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消費者正在“疏離”美國品牌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報道】中國消費者曾一度熱衷於購買美國品牌產品,現如今他們的忠誠度發生了變化。美國企業一直視中國為一塊蘊含機遇的土地。如今他們面臨新的現實,即中國消費者並不準備挽救西方品牌。法媒近期對中國品牌的崛起、美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境遇作了分析。

觀點網站撰文指出,政治論戰並非是在華的美國企業所面臨的唯一問題,同時他們還面臨諸如三隻松鼠等中國本土企業的挑戰。這家乾果生產商僅僅用了七年時間便成為中國最大的零食銷售商。作為品牌象徵的松鼠漫畫非常受歡迎,三隻松鼠的主題公園正在建設中,他們的線上播放也吸引了幾億的觀眾。這種突如其來的受歡迎度使得奧利奧等美國品牌小吃很難強化市場位置,即使專門開發了奧利奧海藻、芥末和香辣雞翅口味也無濟於事。法媒指出,幾年來,美國企業一直視中國為一塊蘊含機遇的土地。如今他們面臨新的現實,即中國消費者並不準備挽救西方品牌。

外國商品在華市場份額降至最低

法媒指出,在這個商業和地緣政治方面都越來越與美國分庭抗禮的中國,美國品牌現在面臨兩大挑戰。首先,中國品牌競爭力越來越強,其次,由於外國品牌與中國政治相悖,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放棄了外國品牌。結果就是有一部分從前被認為很酷的美國品牌現在過時了。

最近的NBA事件反映出中國人在抵制外國品牌方面行動之快速。從NBA休斯敦火箭總經理發表支持香港遊行的推特短短几個小時,商鋪便將休斯頓火箭隊的產品下架,贊助商也撤銷了對NBA的贊助,所有比賽轉播都被取消。電商網站搜索“火箭”的結果是建議消費者們購買一種玩具火箭。

最近幾年來,包括亞瑟士Asics在內的幾個外國品牌就一些敏感話題引起本地消費者不滿後都不得不做出道歉。本週,蘋果取消了一項協助香港示威者跟蹤警察活動的地圖服務,前一天,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稱這項應用為“有毒軟件”。

法媒指出,這一變化標誌著一個時代可能結束。這些年來,西方企業高管習慣於吹噓他們用於佔領中國市場的項目,認為在其它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必須贏得中國市場。但是《華爾街日報》在分析了美國顧問公司麥肯錫的報告並整合歐瑞和全球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的數據後表示,麥肯錫公司追蹤的領域中,外國製成品在中國市場份額達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歷史最低,並且在寵物飼料、個人汽車、視頻遊戲、手機和電器方面尤其明顯。

2011年,中國市場手機銷售量70%集中在諾基亞、三星和蘋果這三大國外品牌。而2019年上半年,銷售量前三均為中國品牌:華為,Oppo和Vivo,他們佔據了71%的市場份額。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由於中國市場正在日漸壯大,對於某些西方企業而言,市場份額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國的零售業增長卻不及從前。大量消費者被抵押貸款和其它形式的債務壓垮。零售業增長減緩,年均增長率由幾年前的15%甚至更多下降至7%到8%。

家樂福、亞馬遜和Uber等西方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太過於複雜,征服成本太高,因此在遭遇有望支配市場的本土強硬競爭對手之後,往往選擇關閉或者出售在華業務。福特、蘋果和其它一些企業雖未退出中國,但也很難滿足市場期待。

因此,法媒指出,對於全球經濟而言,中國消費者願意繼續消費外國產品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重要。文章引述瑞士信貸集團的觀點認為,中國消費者貢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是全球第二大家庭財富來源。紐約數據研究公司eMarketer認為,到2021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中國市場的零售業將達到5.8萬億美元。

假如中國消費者更多地購買本土產品,或者在購買外國產品時花費不及預期,那麼西方企業和經濟要想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將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其國內市場。儘管今年美國的消費總體形勢較好,但比起中國相差太遠,最近的統計並顯示這一勢頭很可能不會持續。

隨著中國經濟轉為內向型,麥肯錫預測,由於供應鏈縮短以及其它變化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會有2.2萬億到3.7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即15%到26%的全球國民生產總值蒸發。

成功的美國品牌也須保持警惕

但是,也有不少西方企業在中國取得了蓬勃發展。耐克的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22%,近17億美元,5年來每季度的增長率都在兩位數。美妝和個人護理產品也賺取了市場份額。

還有一些品牌通過讓產品更本土化而得到發展。與蓬勃興起的側重手機下單和外賣的中國咖啡產業鏈瑞幸咖啡市場爭奪戰首次失利後,星巴克突出了本地特色,特別是在天津一處由中國建築師重新設計的歷史建築開店,體現了“對於幾千年茶文化深深的尊重”。另外,這個品牌通過一定程度效仿本地競爭者的策略,包括大量開設門店、配送和店鋪自提服務,滿足了部分客人順道提貨的需求,業績得到改善。

其它美國品牌諸如肯德基和必勝客,現在已為中國企業所擁有,並在產品中融入了當地口味。比如必勝客中國就推出了一款榴蓮味的披薩,肯德基出售中國傳統早餐的多種口味的粥。

但是法媒指出,那些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品牌必須較以往更加警惕。北京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曾經模仿美國競爭對手,公司“L”型商標像極了耐克的“旋風”商標。現在,李寧公司依靠自身優勢取得了成功。該公司最近和中國國家隊合作開闢了羽毛球的生產線。球拍和運動鞋已經得到本土運動明星的認可,這項運動在中國非常受歡迎。還有一條名為“解構主義”的服裝生產線,依附於“中國文化,街頭時尚和籃球態度”,迎合中國新興的街頭籃球文化。截至6月30日,儘管總營業額仍然低於耐克,李寧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35%。

愛國主義情懷高漲的國度

法媒還指出,在一個愛國主義情懷高漲的國度,很多美國企業都錯估了在此長期發展的難度。博然思維集團6月份發表的調研顯示,56%的中國消費者宣稱在貿易戰中支持國貨而拒絕購買美貨。去年,瑞士信貸集團的一份研究顯示,18-29歲之間的中國消費者中有90%更願意購買本土電器。

支持國貨的風潮大約始於三年前,比最近的愛國主義情緒的高漲來得更早。國產品牌在品質和創新方面都有提升。中國消費者的態度轉變了,不再那麼迷信外國品牌。研究顯示,大量的中國消費者現在更願意購買能表達他們身份認同的東西,這包括了作為中國人越來越強烈的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