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最沒有存在感的主城區,人口僅30多萬,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你有多久沒有去過大渡口了?如果在山城的大街上隨便採訪幾個重慶人,恐怕十之八九都會搖頭。

的確,就連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想必都會很難涉步到大渡口這塊土地。我們會去渝北坐火車飛機、上南山看夜景,到解放碑觀音橋購物,逛磁器口看老重慶,去大渡口,能幹什麼呢。

重慶最沒有存在感的主城區,人口僅30多萬,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在重慶主城9區之中,大渡口可謂是最沒有存在感的。這座因為重鋼而設立的區,總人口僅僅30幾萬人。一度有不少人呼籲:乾脆合併到九龍坡得了。當然,這也只是說說而已。

歷史上,大渡口曾經無比的風光。1938年,戰火硝煙中的中國,把西部最大的鋼鐵廠設在了這裡。解放後,這裡又生產出了成渝鐵路的第一根鋼軌。1965年,更是因為重鋼的原因而建區,成為重慶主城的第六個行政區。

重慶最沒有存在感的主城區,人口僅30多萬,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這裡一度是重慶乃至西部重要的冶金工業基地,具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高高的煙囪,成片的廠房是上世紀大渡口區的符號,也是整個重慶的標誌,這裡見證了重慶工業發展的輝煌時期。隨著2011年9月,重鋼完成了主業搬遷。留給大渡口的,只是一堆空曠的廠房。

重慶最沒有存在感的主城區,人口僅30多萬,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據統計顯示,2019年,大渡口的GDP為228億元,已經下滑到了重慶第30位的位置,甚至落後於豐都、雲陽、奉節等庫區縣城。地盤小,人口少,缺活力的大渡口,正面臨著艱鉅的轉型任務。

當然,大渡口也沒有閒著,2014年4月,大渡口濱江老工業區納入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再次被國家委以重任。

重慶最沒有存在感的主城區,人口僅30多萬,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如今的大渡口正在全力打造“新興產業之區”,著力發展都市工業、現代商貿、總部經濟、創意休閒、信息服務五大產業。

此外,隨著輕軌2號線及“五縱五橫”的開建,黃桷坪大橋等重大工程納入規劃,軌道交通江跳線、白居寺長江大橋的修建,讓大渡口的交通狀況也在不斷的改善。未來,綠色生態的大渡口天然地成為承接重慶舊城疏解、新城拓展的重要載體。

你對大渡口的發展有什麼建議呢?歡迎寫下你的留言和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