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由于雨水、日照以及飞沙走石等情况会加速战斗机的氧化衰老,而战斗机机体寿命本身就只有数千小时,根本经不起折腾,因此除了航展等特殊情况外,只有在紧急的前线部署或者机库数量不足情况下,战斗机才会采取露天存放的方式。在前线部署状态,战斗机机队一般会随行伴飞数架保障运输机,运输机除了会运输各类维修工具和备件之外,综合各方面考虑,有时候也会携带野战折叠机棚,如果没有带野战机棚,前沿机场又没有合适的机棚可用,那么战斗机部署到前沿机场进行训练、演习、试飞、实战等任务时,就只能盖上蒙布来应急了。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在所有国家中,唯一经常性让战斗机进行露天存放的只有俄罗斯,而主要原因很简单:缺钱!苏27和苏30等重型三代机都是在80年代末期甚至90年代初期才开始服役,也就是说这些新式战斗机刚服役没多久,苏联就解体了,而苏联时代遗留的大部分机库都是按照米格21等轻中型战斗机体型所修建的,苏27完全塞不进去,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经济又不行,因此只能遵照先造飞机后造机库的原则一步步解决问题。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俄罗斯军费本来就十分有限,造完飞机后已经没什么钱修机库了,所以俄罗斯目前很多战斗机仍旧只能在西伯利亚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那么盖机库就真的这么费钱吗?还真不便宜!以最常见的钢结构简易机库来说,虽然只是用钢管和钢板搭建,但考虑到战时需要,都是使用屈服强度在450Mpa的高强度钢经过精心设计并布置后搭建的永久性钢结构建筑,内部铺设有完整的电、水、后勤设施,并且还要安装各种检修和维护保养设备,整套机库下来,就算是小型的战斗机钢结构机库花费也在百万人民币以上。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但是总体来说,钢结构机库只能满足基本的遮风挡雨需要,不仅从空中侦查目标太过于明显,毫无伪装型可言,并且抗打击能力也差,随便一发炸弹下来都可能将其击穿炸毁,因此在钢结构机库的基础上又诞生了加强版混凝土永久性抗打击机库。这种机库整体采用加强钢架构拱形承力设计,内部用混凝土进行加固浇筑,顶部再布置伪装网或者直接种植植被,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伪装和加强抗打击能力。但是由于工序和材料的复杂化,这种机库的成本也直线上升,价格达到数百万乃至千万人民币级别。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混凝土伪装机库)

不过作为地面机库而言,即使再坚固依旧很难扛得住大当量精确制导弹药的直接命中,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曾经为自己的战斗机建造了厚度达到7米的超强钢筋混凝土机库,号称不可能被摧毁。哪知到了战争爆发,美军用炮钢造出了GBU-28激光制导钻地炸弹,专门用于对付伊拉克的加强版混凝土机库,最后的结果很显然是美国胜利了,这种机库在钻地弹的打击下,几乎如鸡蛋壳般脆弱,一敲就碎!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F117攻击机与被它炸毁的伊拉克重型机库合影)

那么机库如何对付钻地弹的袭击呢?这就必须依赖于抗打击能力更强的地下山体机库,这类机库一般依仗山体地形修建,利用深厚坚固的岩石层作为抵挡敌人攻击的盾牌,依靠天然的植被覆盖作为伪装,再辅以沙石层和钢板层削弱钻地弹钻地和毁伤能力,能够达到人类目前已知最强的抗打击能力!但是这类机库往往需要挖空整座山体,内部进行大量加固建造,并且匹配无数的配套设施,工程量极大,因此造价自然不菲,动辄可能上十亿人民币!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除了规模庞大、造价不菲的地下机库外,地表机库中最昂贵的莫过于隐身飞机机库。像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和F22战斗机,其隐身性能主要依靠机身表面喷涂的高分子吸波材料,但是这些材料都十分金贵脆弱,在风吹日晒和高速飞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脱落和开裂,因此这类飞机平时只能停放在封闭式机库,在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日常维护之时还要转入恒温恒湿机库之中(F22飞一小时维护数十小时,基本上都是呆在这类机库)。恒温恒湿机库内配有各类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整套的清洗、维护、消防设备,简直就是机库中的豪宅,这类机库的造价往往达到上千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接近一亿!

战斗机机库造价千万,美国用恒温恒湿机库,俄罗斯只能露天存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