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战略和战术是什么?

​周襄王十八年冬,自“泓水之战”后被迫归附楚国的宋成公,见到晋国渐有与楚国抗衡之势,遂转而与晋国交好;恰此同时,齐、鲁两国交战,接受鲁国求援的楚国,遂分兵围攻宋之缗邑,打算以武力屈服宋国。

但是宋成公仍不愿低头,于是次年冬季,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等联军包围宋都商丘;宋成公派大司马公孙固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对此事考虑再三。正在犹豫不定时,重臣们发挥了坚定信心的作用:首先是先轸认为:“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则针对远道驰援之不利,想出了“攻其所必救”——调动楚军北上,从而改变主客形势的办法。

“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战略和战术是什么?

《东周列国·春秋篇》晋文公剧照

晋文公采纳了这项战略,于周襄王二十年,集结于晋卫边境,借口曹共公对当时流亡晋文公无礼,要求卫国假道晋国伐曹;卫成公不许,晋军遂秘密撤军,绕道南河渡过黄河,袭取了卫国五鹿,并进军敛孟,与齐昭公盟会。

卫国见局势不对,请求加盟不成,只好向楚国告急;然而,卫人趁势驱逐了卫成公,晋国遂占领卫国。

本来有意援卫的鲁国,见大势已去,也转而向晋国示好;晋军便由敛孟一举攻克曹都陶丘,俘虏了曹共公。

攻下卫、曹两国的晋国,原以为此举能引诱楚军弃宋北上,不料楚军围宋更急,晋文公见计谋不成,忧虑道:“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

晋国“中军将”先轸于是再设一计:“使宋舍我而赂齐、秦,借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

这一项策略果然有效,楚成王拒绝调停,而齐、秦的参战,使得形势全面改观。晋、宋、齐、秦四国联军约十万人,与楚国联军约十一万人可说已无兵力上的绝对差距,但是楚军漫长的战线延伸,最北在谷邑,主力在商丘,而大后方空虚,造成决战上的一大隐忧。

“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战略和战术是什么?

《东周列国·春秋篇》晋文公剧照

如果晋宋齐楚联合军全力击破楚军在商丘的主力,则谷邑的楚军势必因退路遭截而覆灭;后方若再遭秦军由荆紫关突袭申邑,造成腹背受敌的局面,则十一万大军很可能一夕间灰飞烟灭。

所以,楚国不争取齐、秦中立,造成敌方联盟,是战略上的最大失策。

尽管如此,楚成王仍然做出了相关的因应补救措施:他下令申公叔侯撤离谷邑,楚军统帅子玉退出宋都,同时自己率军回师申邑,防止后方的失守。此战略避免了楚军在不利的情势下决战,保留实力,等待联军的分裂时机以提高胜算,可以说是相当高明的战略。

偏偏领军的楚令尹子玉低估联军形势,同时耳闻国中有称其指挥无能等不利于他的流言,于是企图再打一场胜仗,以提升自己在国内的威望。遂不顾楚成王“知难而退、适可而止”的战略前提,自行请战。

回师申邑的楚成王虽然解除了后顾之忧,但也因此犯了第二个战略性错误:就是产生了行险而侥幸求胜的想法,他或许认为后方稳固,全师尚在,不趁机捞点战果也说不过去,于是便拨了约一千人的兵力前往援助。

“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战略和战术是什么?

《东周列国·春秋篇》楚成王剧照

晋文公见机不可失,便答应子玉的交涉:使曹、卫复国,同时解宋国之围。但此同时,晋国暗地唆使曹、卫离楚亲晋,又扣留使者以激怒子玉,使其主动求战。

果然楚军北上进逼曹都陶丘,摆出短期主力决战的态势;晋文公见楚军北来,下令全军后撤九十里,此即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

晋军的退后,自然引起将士不满的声音,但晋军退避三舍的理由,不光是为了报恩,其中也包含了己方开战的借口和提振军心的效果;同时在战术上,屡次引诱楚军移动,不但消磨其锐气,也增加其奔驰的疲惫。

楚军自然也有人对此举感到疑惑而建议停止前进,以免中伏,但是令尹子玉认为这是消灭联军的最佳时机,因此命令全军一路尾随,直到城濮。

“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战略和战术是什么?

城濮之战示意图

周襄王二十年,晋、宋、齐、秦四国联军的上、中、下三军与楚、陈、蔡联合的左、中、右三军,在有城濮以南列阵相对。

甫一开战,晋国联军以楚国联军弱点在右军的陈、蔡二国,遂以下军胥臣部使虎皮蒙于马上,冲击楚国右军,此举果然奏效,造成楚军右翼败溃。接着晋国上军统帅狐毛竖起两面大旗,且率军后移,佯作败退;下军主将栾枝也令甲士于战车后方系拉树枝移动,借尘土飞扬之态、逃亡之象给楚军错误判断。

子玉虽然失去右军,但仍命左军前进追击,自率中军随后。楚国左军前进,露出侧背空隙,晋国中军主将先轸立即以精兵侧袭,同时配合上军回师夹击,成功击溃楚国左军;子玉见大势已去,遂急令收住中军,向西南方向连谷集结,避免全军覆没的惨剧。

城濮之战至此大势已定,晋、宋、齐、秦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楚、陈、蔡联军击败,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晋国也因此获得霸主地位,率领中原诸侯长达一百余年;至于楚国则因此退回原来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再度成为长久对峙情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