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清新小豹纹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王朗为什么会被骂死?答案很简单,三个字:剧情杀。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这个桥段,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书中的故事背景,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取天水、安定、南郡三城,兵出祁山渭水之西。曹魏以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起兵二十万,抵御蜀军。王朗自诩口才出众,想要以言语说服诸葛亮归降。但是在两军阵前,却反被诸葛亮反讽,最终气死于两军阵前。

以上,便是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全过程。

《三国演义》这部书,是有明显主观情绪的,也既所谓的崇汉抑魏思想。诸葛亮驳斥王朗,并没有顺着王朗的思路,去讨论汉朝的灭亡,是不是所谓的天数问题。而是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指责汉朝的灭亡,正是因为王朗这种佞臣的存在。

原著中的这番对话,实际上是作者在借诸葛亮之口,来表达一个思想:汉朝才是正统,曹魏只是篡权。汉朝的灭亡,最大的原因也是在于奸佞当道。王朗的死,是为了剧情需要,更加衬托出诸葛多智近妖的形象,以及所作所为的正确性。

当然,演义只是演义,和正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骂死王朗这段故事,在正史上其实并不存在。王朗死于公元228年,这一年恰好也是诸葛亮第一次进行北伐的时间。大概正是因为两件事情处在同一年,后世才会杜撰出,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于阵前的。

实际上,王朗并没有参与第一次北伐战争。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记载:(太和)二年(228年)春正月……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正史当中,根本找不到王朗参加此战的记载。而且《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同年(228年)十一月,司徒王朗薨。此时距离诸葛亮退军,都已经有超过半年的时间了,自然也就谈不上是被骂死于阵前。

由此可见,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纯粹是后人杜撰。

另外,王朗在历史上的真正形象,也不像《三国演义》当中描述的那么猥琐。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朗才是三国人物当中,为数不多的胜利者之一。在正史当中,王朗,字景兴,三国时期曹魏方的名臣,与钟繇、华歆同爲三公。而且王朗的孙女王元姬,嫁给了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与齐献王司马攸,西晋建立后被尊为皇太后。

而且根据后世史学家猜测,后来晋代的琅琊王氏,也和王朗出身的东海王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琅琊王氏的兴起,和王朗及其子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琅琊王氏,在后来两晋历史上,地位自不消说。在衣冠南渡,东晋建立之后,更是一度出现过‘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旧时王谢堂前燕里面所说的王,指的就是这个琅琊王氏。不但出现过王导王敦这样的名臣,更是出现了王羲之这样的书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朗才是三国里真正的赢家。


深蓝妖火


诸葛亮骂死王司徒,可跟他之前在江东舌战群儒有的一比,都充分体现出了诸葛亮卓越的口才和机智的反应,这一段如教科书般的对话,现在读起来依然是令人激情澎湃。


先附上诸葛亮与王朗王司徒两军阵前精彩的对话,也可以说这一场对话是字字搓心的骂战:



王: (两军阵前,拱手)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扶扇拱手)正是。

王: 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 疆界?

诸葛: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王: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点头)

诸葛:(羽扇遥指)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 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 命所归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 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 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 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 民乐,岂不美哉?



诸葛:(狂笑数声,扶扇而答)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 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 ,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 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 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 不容!

王: (手指诸葛亮)你……诸葛村夫,你敢……



诸葛:(愤而站立)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 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 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 (手捂胸口,颤声)我、我、我……

诸葛:(大声斥责)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 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 你、你……啊……(坠于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这一段精彩的阵前对话发生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刚刚收降姜维,攻取了天水、上邽和冀城三郡,风头正盛。魏明帝曹睿以曹爽为大都督,郭淮做副手,王朗为军师,起兵二十万抵御蜀军。王朗此时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仍不辞劳苦随军出征,两军阵前亦欲言语逼迫诸葛亮投降,却反被诸葛亮各种羞辱,最后词穷暴亡,这一场如教科书般的经典“骂战”,可跟诸葛亮之前在江东舌战群儒有的一比,不仅精彩,而且结果出人意料。



王朗以“王师”之威,欲使诸葛亮望风投降,其实所言不无道理。自桓帝、灵帝以来,天下混沌无序,战乱无休,百姓生灵涂炭,魏武帝曹操以其英明神武,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一统北方。从王朗的角度来看,汉室已衰,改朝换代乃是大势所趋,顺应天命,而不做逆天之事,可谓天下苍生之所大愿。如今曹魏承汉之正统,九州占过半,甲士拥百万,占有绝对的优势。

王朗从汉入魏,得到魏国三代皇帝的重用,因此他才在阵前如此不遗余力的舌战诸葛亮,以他渊博的才识,这一段对话其实也说到了重点,那就是顺天应命,不做无谓的抵抗,这是从历史的大局观出发,曹魏已经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所以王朗才如此自信,希望诸葛亮能识时务归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两军阵前,各为其主。针对王朗的高谈阔论,诸葛亮的反驳可谓是铿锵有力,字字搓心。首先,诸葛亮质疑王朗的为人,直接揭王朗的老底,王朗举孝廉入仕,却不思匡君辅国,安汉兴刘,反而助逆乱国,同谋篡位!王朗是汉朝旧臣,所谓食君俸禄,尽臣之事,王朗背主而投,显然人品是很有问题的。

诸葛亮还重点指出了汉朝的正统性,献帝虽横遭不测,但昭烈皇帝继承汉朝正统,诸葛亮是兴王师而讨逆贼,这直接把曹魏的法统性贬到一文不值,蜀军是以王师讨伐篡逆之乱臣贼子,道义乎,公义乎,曹魏皆无,国难之际,王朗不思尽忠报国,反助逆为猖,是典型的乱臣竖子。

最后一段话,估计是诸葛亮情绪太过激动,言语实在是过激,竟活活把王司徒骂死了。

这一段经典的骂战其实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杜撰的,王朗与诸葛亮根本都没见过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王朗早在曹魏太和二年(228年)就已经去世了,而彼时的诸葛亮,正经历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街亭,北伐功败垂成的失望惋惜。而且王朗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德高望重,以他的为人,是不会与诸葛亮争一时口舌之快的,而且王朗是寿终正寝,死后得到了优越的礼葬,他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曾外祖父,王朗的孙女王元姬嫁给了晋文帝司马昭。

这可能是王朗被黑的最惨的一次,罗贯中脑洞大开安排了这么一个桥段,让七十六岁的王朗以这种不堪的方式死去,《三国演义》这本书,总是觉得缺乏中肯性,过分强调蜀汉的正统,却极力的去弱化曹魏和东吴,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比如像王朗、周瑜,就严重不尊重历史。


大国布衣


王朗:“我们平定了天下大乱”

诸葛亮:“你是汉贼!”

王朗:“我们励精图治,天下归心”

诸葛亮:“你是汉贼!”

王朗:“我们统一全国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诸葛亮:“你是汉贼!”

王朗:……

诸葛亮:“你不但活着的时候是汉贼,死了也是汉贼”

王朗:……

诸葛亮:“不但你是汉贼,你祖上三代都是汉贼”

王朗:我……

诸葛亮:“我什么我,我骂的就是你个汉贼”

王朗:你……

诸葛亮:“你什么你!你个汉贼,简直是汉朝的耻辱,民族的败类!”

和现在互喷基本一样,不管你说啥,反正我就问候你家人就完事了,骂人嘛,谁讲道理谁就输,谁脸皮厚谁就赢。王朗这样的,在祖安连一盘游戏都坚持不下来。





北雁南归人未还


王朗跟诸葛亮不叫对骂。王朗是秀才,是过来讲道理的,诸葛亮用的是人身攻击大法,所以王朗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单方面挨骂的一方。



我们先看下两人的对峙过程。

第一回合,王朗一开始称赞诸葛亮,然后问为什么要北伐魏国呢,诸葛亮回自己奉旨讨贼。王朗说风水轮流转云云,该是有德之人得之,诸葛亮回曹操是汉贼,不是有德之人。



自始至终诸葛亮都是把曹操放在了乱臣贼子的位置上。

第二回合,王朗拼命的夸赞曹操的功绩,诸葛亮直接开骂“粗鄙之言”,骂其身为汉臣不思报国,反而成为曹贼的帮凶,顺带把王朗也归到了汉贼。

反正任你王朗妙口生花,你就是乱臣贼子的身份,我们才是汉室的正统。



第三回合,王朗已经被骂的结结巴巴的,一句话还没说完,诸葛亮的嘴炮就开始了,先是无耻老贼,后是断脊之犬,最后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直击王朗的心灵,王朗坠马而死。



王朗是文人,说出来的最狠的骂人的话也就是:诸葛村夫,这算什么骂人的话啊。

如果两人是辩论赛的话,那王朗可以甩诸葛亮几条街,但是诸葛亮根本不管你王朗说什么,我只管说我的,王朗死心眼,当然骂不过诸葛亮了。


历史伶俜者


诸葛亮骂王朗,这原本在老版《三国演义》中呈现出来的一段剧情,因为有很多网友的鬼畜剪辑,时隔多年又重新回到人们眼前。然而如果安安静静地将诸葛亮和王朗两个人的台词都看下来,有些人就会发现,其实王朗所说并不是没有道理,他所说的也绝不是胡编乱造的。那么,王朗所说的话究竟有什么地方是不无道理的呢?

1.诸葛亮骂王朗

有一点可能大家不注意,之所以诸葛亮最后能够骂死王朗,让观众听着直呼过瘾,是因为电视剧的台词跟原著所写有所改动。王朗所说的台词基本没有变,但是诸葛亮的台词有所增加。

诸葛亮和王朗对时局的分析都差不多,差别是在正统的辩论上,王朗认为,曹操扫清六合,铲除天下分裂势力,基本统一了半壁江山,是天命所归!

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

其实这段话说的很有道理,也是当时的事实。汉室衰微,群雄逐鹿。曹操以一人之力,征伐大半生,统一了半壁江山,居功至伟。难道不是天意所归吗?那么诸葛亮的思路是什么呢?

2.诸葛亮的思路

诸葛亮的思路是从正统地位上来突破,曹操和王朗同为汉臣,既然生为汉臣,就要手举汉室旗帜,平叛叛乱,整合天下,还纲纪于大汉,而不是谋权篡位,倚强凌弱,妄图改朝换代!

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诸葛亮在组织言语时用词极具感染力,嬉笑怒骂,举重若轻,立足于人伦纲纪,然后进行人身攻击。

3.诸葛亮怎么骂的

诸葛亮在对王朗进行人身攻击时出发点不变,认为王朗身为汉臣,却做了魏国的狗。而且不顾廉耻,在阵前嘤嘤狂吠,妄图说服一个忠心汉室的人,岂不是盗贼劝人从良一样可笑吗?

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最关键的是电视剧中,诸葛亮最后骂战升级,直接将王朗比作一直断脊之犬,这让70多岁的王朗受不了,一下子给气死了。

(大声斥责)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其实这几句原著中是没有的,电视剧为了效果特意进行了改编增加,增强了诸葛亮嬉笑怒骂的力度,让人直呼过瘾。

至于题目中所说的,觉得王朗说的好有道理。只要你喜欢曹操,喜欢曹魏,那么你认为王朗说的有道理就对了。但是如果你喜欢刘备,喜欢蜀汉,那么你会觉得诸葛亮说的好有道理。不冲突,立场不同而已!


梧桐语院


王朗所言当然不无道理,但在诸葛亮这个心理学高手面前,没有讨得半点便宜,诸葛亮在与王朗的对吗过程中三段话都字字诛心:

第一段诛心之言: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 不容!

第二段诛心之言: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 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 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第三段诛心之言: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 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76岁的王朗一向以大儒自居,把名节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老儒生,听了如此诛心之语,不死才怪,别说一个76岁的老儒生,就算是反复无常、身经百战的吴三桂,面对南明永历帝的诛心三问,都要面如死灰、汗流浃背:

永历帝得知面前此人就是吴三桂,就连发三问“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吴三桂听了这诛心的三问,“缄口伏地若死人,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

所以说吵架最怕诛心之言😃😄,而诸葛亮恰恰是这方面的高手,王朗不知深浅,自己讨死而已。


阿君145807610


仔细想来,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道理,有必要说道说道。

王朗在曹真面前夸下海口,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孔明来降。他对于诸葛亮是何许人肯定非常了解的,所以他更知道劝降诸葛亮绝非易事,故事先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因为是劝降,不是骂街,那得讲道理,以理服人,因此王朗所使用的言辞也是非常讲究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腐草之荧光、天空之皓月,累卵之危、倒悬之急,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可谓教科书级别的修辞,且从王朗这位不卑不亢的老司徒口中而出,自然是分量十足,咄咄逼人的。要是一位武将面对他这番言辞,就算不降多半也是无言以对了。最多来一句“废话少说,看刀!”

但他面对的是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面对几十位江南大儒的冷嘲热讽都毫无惧色反唇相讥,倒弄得所有人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诸葛亮听了他这番话后想的不是怎么答对,而是怎么反攻,怎么诛心。于是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层层深入。先是在两军阵前分析了国家当前的形式,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群兽食禄,狼心狗行之徒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辈纷纷秉政等等,在两军中取得一定的受众基础,然后以王朗是汉朝老臣的身份作为切入口,将本该有的作为和现在同谋篡位的实际作为进行对比,一下把王朗推到了道德忠奸的风口浪尖。而且言辞非常犀利,把家底都给翻出来了,这是王朗不曾预料到的。

有了这些铺垫,后面就开始赤裸裸骂了,什么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枉活七十有六,狺狺狂吠的断脊之犬,潜身缩首苟图衣食等等。这更是出乎王朗意料的,没想自己老来竟被一代名臣如此谩骂,放谁身上都受不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王朗直接坠马而亡,那就是年龄。七十六岁,在古代那可是超高龄了。纵观整个三国,无论君王,还是文臣武将有几个超过七十六岁的?王朗到了那个年龄本身就是风烛残年,能骑在马上面对敌军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经得起如此的气火攻心。就是现代人到了七十多岁大都是一身的毛病,骨质疏松加三高,外带动脉硬化心脏病,就更别说那个时代医疗条件下的王司徒了。

诸葛亮也正是看到王朗年老体弱这一点才故意使用愤怒的神态和骂人的言辞来激怒他,致其死亡。试想如果诸葛亮面对的是年轻人,能这样轻易的被骂死吗?

欢迎批评指正!


十七阿哥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不假,可是王朗有一个致命缺陷,这个致命缺陷是三国本身所有的定位当中,曹魏政权并没有站在正义的那一方。

事件回顾

先讲一个小笑话:

话说某一日,西方的佛祖玉皇大帝坐在一起谈谈心,说是谈谈心,其实也就扯皮,看看谁比较厉害。

玉皇大帝说我一共修炼了多少多少年,然后佛祖颇为不屑的说我打过猴。玉皇大帝说自己一共经历了多少多少劫难,然后佛祖更为不屑的说我打过猴。再之后玉皇大帝便说自己的一生有过多少多少经历,会多少种法术,然后佛祖笑呵呵的说我打过猴。

众所周知,西游记电视剧玉皇大帝的表现有点不堪。表现不堪也就算了,竟然还被猴给欺负到桌子底下去了,这几乎成为了玉皇大帝一生的污点。当然我们仅仅是讲了西游记这个电视剧,并没有涉及到原著。

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玉皇大帝或许某一方面的确比佛祖很厉害,可是玉皇大帝有这样的一个污点,佛祖就可以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一个劲的拿这个污点来嘲笑,玉皇大帝。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这终究只是个笑话。

可是这样的一个笑话,如果安排在诸葛亮和王朗对骂上,也是非常不错的。

哪怕王朗说曹操也好,曹魏政权也好,本身所占的那个位置就没有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而诸葛亮只需要拿出这一点使劲的针对王朗就会赢,而且赢的不要不要的。

没错,这就是事实

其实这件事情整体来看还是刘备比较能搞,可能在大多数人的思想认知当中,这只是一个伪道德伪君子罢了。

只不过曾经有位历史学家说过,如果他能够伪道德一辈子他就是真道德,如果他能够伪君子一辈子他就是真君子。比较而言,我们更加相信刘备偏向于真道德和真君子那一个方向。

这样的一个方向就已经奠定了刘备本身的政治舞台和政治力量,刘备在任何一个情况之下都属于汉朝的奠基者和引路人以及支撑者。尤其是在汉朝末期四分五裂,汉朝不在的时候,刘备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其实是越来越大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使劲的骂王朗,王朗即便能言巧辩,王朗即便事先准备了很多点,可是诸葛亮就是拿着这一个点使就得戳王朗,王朗连一点点的还手之力都没有。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按照罗贯中的设计,诸葛亮和王朗舌战,诸葛就用汉臣贼子的论据骂死了王朗,那么曹操等一干人等不是早被诸葛骂死了,唯独就见多识广的王朗被骂死,这不符合逻辑。况且王朗也可以引用时事与之反驳:天下苦汉久矣,自五常乱纲,黄巾军起义,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李榷兵乱,汉早已势衰,汉帝尚不能保存自己,何谈社稷?曹丞相于危难之中解救献帝,扶持朝纲,一统北方,让老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踹息机会,社会重新恢复了秩序。汉献帝感念曹丞相为天下黎民之功德,自愿禅让其子。刘备假借皇室之名,枉自称大,实乃冒天下之大不韪,想想这和当年袁术称帝又有什么区别呢?你(诸葛亮)不要再助纣为虐,不如弃暗投明,完成曹丞相拯救黎明苍生之愿。王朗完全可以把自己说得顺利成章。随便也反驳了诸葛亮之前所谓的正统性,暗示刘备也是一丘之貉。 所以说,王朗完全有回驳的余地,还可以把话说得很漂亮,更不可能被气死。为什么他就不反驳呢?这就是罗贯中一贯的仰刘抑曹的主观观点,随便凸显出诸葛亮的厉害之处。我认为王朗只是被剧情杀了,仅此而已。


南桥居士S


这个,

王朗在说天下大势,东汉气数已尽,天下大统,有德者居之。等等,没有一句在骂诸葛亮,逼得急了,还嘴了一句诸葛村夫。

反观诸葛亮,张口闭嘴说自己是忠于汉朝,却说王朗是受汉朝皇恩,却不思回报,反而助贼;把王朗骂的狗血喷头;对于王朗说的汉室气数已尽的话一点没回应。只是张嘴就骂王朗,甚至连人家的祖宗三代都捎上了。搁谁听了不来气?!王朗这么大年纪了,听了这肯定急火攻心,一口气上不来,落马而亡。

如果看透诸葛亮的骂人的套路,他就是要骂死你,不在乎手段。这就是干的过你,跟你讲规则;干不过你,什么招好用,用什么。


对于诸葛亮的历史记载,是采用了三讳原则,"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都这样骂王朗了,王朗也可以说他是愚忠,也挖出来他们家的祖宗三代。至少不能被他骂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