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清明上河圖局部

說起一部喜歡穿越電視劇,大概會暴露自己的年齡,那一年最喜歡看的是《尋秦記》。

高曉松曾說過自己最想穿越的是宋朝。趙宋始於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立下“不因言論殺人”的規矩,趙匡胤祖訓歷代宋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是文人墨客如繁星耀眼古今的朝代,文化藝術造詣達到頂峰。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問我最想穿越回哪一個時代?一直以來,我欣賞戰國四公子之謀略、讚美強漢的金戈鐵馬、仰望盛唐的遺世獨立。也知道,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美學。

可是,在我心中,宋朝是美好的,也是令人惋惜的,是讓人懷念的,卻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直到某一天,我讀到一段講述蘇東坡和香的文字,實力吹宋,今日算我一人。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元祐1090年正月初七。

杭州下起了飄飄灑灑的小雪。

身為杭州太守的蘇東坡早早起了床,

用銀釵撥開狻猊爐中即將燃盡的香炭,

重新加上一枚香餅。

打開房門,他驚喜地發現,

目及之處,萬物已被銀裝素裹

院中的梅花,明霜傲雪、嬌而不豔。

他望著凌寒獨自綻放的梅花品賞良久。

回到書房後,他在玉琮燻爐中焙好香炭,

取出得意門生黃庭堅

不久前託人送來的一罈溼香,

用竹刀割下一角香膏置於銀葉中間,

輕放炭火之上。

爐蓋尚未蓋上,一縷馨香便飄然而出,

香氣透徹肌膚,清潤脫俗。

他整了一下衣襟,微閉雙目坐於爐前。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這是一代文豪蘇東坡的日常,溫柔而清雅。

宋人的詩意生活中溢出的幸福感讓人羨豔。

焚香,是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文學之造詣,也在這綿綿藹藹的香韻之中。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梅在宋朝最受寵愛,梅香的清韻自然也為喜愛和香的文人居士所求。

宋人視焚香為日常,燕居而求幽玄的清境。

追求日常生活中的禪意,乃是宋人焚香的一種境界。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上文蘇軾焚香所用的狻猊爐是宋朝封閉式香爐中最常見的一種,“龍生九子,狻猊聽禪”。

在古代,狻猊被人們當做停止戰爭的福星,如果後世雙方交戰若有狻猊出現,雙方必然不敢再戰,休戰言和。

狻猊成為了瑞獸,後世傳說佛祖見狻猊喜煙好坐,十分有耐心,便收其為坐騎,所以在佛教香爐上常常雕刻狻猊神像。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卯時已過,

蘇東坡慢慢睜開雙目,

起身走到案前,

在一張用古藤特製的“東坡箋”上運墨陳色。

頃刻之間,一幅雪中紅梅躍然紙上。

他將畫作懸於壁上欣賞片刻後,

便匆匆走向他專用的香舍,

去完成這醞釀了7年之久的“雪中春信”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這裡提到的「雪中春信」

據說是古代最美的香之一

「檀香半兩、棧香一兩二錢,

丁香皮一兩二錢,樟腦一兩二錢,

麝香一錢,山木炭二兩。

右為末,煉蜜和勻,焚,窨如常法。」

——《香乘》


宋朝人將沉香、檀香、龍涎香等香料搗成粉末,加入蜂蜜、果汁等調製而成一顆一顆小香丸,風乾備用。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焚香時,將精製的炭灰裝入香爐。用專用的香箸撥開一個小孔,放入一塊燒紅的木炭,再蓋上一層炭灰,將炭灰堆成小山,再用香箸戳幾個通風的小孔。

然後,在炭灰上面放置一張銀片,在銀片上投放小香丸,通過炭灰的熱量炙烤香料,從而散發出香味。

這就是「隔火薰香」,是宋朝最主流的焚香形式。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聽琴圖

宋人樸素的焚香觀念使得他們追求是淡雅清逸的芬芳氣息。太濃烈的香味被認為是俗氣的表現。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宋代雅緻的文人四藝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美的境界。

在此,因著蘇東坡和香的故事,看宋人憑藉獨特的人生情懷和審美意趣創造屬於個人的品味生活,我也妥妥做了一把穿越宋朝之夢。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話題回到當初,你想穿越回哪一個朝代?我想起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想穿越清朝?

清朝是真正的皇帝之下皆是奴才,絕對的服從是清宮戲中后妃爭權奪位的迂迴籌碼,除了後宮上位的故事,清朝思想禁錮,根本沒有文人的一席之地。

說到底,一個封建朝代的宮廷生活故事並不能給我們當下社會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啟示。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清明上河圖局部

相比清穿劇的火熱,宋朝在網上可以說被黑得一無是處。


還好有一個“富宋”的稱號,提醒著後人,那是一個商品經濟繁榮、社會風俗開放、文化藝術綻放光彩的朝代。

除去對外政策屈辱的朝堂局勢,宋朝的魅力來源於它美學發展史上耀爍古今,宋朝的人間煙火和日常之美更貼近我們當下社會嚮往的詩和遠方。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於是我開始思考,宋朝這個朝代,以臣下謀朝篡位開始、以被外族滅國而終、於當代歷史教科書所輕視迴避。

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想穿越回宋朝 ?真的只是一種盲目的精神吹噓嗎?

流傳後世的大量物質文化遺產表明:宋朝是一座文明的頂峰、是一個商業經濟極度繁榮、民間財富激增的時代。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我們崇尚宋朝的美學,其實是在追尋一種文明的復興,追尋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審美意識的認同和傳承。

宋朝的文人,他們不拘泥於世態無常,而是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文人心中有山水,宋朝的人,似乎更懂得生活本來的意義。

宋朝的風雅告訴後人這還是一個思想高度自由、個性彰顯、審美極高的時代。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回望歷史長河,“積貧積弱”“屈辱求和”讓宋朝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宋朝的滅亡可惜可嘆。

歷史悲劇的發生是複雜的內外因交錯所致,我認為最值得銘記的還是那一句:落後就要捱打。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文化和故事,我們也要創造性地繼承和發揚。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歷經滄桑,宋朝的“雅”遠走日本,讓人唏噓。


當下,我們處於大時代,大格局,卻不能再讓宋朝那值得傳承的風雅與文明走丟了。


如何找回失落的宋式風雅?


△弘益大學堂尚高德老師點茶作品圖

•圖片來源:紀錄片《蘇東坡》劇照及網絡,侵刪

•參考文獻:《香乘》、《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