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公里綠道織就城鄉綠色生態網

【目標】:綠道(遊步道)是市民健身道、遊客風景道、農民致富道,2019年在長塘鎮、下管鎮、嶺南鄉等8個鄉鎮(街道),修葺新建古道、遊步道、騎行道、綠道21公里;環曹娥江騎行道改造二期項目,主要對曹娥江一期騎行道沿線進行延伸拓展,重要節點通過綠化改造、小品增設等進行改造提升。

30.5公里绿道织就城乡绿色生态网

【進展】:綠道(遊步道)建設二期項目共計9只子項目於2019年11月底全部完成建設,累計完成建設30.5公里。

【現場】:綠道沿線處處丹青畫卷,健康生活成為市民新選擇

西華瑤環瑤池遊步道是上虞區綠道(遊步道)建設二期項目中最長的一段。建成以來,這條綠道受到廣泛好評。市民漫步其間,收穫的是一路風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住東關街道的趙先生是一名運動愛好者,每逢休息日,他總會參加跑步或者騎行活動。“這一段遊步道是最近發現的,風景好,空氣也好,下次帶朋友一起來看看。”趙先生說,在今年春天,他曾和朋友從張村櫻花林騎行至東澄油菜花地,飽覽了虞山舜水的如畫景緻。“聽說櫻花林騎行道又做了提升,明年再去一趟。”趙先生笑著說。

近年來,我區城鄉綠道串點成線,沿途處處是丹青畫卷,令人心曠神怡,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鋪就綠道的同時逐漸成為了市民休閒娛樂的新選擇。

30.5公里绿道织就城乡绿色生态网

【做法】:因地制宜,堅持生態優先

分佈於各鄉鎮(街道)的綠道,猶如綿延互通的“血管”,將城鄉的河流、山脈、公園等串聯起來,形成一張生命力蓬勃的城鄉綠色大網絡。今年,我區在堅持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的原則下,加強項目立項審查和實施督查,嚴格資金撥付審查,使綠道建設成為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連接貫通各類生態資源,帶動整個城鄉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抓手。

“篩選擬建項目時,堅持因地制宜,宜建則建原則。”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充分結合各鄉鎮(街道)自身地形地貌、水網河道、古道新路等現狀條件的基礎上,在宜建區域採用繞山、沿溪、環湖、沿路方式建設,對建設條件有限或不成熟的區域不強建。同時聯合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水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建設局、區發改局等相關部門對擬建項目進行現場踏看和項目審查,確定年度建設計劃。在項目實施督查方面,通過現場督導、每週通報等方式,督促並協助鄉鎮(街道)按照綠道(遊步道)年度建設計劃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在保證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建設目標。實施過程則堅持生態優先,最大保護原則,強化生態保護意識,尊重自然人文環境。最大限度保護好沿線的原有地形、河道駁岸、天然植被、古蹟遺存等,儘可能做到不開山、不佔田、不汙水、不大拆、不大建。對於涉林、涉地、涉水、涉堤的項目,督促鄉鎮(街道)向相關部門做好審批,審批同意後方可建設。“項目建設完成後,在撥付鄉鎮(街道)項目補助資金前,由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水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建設局、區發改局等相關部門開展補助資金前置審查。”項目有關負責人說。

30.5公里绿道织就城乡绿色生态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