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漢武帝劉徹,是漢朝第五代皇帝了。縱觀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似乎沒有哪個處於朝代中間的皇帝特別出彩的,但是劉徹是個例外。漢武帝劉徹帶領著大漢天下走向了歷史的巔峰,真正稱得上是一個歷史的創造者。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漢武帝劉徹。劉徹原名劉彘,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最初漢景帝並不是直接立劉徹為太子的,因為當時劉徹還小,在他的兒子中,也不是特別突出,所以,基本上沒有怎麼進入到景帝的視線中去。景帝最初是立了劉榮為太子,但是劉榮雖為長子,卻沒也沒有突出才幹,最主要的是,他有一個非常沒有頭腦的母親慄妃,劉榮之所以被廢,導火索其實就是他的母親慄妃。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話說太后竇氏是漢文帝的老婆,生了三個孩子,長女劉嫖,長子劉啟,次子劉武,三人年齡差別不是很大,踩著肩膀下來的,所以自小關係都很好,尤其是長公主劉嫖,很得竇太后和景帝的喜歡和信任,所以長公主穿梭於宮廷之中,偶爾還會對朝政加以評論指點,景帝也常常聽從她的建議。長公主劉嫖有個女兒陳阿嬌,當時年紀還小,才7歲而已,但是作為帝王家的孩子,長公主肯定是想讓她一生能夠過的幸福,而且能夠和皇家的關係更加密切,所以在劉榮被立為太子以後,長公主就興致勃勃的去找劉榮的母親商量,想將劉榮和陳阿嬌定個娃娃親。誰知道慄妃自從成了太子的母親以後,開始變得目中無人,囂張跋扈了,居然沒有把長公主放在眼裡,直接給頂了回去,這讓劉嫖非常憤怒。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劉徹的母親王美人當時在宮中其實地位很低,因為她是個二婚,所以很不受竇太后待見,所以她只能低眉順眼的做人。聽到劉嫖求婚被拒絕,王美人眼睛一亮。畢竟是經驗豐富的二婚女人,馬上就看到了機會,所以主動去找劉嫖,像她求親。雖然劉徹當時只有不到5歲,但是定個娃娃親的事情,還是可以的。於是找機會將兩家大人和孩子一起帶到了遊樂園,大人商量親事,孩子聯絡感情。劉徹可能是從小就有女人緣,居然對陳阿嬌說,你要是嫁給我,我就造一個金屋子送給你,讓你住,這就有了金屋藏嬌的美妙故事,一場政治聯姻也就在雙方各取所需的環境下,順利完成了。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此時的劉徹只是膠東王,長公主劉嫖肯定不滿意自己的女兒只是一個王妃,所以,她打算努力,讓女兒當上皇后,於是,長公主開始不斷的在弟弟劉啟和母親竇太后跟前吹風,她很聰明,也很瞭解自己的母親和弟弟,所以很少說太子劉榮的壞話,而是說了很多劉榮母親的壞話,然後又說了很多劉徹的好話。她知道自己弟弟最忌諱的是朝臣結黨,於是她利用了慄妃的家族,讓慄妃家族集體上書,要求立慄妃為皇后。這一下就觸到了景帝的逆鱗,當時的薄皇后雖然沒有孩子,但是跟劉啟的感情是很好的,突然要讓劉啟廢后,那他肯定是要發火,於是慄妃家族一次被劉啟端了個底朝天,從此劉榮就逐漸離開了大漢的政治舞臺,直到最後被廢,具體細節就不在這裡說了。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劉榮被廢以後,劉徹年齡也大了一點,也就順理成章的閃亮登場,此時的漢武帝劉徹正式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一路走來,不是那麼順利的。

長公主劉嫖、王美人不斷的努力,想讓劉徹確定太子之位,但是竇太后一直不同意,因為她的心中,一直都想讓自己的小兒子將來也當一次皇帝,有一次甚至直接逼景帝立弟弟劉武為太子。景帝知道,太子之位必須儘快落實,不然會出大問題,因此主動找劉嫖商量,最終兩人一起,說服了竇太后,劉徹終於當上了太子。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景帝駕崩以後,劉徹繼位,但是真正的權力卻沒有落到劉徹的手中,此時的他只是一個掛名的皇帝,朝廷的種種政策都掌握在竇太后的手中,這讓他這個一腔熱血,滿腹抱負的年輕人一度心灰意冷。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劉徹在天祿閣中看到了呂后寫給匈奴單于的信和單于給呂后的回信,讓劉徹怒火中燒,他認為匈奴對大漢國母的羞辱是大漢的恥辱,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報仇雪恥,終於,劉徹在沒有權力的情況下,有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練兵。

但是練兵是那麼容易的事嗎?作為一個掛名的皇帝,虎符都不在自己手中,能調動的不過是自己手下的一些護衛團而已,人數少的可憐。一次在姐姐平陽公主府上,劉徹發現了一個馬伕,叫衛青,讓他有了練兵的方向。通過和衛青的交流,劉徹產生了先練將的想法,他知道,跟匈奴的戰爭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兵是不行的,必須有自己的將軍,而且將軍要非常出色,衛青似乎是個有才能的人,於是他組織了300御林軍,由衛青帶領,每天訓練,讓這些御林軍都向將軍的方向發展,久而久之,自己就可以有很多可用的將軍。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朝政方面,雖然竇太后把持朝政,但是劉徹也不是一點權力都沒有,於是劉徹開始在朝政上進行一些適當的改革作為對竇太后權力底線的試探,於是他開始接觸儒生,準備走以儒學治理天下的路子。要知道,從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開始,大政方針就是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此時劉徹要用儒家之術進行天下大治,朝堂上的反對聲音肯定是很強烈的。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無為而治的漢朝死氣沉沉,改革的儒家卻生機勃勃,很快在朝堂上就形成了兩股鮮明的勢力,劉徹巧妙的利用了這一點,而後駕馭著權力玩的不亦樂乎,而此時,竇太后壽終正寢了,劉徹終於掌握了真正的話語權,此時的他終於可以無羈無絆的一展抱負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劉徹做的第一件大事。他用儒家學說統一了朝堂和民間的聲音,真正的匯聚了舉國之力,然後理清了漢朝內政,興修水利,嚴格法度,從而天下大治,國力急速提升,加上4代皇帝無為而治,不斷積累的財富,到他的手裡,劉徹可謂是財大氣粗,有了足夠的能力裝備自己的軍隊來抵禦外敵。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我們常說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其實主要就是因為他開疆拓土,威震四方。儒家治理國家,最初的理念叫做尊王攘夷,也就是說,儒家是非常有攻擊性的,尤其是對於異族。當朝堂上充滿了儒家官員的時候,北擊匈奴的事情,都不用劉徹自己提出來,朝臣們就已經磨拳擦掌準備出擊了。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了漢武帝劉徹這邊,於是他說出了那句霸氣的名言:寇可往我亦可往,寇可為我復亦為!從此以後,大漢和匈奴的形勢變了,攻守易形了,大漢軍隊開始不斷的出擊匈奴。衛青、霍去病等人一次又一次的出擊,匈奴不斷後退,大漢終於一雪恥辱,報了高祖白登山被圍得仇,但劉徹並沒有就此滿足,他不是要匈奴後撤,而是要徹底剿滅匈奴,杜絕大漢邊患再次發生,於是他派衛青遠征漠北,徹底蕩平匈奴。對匈奴作戰中,漢朝的軍事人才不斷誕生,衛青、霍去病、李陵、蘇武等等,封狼居胥變成了幾千年來武將的至高追求,匈奴不滅何以家為成了武將立志的座右銘,一場場經典的戰役,一個個優美的故事,被世人傳頌千年,此處就不再贅述了。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七王之亂,是漢初一個血的教訓,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從景帝開始就一直在尋求解決的辦法,但是很可惜,景帝的削藩策沒有實行下去,還讓吳王劉鼻趁機造反。雄才大略的劉徹肯定不會坐看諸侯王做大,於是他採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化大為小,把一個個諸侯國打散拆零,然後派朝臣接管諸侯國的政務和軍務,從此,大漢諸侯王再也沒有了造反的能力。

外敵已肅清,內患已處理,舉目望去,沒有一合之敵,劉徹開始變的無聊了,天下掌握在自己的股掌之間,卻沒有什麼事情好做,於是,劉徹走上了秦始皇的老路,開始信鬼神,求長生,一個精明的千古一帝變成了被術士利用的權力怪物,一場巫蠱之亂,他逼死了自己的皇后衛子夫,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劉據,等到幡然悔悟之時,已經無力迴天,千古一帝此時黯然神傷,為了悔過,他向天下頒佈了罪己詔,懺悔自己的錯誤,思念自己的妻子和兒子。權力不受控制,將會變得非常可怕,強如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君主,在權力不受控制的時候,也無法駕馭它,更不要說我們這些世間的凡夫俗子了。

漢民族因他而強大,漢武帝的精神,留在了每個子孫的骨子裡

漢武帝劉徹晚年的昏聵不能掩蓋他一生的豐功偉績,是他撐起了漢民族幾千年的精神脊樑,因為他的存在,使得漢民族開始無所畏懼的抵禦異族,使得漢民族有了高貴的尊嚴,使得漢民族有了強大的自信。這才是大漢孝武皇帝劉徹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