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早在萨尔浒大战之前十年,大明礼部已经对雄心勃勃的建州极为警惕。礼部曾向万历皇帝上奏表示,建州女真已经开始称霸之路,大力兼并其他部落,且“更闻奴儿哈赤与弟速儿哈赤皆多智习兵,信赏必罚,妄自尊大,其志不小”。在这封上奏中,礼部引用了一句古老的习语“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并忧心忡忡地表示,“今奴酋精兵业已三万有奇”,建议大明“从长计议,整顿兵饷,以耀威武,而防侵暴”。不幸的是,十年之后的萨尔浒大战似乎再次印证了这句古老的习语。朝鲜人对“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更加熟悉,基本上是朝鲜王朝立国之初就开始反复提及此话。“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广为传播,似乎女真的战斗力单纯来自民族禀赋,果真如此吗?

超常的战斗禀赋

在萨尔浒的朝鲜降军中有一文官李民奐,他是朝鲜军都元帅姜弘立的幕僚,亲眼看见了后金兵马如热汤沃雪般击溃朝鲜军的全程,随即随军投降,在后金营垒內待了

年多才获释归国。李民窦将这段经历写成一部《建州闻见录》,为后人研究萨尔浒大战期间的后金制度提供了一手资料。李民奧发现后金兵马都极为吃苦耐劳,后金士兵行军打仗时就用碎米粉调成糊糊喝,连喝一周也不过四五升而已,即使在大风暴雨中风餐露宿也是如此。而后金的马也过惯了苦日子,五六昼夜一点草不吃,跑起来还是飞快。得益于这种吃苦耐劳的特性,后金大军出征时几乎不需要任何后勤储备,完全靠士兵自己准备干粮,随身携带,实在没粮了则就地打猎做烧烤。

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身着全副铠甲的后金(清)士兵示意图

尤其让重文轻武的朝鲜人惊讶的是,后金平民听到战争来临时无不欢呼雀跃,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妻子欢欣鼓舞,小孩蹦蹦跳跳,像过年一样,因为他们明白,战争意味着获得战利品的机会。有些军人家庭有奴四五人,这些奴隶都争着上前线,就是为了掠夺战利品。有一日朝鲜俘虏看到许多女真人围在一起喧哗攀比,凑过去一看发现,这些女真人竟然在比谁脸上的刀疤多,而且在场看热闹的人里,就没几个脸上没疤的。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受伤感染之后基本没治,这些人脸上都这么多伤,身上还用说吗?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啊。这个朝鲜人的见闻,证明女真人的确有超常的战斗禀赋。早在萨尔浒战役前二十年,李如梅(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之弟)就曾对朝鲜国王说,“倭子三十,不能当鞑子一人。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认为女真人战力是远在日本人之上的。

“汗非一二人之父,乃举国之父也”

据李民窦记载,他见到的努尔哈赤“容貌猜厉,年近七十而颇强健”,在朝鲜人看来并不是个面善的对手,一脸的猜忌暴戾之情。但实际上,努尔哈赤在八旗兵中非常有亲和力,可以和手下同甘共苦,赏赐也很大方。一次出猎遇到大雪刚停,努尔哈赤看到树上落满积雪,就把自己所穿华贵的秋香色花缎衣脱下来,怕被落雪沾湿。手下近侍窃窃私语道,我们大汗“何所不有”,衣服湿了就湿了,何必这么当回事呢,就该直接去打猎。努尔哈赤听到后笑着说,我又不是没衣服穿,好好的衣服被雪弄湿了有什么好的?我想着,与其让落雪弄脏衣服,不如把这件上好的衣服赐给你们,岂不善哉?努尔哈赤最后郑重地说了一句,“我所惜者,皆为尔众也!”有这样的领导,手下人怎么会不努力工作?

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以上这段来自《满文老档》的小故事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努尔哈赤形象,恰怡是这些看似温情脉脉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其志不小。从明朝和朝鲜的史料中努尔哈赤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暴君,其进兵辽东时期所釆用的屠杀和奴役人民的严酷手段给辽民带来了深重的磨难,这毋庸置疑。但一味残忍的人往往只会自我毁灭,并不能成大事,历史上雄踞一方的一代枭雄往往都有两副面孔,在明朝和朝鲜眼中残酷无情的“夷酋”努尔哈赤,在《满文老档》中竟然是一个堪比刘备的亲民形象,就连朝鲜俘虏也承认,努尔哈赤把身边的人“无不结为心腹,此必奴酋有笼络之术也”。努尔哈赤时而严厉,时而温存,如家长般统治着后金汗国,女真人都说“汗非一二人之父,乃举国之父也”。

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根据现存实物复原的八旗军甲(从左至右分别为正黄、正蓝、正红、正白、镶黄、鑲蓝、鑲红和鑲白旗)

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自幼生活贫苦(虽然努尔哈赤算得上官二代,但生母早年去世,继母待他很刻薄),心存公正,沉默寡言”。查考萨尔浒之战前的后金制度不难发现,努尔哈赤在后金统治阶级内部的领导能力毋庸置疑。努尔哈赤成功地在草创不久、并无太大凝聚力的后金社会内部塑造了一种较为公平而有希望的统洽秩序,这套秩序固然是建立在军事掠夺、以战养战的血腥之上,但的确有效地激发了下到士兵、上至贝勒的战斗欲望。据《满文老档》记载,

努尔哈赤“遴选审理国事之公正贤能人士擢为八大臣继之委四十名为审事官,不食酒肴,亦不贪金银”,对官员的品格要求很高。努尔哈赤认为,“为国之道,在于族众势盛者不得越分,懦弱孤寡者不受欺侮”,给强者定规矩,给弱者发救济。努尔哈赤还善于劝架,如果劝不开,那一定惩罚强壮的方,并处以重罪,而知错认错,听从劝告者则会奖赏,重罪从轻。在处理政务时赏罚分明,“其见善者,纵是雠敌,论功擢之。其犯罪者,即为亲戚,亦必杀之”,他手下的叔叔伯伯辈的长辈给他汇报工作时都毕恭毕敬,不敢有不规矩的彳为。来求富贵者,努尔哈赤一律拒之门外,却会主动查访穷人,给予接济,因此兵强马壮者敬畏他,贫苦无助者感激他。打仗时的战利品,如果数量足够,一定均分,如果战利品不够多,就分给参战中最穷的一个人。战场上,“有功则赏之以军兵,或奴婢牛马财物”,全家受益。当然,如果胆敢临战退缩,那也重罪,“或杀或囚,或夺其军兵,或夺其妻妾奴婢家财”,还有贯耳、射杀等残酷的肉刑,如此一来,“是以临阵有进无退”,战报来自然人人用命。

狩猎中锻炼出来的战术

25岁起兵,见惯了血流成河的战场,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创立了一套非常简便但高效的军事动员制度,即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的直接来源是“牛录额真”,本为明代女真人出猎开围之际临时设立的“十人之总领”,这是一种根植于女真人日常生产生活之中的动员制度,每次作战或行猎,女真人依家族城寨出师,每十人以一人为牛录额真,总领其余九人负责各方动向,这九名组员必须各送一支箭(即牛录)给首领。对于女真部落百姓而言不需要进行教导,基本上一说就明白。

打猎在中原文化中不是什么好事,属于败家子的声色犬马,但在女真人的生活中这既是获取肉食的途径,又是培养战士的手段。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率军出猎时“法度森严,不得喧哗作声”因为打仗时若队伍喧哗,对手势必知觉,而打猎时若作声,则空谷传音,鸟兽遁逸,在这一点上,打猎与打仗是同理的。努尔哈赤在征战中收服许多周边部落,掠夺大量人口,他将手下百姓“尽行清点之,均匀排列”,除非主动归附者,否则原有的血缘、地缘会被打破,并将“每三百丁编一牛录”。随着实力的增长,努尔哈赤先将手下军队编为黄、白、红、蓝四旗,又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为八旗。据朝鲜降军考察,萨尔浒之战时的后金军已经编成360牛录的大军,总计超过10万人。

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清太祖天命皇帝朝服像

努尔哈赤自己也是打猎高手,箭术极为高明,“所指地方,从无虚射”,因此在战场上也颇为神勇。努尔哈赤可以左手持弓,右手持刀,手中还捻着箭。遇到敌军先射一箭,然后右手挥刀砍杀,顺手再用搭一箭,瞬间解决三人,远程输岀和近距离肉搏能力都很优秀。他的战术原则很简单,但非常有效,简言之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郊野遇敌,则不令所遇之敌立稳,即战杀之。敌击出城,则不俟所出之敌站稳,即击败之,使之不逞入城”,看似简单的战术,其实对部队的机动能力和协同配合要求很高,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磨合。在围猎中,努尔哈赤手下军队“行则一路,止则一处,依次而下战则攻一处”,围猎时,手执长兵器如长矛、长柄大刀,身披长身厚甲的士兵在阵前搏杀,身披轻甲的士兵在阵后射箭支援,另选精锐骑兵在他处,见战事胶着则拍马包抄支援,这种围猎完全是战争的预演。“行则一路,止则一处,依次而下,战则攻一处”,这就是萨尔浒之战中“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据朝鲜人记载,女真人“掩袭厮杀,乃其长技”,这就是在狩猎中锻炼出来的战术作战时,后金军时而“甲骑成列,冲突击射”,时而“隐伏山谷,出人不意”。朝鲜俘虏李民寅也提到,后金军马在夜间作战时,“以禽兽声相应答,用虎、马牛、狗、鸡、鸭、鸦、蛙之声”,这当然也是打猎时留下的习惯。在萨尔浒铁背山上围攻杜松所率明军时,明军夜间点燃火把,而后金军可以用这套奇特的通信手段互相联络,从暗击明,使明军死伤惨重。

最大的装备短板要数火器

早在1589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之前的27年,萨尔浒之战前30年,朝鲜就发现建州女真正在大量制造军械,扩充军队。虽然总体的物质条件远远不能与明军相比,但后金军的武器装备保养得当,且有自己的特长。朝鲜探报得知,努尔哈赤将手下军队分为四支, 曰环刀军,二曰铁锤军,三曰串赤军,四曰能射军”,并且经常操练,军纪简单严酷,“从令者馈酒,违令者斩头”,意图是“报仇中原”。早在公然与明朝决裂的20多年前,朝鲜人已经发现努尔哈赤的不臣之心。所谓环刀军,即使用大刀的肉搏部队,铁锤军可以破甲,能射军善于射箭。而串赤,为装备了铁格皮盾的推车,对弓箭有一定的防御力,在图文并茂的《满洲实录》中,经常可以看到后金士兵推着这种“串赤”逼近城墙进行攻坚的画面。据朝鲜人的观察,这种串赤“张牛皮四五重为牌,矢不能穿”。

后金士兵对武器非常爱惜,保养良好,“甲胄甚轻捷精致,常用磨炼,故临阵照耀”,盔甲擦得能反光。努尔哈赤也亲自下令,“军用盔甲、弓箭、腰刀、枪、长柄大刀、鞍辔等物若有损坏”,带队的牛录额真就要受罚。“倘一应物件修治完好,军马肥壮”,就晋升这个牛录额真。后金军最大的装备短板要数火器,在萨尔浒之战前后,后金军根本没有成规模的火器部队,军中有几杆缴获自明军的火器,但主要是用于发信号,而非实战。这主要是因为后金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太过落后,打了胜仗之后士兵往往还要从死人身上扒衣服穿,所用箭头经常是用鹿角或骨头削成的,这种生产力水平,指望他们炼铁铸炮实在是太难了。努尔哈赤在日后的宁远大战中吃尽了明军火器的苦头,明军大炮“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直到1631年明军孔有德等人叛变投奔后金,皇太极才得以组建自己的火器部队。

猛将与谋臣

后金大军有十万之众,效率却高得惊人,军令传递非常迅速,基层单位立即执行。朝鲜人总结为“战斗力役之事,奴酋令于八将,八将令于所属柳累(牛录)将,杌累将令于所属军卒”,从不延误军令,也绝无推诿责任的事情发生。这和努尔哈赤身边的一批名将不无关系,此时努尔哈赤身边有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人,号称后金开国五大臣,是和努尔哈赤白手起家的老部下。

额亦都13岁时就亲手砍死了杀害父母的仇人,能拉强弓,极为骁勇,投奔努尔哈赤之后,遇有征战辄为前锋,号称用兵四十余年无一败绩,被明朝称为大虎。曾在丁亥年(公元1587年)八月率军攻打巴尔达城时,趁着夜色亲自率军登城,遭到守军集火射击,一箭射穿其大腿,箭头都射到身后的城墙里了,额亦都挥刀砍断箭头,奋力冲上前去,身上大小五十多处伤口,终于攻克巴尔达城。安费扬古有救驾之功,在努尔哈赤遭遇险境时挺身而出。努尔哈赤赞其为硕翁科罗巴图鲁。费英东扈尔汉则是其他部落的首领之子,随父亲归附努尔哈赤,但也颇为勇猛,努尔哈赤干脆收了扈尔汉当干儿子,扈尔汉曾经率领二百人与敌对的乌拉女真万人大军对峙而不败。而努尔哈赤的子侄也个个生猛,女真原本是在森林游猎的部族,后金女人执鞭驰马,不亚于男子,十多岁的孩子也能骑马射箭,平时不是打仗就是打猎,时时刻刻在磨砺武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等贝勒都在萨尔浒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制、战术、装备、领袖,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打造的

额亦都攻克巴尔达城

同时,后金此时也有了一支本土化的谋臣班子,这些人被称为“巴克什”( Baksi,即“光说不练假把式”的那个“把式”,本意为师傅,引申为有学问的人),这些人出入文馆,负责起草与明朝、蒙古、朝鲜遣使通信,有时也在战争中负责向敌方宣传鼓动,招纳降附,并且在战后负责总结经验教训。女真人在金朝时期曾依照契丹字创建女真字,但因金国亡于元朝之后中原女真人高度汉化,而东北女真又受蒙古影响,导致女真文在明朝中后期彻底失传,女真人写字大部分时候是写蒙古文也有一些时候写汉字。后金女真文臣的代表是额尔德尼(意为珍宝,班禅额尔德尼也是取此意)、达海、希福等女真知识分子,这几位都是通晓满蒙汉三种语言的人,就连此前提到的巴克什、额尔德尼这些词都是来自蒙古文。这三种语言努尔哈赤本人也懂,因为是《三国演义》的书迷,故他写的汉文总有一股演义小说味。努尔哈赤对女真人说女真话却写蒙古文的状况很不满,希望创造出自己的文字,并对反对他的文臣说,你们嫌用母语造字麻烦,却不觉得学外语麻烦,这叫什么事?(“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在努尔哈赤授意下,额尔德尼和此后的达海创立并完善了满文,不仅提高了行政命令的传达效率,还成为当时明军几乎无法破译的秘密文字。

努尔哈赤手下的汉人文臣,最著名的当属范文程。在发布“七大恨”起兵之后一位21岁的年轻秀才随兄长一起来到抚顺,主动投奔了努尔哈赤,要知道,在大部分明朝人的视野中,建州女真不过是化外蛮夷,居然有读书人主动投奔,努尔哈赤惊喜异常。此人介绍自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嘉靖年间兵部侍郎范鲸的曾孙,努尔哈赤高兴地对众人说,“此名臣孙也,其善遇之!”这个年轻人就是范文程。他随后帮助努尔哈赤制定礼仪制度,成为清初最著名的汉人文臣。

至于那个在抚顺身穿明朝官服投降的李永芳,努尔哈赤虽然给予厚待,还把孙女许配给他,但也并没太把他当回事。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军军官,有一点象征意义,但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他本人素质也未见得有多出众,此后几年一直是“从征”的状态,跟着大军走,没什么出众表现,倒是一有劝降啊给汉人写安民告示之类的事情就交给他。有人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是李永芳的建议,这实在高看了他,在后金的核心军事决策层里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李永芳在后金阵营內处境的确比较尴尬,朝鲜军投降之初,姜弘立在后金营垒內还要摆谱,有时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样子。后金有心笼络朝鲜,就让李永芳前去劝姜弘立,让他传授一点投降的经验。李永芳蹲下,用筷子在沙地上刚写了一行字,女真人就问他写的是啥,李永芳吓得直哆嗦,赶忙起身走了。朝鲜降将定睛·看,李永芳写的这行字是“如俺不孝不忠之人,足下必丑看矣”,这说明李永芳自己也为投降后金感到羞耻,不枉一百多年后乾隆还对他念念不忘,把他加进《贰臣传》的甲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