基礎上,制定《寧明縣開展抵邊自然村(屯)黨組織建設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構建“國門黨建聯合體”“季度工作清單”“區域黨建調度”“對口幫扶支部聯建”“抵邊自然屯黨群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黨員領導幹部下沉駐村抓邊境黨建工作”等工作機制。

寧明縣針對抵邊自然村黨組織設置不規範的實際,在邊民不少於25戶,人口數量不少於50名,且實際常住在村、能正常參加活動的黨員在3名以上的抵邊自然屯建立黨支部,實現抵邊自然村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一部分自然村活動場所年久失修、破舊老化、設施簡陋、功能不全。寧明縣把推進黨群活動中心建設作為抵邊自然村黨組織建設的重中之中,劃撥專項建設工作經費 326.8萬元,通過整合修繕閒置教學點、翻新租賃閒置民宅、新建改擴建等方式,逐一落實抵邊黨支部辦公場所,並按照“七個有”要求配齊有關設備。

截至目前,寧明縣開工建設16個抵邊自然村黨群活動中心,抵邊自然村黨組織工作和麵貌煥然一新。

針對抵邊自然村黨支部班子年齡老化、文化不高、戰鬥力帶富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寧明縣注重從退休黨員幹部,村民自治組織、群團組織和經濟社會組織黨員負責人,黨員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中選拔抵邊屯黨支部班子成員,利用“大榕樹課堂” “新時代講習所” “遠程教育培訓平臺” “黨員教育實訓基地”等方式,對抵邊自然村黨支部書記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培訓。

基本保障是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的基本條件,也是制約或推動寧明縣邊境黨建工作的重要因素。寧明縣優先解決邊境黨建工作所需經費。通過落實抵邊各項經費,新建或改擴建村級活動陣地,各抵邊村制定“黨組織決策在先、黨員發揮作用在先”等內容在內的村規民約,推行“一部兩會一組”(即黨支部、黨群理事會、鄉賢會、村民小組)管理監督機制。

健全監管機制護航脫貧攻堅

依託崇左市抵邊監督“一庫通”智慧監管平臺,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寧明縣搭建抵邊監督“一庫通”智慧監管平臺,實現“線上”和“線下”監督緊密結合。

寧明縣以“一庫通”監督平臺的建立涵蓋全縣13個鄉(鎮)21個縣直單位部門的各項涉農惠農政策、資金和項目落實情況,惠農資金髮放情況、車輛註冊、房產購置和死亡人口信息以及各單位工作職責、辦事流程和公開事項等20項功能;在後臺系統自動進行邏輯關係比對後生成異常數據,群眾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進行查詢,也可對周邊不符合條件的情況進行舉報,實現日常監督全覆蓋。

每次錄入系統的數據都嚴格把關,數據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大數據平臺與“崇左抵邊監督一庫通智慧監管平臺”微信公眾號相連接,數據同步顯示,群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或在線舉報,形成線上線下聯動“一盤棋”的監督體系。異常數據通過分析比對,及時分流核查,依託平臺排查的問題線索採取直查快辦的方式優先處置。

監督體制不缺位,思想也不能放鬆。寧明縣進一步健全完善“週會旬查月評”、“紅黑榜”、流動“紅黃旗”等制度機制,繼續強化制度剛性約束,倒逼責任落實,對有脫貧攻堅任務的村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考評,推進工作紮實落實,防止摘帽後扶貧幹部思想懈怠。

制度防線托起了寧明縣群眾“穩穩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