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灯芯糕简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溪有“广信贵溪实天下之名誉,居天楚之中,界鄱水之上,东连江浙,南控欧闽,衣冠文物繁华,商贾向东辐辏”,水陆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商贸繁华重要之地,

贵溪灯芯糕,起源明末时期愈今300余年历史,堪称美食绝品。明清两代列为皇宫贡品,由玉膳房来人监视生产送入皇宫。清乾隆皇帝游江南品尝贵溪灯芯糕赞曰:“京省驰名,独此一家”而闻名天下,其经久不衰,列入江西四大名点之一。

据王增佑《县堂梁文》载:明末抚州商人薛应龙喜贵溪商贸繁华,举家定居贵溪,经商开一爿小店,贩卖灯芯草,始创糕为业,创办手工制作作坊,生产“云片糕”而切成细条,形似灯芯,取名“灯芯糕”而得名。并在做生意以“人诚义重生意隆、货真价实铺子兴”经商之道,引来云游龙虎山八仙之一——“铁拐李”借寒宿相助,睡在作坊案板,次日留下秘方而去,从此“龙兴铺”在案板上做出来的灯芯糕香气扑鼻,百吃不厌,名扬四海,香飘八方,贵溪龙兴铺“铁拐李”灯芯糕由此而来。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贵溪就有著名范福记、范大源、范福源、范康典从事灯芯糕食品制作技艺生产。清末民初范氏家族以重金兼并“龙兴铺”灯芯糕作坊,从此扩大生产规模,贵溪灯芯糕得到扩大生产和发展,贵溪灯芯糕制作技艺在历史悠久的长河中孕育、创造了传统制作糕艺和民众习俗,特别是在婚姻典礼、寿诞庆祝、新春佳节,表现亦寓“祝福、步步高高、吉祥如意”之意,形成了品糕、送糕独特的习俗。

灯芯糕是闽、浙、赣、沪、徽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贵溪,尤以龙兴铺“铁拐李”灯芯糕品质最佳。贵溪灯芯糕选用当地纯天然优质糯米和云台山下十里泉水,经过洗米,自然凉干,青油炼沙爆炒、筛、磨、锤压、白沙糖浆和三十余种名贵中药配制等一系列手工制作而成。工艺十分讲究细致,属天然绿色食品,其色泽洁白晶莹、味异香甜可口,柔软滑爽,百食不厌,形似灯芯,即点可燃,色、香、味独特,实为上乘茶点,故民众历来于节日喜庆皆乐以此款待和馈赠亲友来宾之佳品。2010年获得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称号。

据《贵溪县志》载:清乾隆皇帝游江南品尝灯芯糕赞曰:“京省驰名,独此一家”。堪称绝品,其盛名经久不衰。贵溪灯芯糕手工精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风味特产“贵溪灯芯糕”,至今在贵溪传承已达300余年历史。

该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价值主要表现在:

1、研究传统食品手工技艺和生产、消费历史价值。

2、研究传统食品生产演化、传承的价值。

3、促进江西食品文化交流价值。

4、抢救、发掘、传承和保护灯芯糕传统技艺,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江西传统食品工业发展价值。

贵溪灯芯糕这一传统制作技艺,充分体现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历史文化再现,现畅销风靡全国各地,受到日本专家高度赞誉。

贵溪灯芯糕制作技艺分布极广,遍布城乡、雄石、文坊、花桥、周坊、上清天师府、鹰潭镇(现鹰潭市)等,但至今保留最有名作坊是龙兴铺“铁拐李”灯芯糕,形成了传统做糕技艺和人们生活中食糕重要习俗之一。

佳节,表现亦寓“祝福、步步高高、吉祥如意”之意,形成了品糕、送糕独特的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贵溪灯芯糕传统制作技艺有了新的发展,从1979年至今投入2000余万元,对这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名点、进行研制、项目保护开发、生产扩建,挖掘、整理、抢救失传工艺及人员培训工作。2008年贵溪灯芯糕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产品称号,1999年至今获上海食品博览会质量优胜食品及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名牌等殊荣。针对贵溪灯芯糕优秀的传统制作技艺,将弘扬江西民族食品工业,应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发展。

贵溪灯芯糕传统制作技艺、手工精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制作技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加工、生产,需经过二十余道传统手工技艺工序;手工制作生产非常独特,属纯天然的绿色传统食品,具有重要历史和传承保护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贵溪灯芯糕原料非常讲究,以纯天然为主。

晚糯米:采用农家种植上等特级晚糯,检测属纯天然、粒粒洁白。

水:云台山下的十里泉水,其清澈可口,含多种矿物质,当日取水即用。

糖和香料:灯芯糕配料主要精选有:云南上等白沙糖和东南亚肉桂、西非丁香、杭州当归、白芷,内蒙甘草等中外三十余种名贵药材调剂配制而成。

(二)灯芯糕工艺流程讲究独特

贵溪灯芯糕手工生产制作工艺繁多,工艺精湛,非常讲究,包括洗、炒、蒸、磨、拌料、压、恒温、锤打、开案切糕等工序。

洗米:一般用筛箩,20℃以上的温开水冲洗晚糯,使米质达到洁白、光泽,然后放入团箕自然凉干。

炒米:用上等茶油和细沙,即用特制樟木铲,在大铁锅反复炒,使米爆裂,形状米花,其色洁白,清香扑鼻。

磨粉:糕粉使用青石农家磨,手工磨制2-3次形成细粉,再过滤成淀粉。

蒸粉:灯芯糕蒸粉讲究一个“纯”字,水是当日云台山下的十里泉,蒸粉火头要旺,采用农家用的樟木铮,蒸1-2小时熟即可吃,但不能做糕,必须存放地下岩洞15-30天,后取出糕粉,做时糕粉溶入配料、达到糕粉具有柔软性。

配料:灯芯糕的配料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不用,按比下料,白糖渚沸,加之30余名贵中草药剂合制配比酿成。

(三)灯芯糕的制作具有传统特色

灯芯糕制作首先取熟食糯米粉,放在案板,倒白糖配料液及中药剂液搅拌,用“丁”字形樟木棒反复伴粉,达到糕粉、配料渗透合成一体;其糕粉手抓成形,后放入糕合通过压、锤打定形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糕状,存放“铁拐李”案板,恒温在12小时以上,以糕粉配料溶液溶为一体,次日开案切成片状,再精工细切成条,即可食,包装成品。

(四)灯芯糕的特点

外观洁白晶莹,形似灯芯,可以点燃,柔软,条形整齐,棱角分明,甜而可口不腻,异香味沁人。

灯芯糕制作工具:

(一)糕具

1、做糕案板:按传说中八仙之一“铁拐李”借宿案板规格长8米、宽1.5米,两块拼制而成,实为樟木,坚硬、光滑,存料、切糕成形,溢放清香。

2、糕盒:长方、正方形皆有大小不一,常用30*40,高15厘米,其樟木具有固定成糕形之处。

3、糕锤:其圆樟木,粗如细碗口,上、下可轮锤,光滑、不沾糕粉,锤打灯芯糕达到糕成形,配料渗透均衡作用。

4、压板:选用百年杉木、清轮光滑、清香,压糕起固定挤压作用。

5、糕刀:其属纯钢打制,一般重达2.5公斤,切糕刀下成形。主要防止异色、异味渗入糕内。

其它锅、磨、团箕、饭铮、筛箩基本上是老百姓生活通用器具。

(二)服装

灯芯糕的服装、选料讲究,于上等棉布,分男女,男的身穿青棉长袍,腰围素雅底色围裙,头带圆顶帽,脚穿棉布鞋;而女的头系四方棉布头巾,上穿左边开襟衣裳,脚穿红绣花鞋,温文尔雅。

(三)贵溪灯芯糕传统制作品种

贵溪灯芯糕传统制作技艺始终以诚、信、德,传统广传天下,至今仍可在贵溪老城区龙兴铺老镇上看到这样一幅对联“人诚义重生意隆,货真价实铺子兴”。现主要生产灯芯糕有传统“云片糕”、“精美礼品糕”、“保健型糕”和“水果型糕”等30多种。

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贵溪灯芯糕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