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有何寓意?聽聽老人的看法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俗語有很多,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著爸媽去別人家串門,然後坐在門檻上聽他們說話,因為覺得很有意思。

因為好動串門自然就多,聽到過的俗語也不勝其數,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還是那句“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大家知道為什麼嗎?有明白其中含義的嗎?下面我們來一一進行解釋

俗話“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有何寓意?聽聽老人的看法

①五十不蓋房

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農耕文明思想,對於農村人來說,蓋房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但是一般情況下,農村人蓋房子,會選擇在20歲到30歲之間,因為此時剛好成家立業。過去農村家庭一般都有好幾個子女,結了婚之後就會分出來單過,此時最緊要的就是蓋房子,否則的話沒地方住。

但一個人到了50歲的年紀,就不要想著還蓋房子了。因為50而知天命,辛辛苦苦勞作了一輩子,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此時在勞心勞力的蓋房子,可能會揹負一定的債務,而且在過去的人們看來,到了50歲之後,也沒有幾個好活的年頭了,蓋了房子也沒有太大意義,還不如不去折騰。所以農村勸人到了50歲之後,就不要再去想蓋房子的事情。即使家中要蓋房子,也該由已經成年的子女去操心。

俗話“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有何寓意?聽聽老人的看法

②六十不種樹

小時候我們學校的標語上經常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一棵樹苗從栽下去到長大成材,是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六十歲的年齡其實應該是好好的享受生活的時候,栽樹都知道是個體力活,六十歲的體力畢竟和年輕的時候不能比了,雖然說先人栽樹,後人乘涼,但是我們老年人在很多問題上真的是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啊!

③七十不裁衣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過去,70歲已經算是高壽了,所以過去到了這個年齡的人都認為過一天就賺一天了,覺得日子不長了,隨時可能說走就走,所以沒有必要浪費錢財去做新衣服了,做多了也沒機會穿。而且過去的老人都勤儉節約慣了,更不想給兒女增加負擔,所以能省自然就省了。

俗話“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有何寓意?聽聽老人的看法

這句話其實說到底都是人到老年,很多事情做起來都力不從心了,自然在很多方面就會出現“不想為”的看法。這樣做一是不想讓後輩操心,再者就是少折騰自己,你們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農村建別墅得花多少錢?免費估算建房造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