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先秦諸子在頭條·雅蘭讀《莊子》」

2019《莊子·內篇·齊物論》第十四次學習

【原文學習】

夫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原創首發」「先秦諸子在頭條·雅蘭讀《莊子》」

【雅蘭讀經】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老聃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認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的那個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的寂兮寥兮的東西——道,才是天下最大的,因此把道稱為天地之母。理解了這段,下面就可和南華無言神會了。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秋毫:動物在秋天所生豪毛謂之秋毫,其末至微,謂之秋豪之末。

殤子:人在襁褓即亡,謂之殤子。

太山,即泰山。

彭祖:傳說中活到八百歲的人。

《齊物論》,齊天下“物論”的方法就是以道的角度去一是非。

以有形觀有形,太山之大,秋毫之小的確不容混淆。但是站在道的角度比較太山與秋毫之大小,秋毫雖小,因為它小到沒有辦法再小了,看不見了,反而合於寂兮寥兮之太虛大道,這樣,有形之物最小的在道的角度看就成了最大的了——因為它是“無”嘛!;泰山雖大,大不過天地,大不過道,所以有形之物最大的反而成了最小的。

生下不久就夭折的孩子,壽命短暫到近乎前面說的無始無終的“未始有始”,也就是從沒開始之開始;彭祖雖然活了八百歲,不過是“未始有始”之無始無終後所生一物,八百歲比之於無始無終之物,不僅算是短命,而且是非常短命。這樣論下來,天下最長壽的自然是殤子了。

文句大意

天下最大的東西不是泰山,而是動物秋天時所生的毫毛之末。最長壽的是生下不久就夭折的孩子,而活了八百歲的彭祖也只能算是短命夭折的。

大山為小,秋毫為大。大小如此,壽夭也然。以此類推,天下有始有終之萬物則皆大者不大,壽者不壽,夭者不夭。如此,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非焉存?——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老聃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地,人,物,皆物也。

天地較之於“我”,其形雖大,其壽雖長,終和“我”一樣屬於有始有終之物,並且同生於“道,”所以站在道的角度,天地還不足以為壽。同理,萬物芸芸,形貌雖各異,終究可與我復歸於“道”之虛極之境。此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齊物論》到此,和開始章節"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遙相呼應了。

要提醒各位讀者君的是,莊子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是站在道的角度來說的。天地萬物之差異是畢竟存在此的。天是天,地是地,你是你,我是我。老聃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文句大意

天長地久,終究和我們人一樣屬於有始有終之物,且都是因道而生,最終都將復歸於“一。”

“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

讀“既已謂之一矣”之“謂之”,請讀者君參考“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來理解。

得,能夠,可以。

謂之:稱為。

“謂之”的過程也就是人之所“自是”的過程。

道生一,一生二,三始生萬物。“萬物芸芸,各歸其根。萬物"為一”之時,物我兩忘,萬物一體,再無人我他之分,此時,還能有什麼是非,什麼道理可說?此為“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大道無名無相,現在雖然把萬物芸芸,各歸其根“謂之為一”,終究是人類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個“稱謂、稱呼。”《指物論》言: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如今既然稱之為一了,豈能沒有話說?莊子又要說什麼呢?——

文句大意

既然已經復歸一了,人都沒有,誰人來說話?既然已經稱之為是一體了,還能沒有自己的想法要說?

南華老仙開始學戰國名家了——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一與言為二”

與,賜予。一勺為與。這裡指加入。

《指物論》言: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無名無相之一,現在為了交流方便暫且“謂之為一”——此為言。一個實相“一”,一個是名為“一”,兩個一自然成了二。此為“一與言為二。”

“二與一為三。”

現在為了此“一”又以“言”解釋,就成了二加一為三。

“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巧曆:古代研究天文歷數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由道所生“一”,本來無言,現在因為“謂之”;因為“名”;因為“言”,把無搞成了三。這就像“大塊噫氣而成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萬竅怒呺之言,就算研究天文歷數的數學家也“言”不出結果來,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所以南華在前面就感嘆:“ ……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文句大意

無名無相之一,加上其名“一”是“二”,二加上所言“一”就是“三”。萬竅怒呺之時,就是研究天文歷數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也“言”不出結果來,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自,從也。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謂之(命名)”的過程也就是人之所“自是”的過程。至理無言,現在因為“謂之”竟然把無給搞成了三。更何況從“有”至“有”呢?如此發展下去,因言引起的是非也將無窮!

莊子為何有此感嘆?

請各位讀者君自動腦補本號對“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 ”的解讀。就知道莊子為何如此了。而且也就能理解莊子為何提出“無適焉,因是已。”的解決辦法了。

那麼,什麼是“無適焉”?什麼是“因是已”?

若還記得本號2019《莊子·內篇·齊物論》第十一次學習內容。這兩個問題都將不是問題。

根據上次學習內容可知,不強求謂之適。“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就是“無適”。

這是萬物還沒開始有己,皆各安其所安,用其所用,止與其所能的一種狀態。

“因是已”之“是”就是本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因是”是依從道,是真知真是。老聃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到這節,是南華老仙第三次提出“因是已”這個概念了。這是老仙贈送給後人的入道秘鑰。嬰孩一再指出來實不想各位辜負老仙一片苦心!

文句大意

從無才發展到有,因為主觀“謂之”的原因竟然把無給搞成了“三”。更何況從“有”至“有”呢?,與其因命名而是非無窮,不如讓萬物復歸到還沒開始有己,皆安其所安,用其所用的“一”的狀態。

【小結】

在本號《莊子·內篇·齊物論》第十二次學習中,莊周已經提出物論不齊的根源——“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在這裡是老話重提——人之“為是”是物論不齊,是非不休的根源。對於一個致力於破除自己生命侷限的人,怎樣才能不“為是”或“自是”?——《論語·子罕》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創首發」「先秦諸子在頭條·雅蘭讀《莊子》」

【參考譯文】

天下最大的東西不是泰山,而是動物秋天時所生的毫毛之末。最長壽的是生下不久就夭折的孩子,而活了八百歲的彭祖也只能算是短命夭折的。天地雖長久,終究和我們人一樣屬於有始有終之物,且都是因道而生,最終都將復歸於“一。”既然已經復歸一了,人都沒有,誰人來說話?既然已經稱之為是一體了,還能沒有自己的想法要說?無名無相之一,加上其名“一”是“二”,二加上所言“一”就是“三”。萬竅怒呺之時,就是研究天文歷數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也“言”不出結果來,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從無才發展到有,因為“謂之”竟然把無給搞成了“三”。更何況從“有”至“有”呢?,與其因謂之而是非無窮,不如讓萬物復歸到還沒開始有己,皆安其所安,用其所用的“一”的狀態。​

【下次原文預習】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

本次學習結束!

初稿:2016-04-20 10:17

第二次修改:2019-09-28 15:50

計3370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