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前段時間,“上班996,下班ICU

”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

“996”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上六天班的工作制,馬雲一句“能做到996是年輕人的福氣”讓這屆年輕人炸開了鍋。

維權的維權,唾罵的唾罵,熱度持續了幾天後也就消退了,該“996”的還是在“996”。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今天,年輕人的時間所剩無幾,生活被公司、地鐵、出租屋的三點一線侵佔,娛樂社交空間都被縮小到10平米的出租屋內。

白天被工作時間佔領,日間的活動就被順延到了晚上,不僅出現了“報復性熬夜”(白天過得不滿足,想在夜晚找到補償)現象,還供養起了萬億級的“夜經濟”市場。

你不知道,坐你隔壁的同事三天換一個不明顯的髮色,看著安安靜靜的女生在為晚上的蹦迪蓄力,公司的保潔阿姨下班回家要去收三套房租……黑色的夜晚潛藏著無數秘密。

“夜經濟”出現

“夜經濟”即“夜間經濟”,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和高速增長,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推動了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也跟著水漲船高。

越來越多的人跨入了中介階級的行列,中國新中產階級這一群體正在以不容忽視的消費力強勢崛起。

據瑞信研究院《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在世界11億中產階級之中,中國中產階級人口所佔比例預計到2022年將升至40%。新興中產階層拉動消費增長,帶動消費升級,消費結構已經從生存型消費轉向享受型、發展型消費,可以說這群人是中國的主力消費者。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當馬斯洛需求中的底層需求被滿足後,中產階級們開始追求尊重和自我實現,力求在消費上體現出自己的個性。

他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而要求吃要吃得有品位,穿要穿得有審美。家庭消費結構也從單一的以“吃穿”為主不斷趨向於多元化,人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多種多樣的娛樂型消費層出不窮,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正在隨著消費結構一起被重塑

經濟基礎具備,消費群體成熟,消費需求旺盛,“夜經濟”就應運而生了。

所謂的夜間經濟,是指發生在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6點,以當地居民、工作人群和遊客為消費主體,以購物、餐飲、旅遊、娛樂、學習、影視、休閒等為主要形式的現代消費經濟,可以簡單、通俗的理解為“夜生活”帶來的消費增長。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夜生活”自古就有,“夜經濟”則是近幾年才成為各城市競相追逐的藍海。

青島、天津、杭州、北京相繼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和支持夜間經濟的發展,在倫敦,“夜經濟”已成為第五大產業,為倫敦創造了130萬個工作崗位,產生收入達660億英鎊,在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下,“夜經濟”更是潛藏著萬億級的市場。

據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

很多城市早已入局,想借此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2004年,青島市出臺《關於加快我市市區夜間經濟的實施意見》,2006年,杭州市發佈了《杭州市夜間娛樂休閒生活發展報告》,近兩年來,中國各地都在相繼出臺夜間經濟發展支持的政策。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出臺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鼓勵重點街區及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 ”,在7月發佈的《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中明確畫出了“夜京城”的藍圖。

有了政策的加持後,“夜經濟”一下成了塊香餑餑。

深夜食堂、夜市、24小時便利店、24小時書店滿足人們夜間消費的需求,同時延長部分地鐵營運時間、優化公交時間等保障夜間出行的交通需求。北京對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的獎勵性支持就達500萬元,鼓勵商家最大限度創造多元化的夜間經濟業態,打造獨具城市文化特色的“夜經濟”生態圈。

中國的“夜經濟”

在沒有電的中國古代,“夜生活”無外乎吃、喝、嫖、賭

,但從周代開始,歷朝都有“宵禁”制度,晚間馬路上是一派清冷,平日裡只有喊著“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更夫可以出門活動,其他人只能在自己家裡喝喝酒、談談天、作作詩。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宋朝“盛於白晝”的夜市在歷史長空上只是短暫地閃爍了一下,更多時候古代的“夜晚”是和某種神秘力量連結在一起的。老百姓有“夜生活”,但非常少,大多時候只能自娛自樂。

直到建國、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後,“夜生活”才慢慢豐富起來。一二線城市的人要解壓放鬆,三四線城市的人要娛樂消費,夜間消費上有全家、羅森、711、便利蜂等24小時便利店,吃喝上有深夜食堂、特色夜市、街邊小店、酒館夜店,吃飽喝足還可以去唱歌、看電影……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夜經濟”到底讓人消費什麼?無非是“味覺消費”、“觸覺消費”、“聽覺消費”、“視覺消費”和“嗅覺消費”。

“觸覺”和“嗅覺”最為基礎,路邊的一陣晚風、一股菜香都可能讓一個人在店門口駐足。民以食為天,晚上出來,吃肯定是頭等大事,可以不帶腦子,但不能不帶著鼻子

區別於白天裡吃的正餐,作為補充的小吃,晚上的美食更多樣、更有特色,小龍蝦、炒酸奶、燒烤、冰粉、臭豆腐、烤冷麵以及各種新鮮一時的“網紅美食”,形形色色足以讓人挑花眼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而城市要打造出自身獨特的“夜經濟生態”的話,必然要在“聽覺”和“視覺”上做文章。

夜間經濟的繁榮離不開向內挖掘城市的特色文化內涵和豐厚文化底蘊,將極具城市個性化的元素打造成夜間經濟的標籤。只有這樣,中國“夜經濟”才能作為一種生態走出區域,作為文化輸出的符號走向國際。

不止在吃穿住行上用心經營,更可以增設音樂、曲藝、相聲、話劇等文藝演出,博物館也可以在夜間延長營業時間,對外來的遊客開放,同時開辦夜間書店,讓24小時書店走進各大商圈和社區中,給疲於物質的人一個心靈的棲所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視聽”是最直接的城市名片,是一個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夜晚天然具有“釋放”的屬性,“吃”很重要,精神享受也同樣重要,它們都是可以打造出城市特色的有力武器。

北京、天津的相聲,蘇州的評彈,東北的二人轉,蘇北的淮海戲……每個地方都大可以借“夜經濟”的舞臺做傳統文化技藝的輸出和傳承

儘管各個城市都在發展大力夜間經濟,但每個城市之間還是由於歷史的、氣候的等等原因存在差距

在一線城市中,廣州和上海就比北京發展的快些,魔都的“夜”從民國時期就塗抹上了國際化的色彩,一曲“夜上海”悠悠揚揚能飄上一整夜;廣州因為獨特的氣候和放鬆的氛圍,夜生活一直很豐富。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夜幕降臨之後,廣州的燈才剛剛亮起,燈光節和夜宵文化幾乎成為了廣州這個城市的地標,夜宵文化不僅帶動了當地居民消費,也讓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拉動了廣州GDP的消費馬車。

那麼,在繁榮發展的夜間經濟中,餐飲業又做了哪些動作來探索這片藍海呢?

“夜經濟”成餐飲新藍海

在各項政策的鼓勵下,各大餐飲品牌也“不辱使命”,將夜宵市場玩得風生水起

今年4月,星巴克開了首家可以買醉的咖啡酒坊;5月,西貝帶著自己的“小吃夢”開了家營業到凌晨的西貝酸奶屋。7月,肯德基推出只在夜間供應的滷味、串串,大受好評;8月,火鍋品牌辣莊也打起了副牌“辣也

”佈局深夜食堂;奈雪的茶開酒吧……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社會有需求,市場有需求,政府還給一定補貼,開一家宵夜檔成為商機。

但是商場裡商家林立,清一色的門面,難以做出自己的辨識度,所以部分商業地產開始往特色化轉型,做“深夜食堂”。

拿北京舉例,政策上大力扶持

簋街、合生匯等特色深夜食堂街區,最高可獲得500萬政府補貼,餐飲門店最高可以拿到50萬補貼。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北京的中駿世界城自從將營業時間延長至凌晨2點後,雖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晚上10點到凌晨2點間的客流量提升了約50倍,銷售額同比上漲126%。

然而,想加入宵夜檔的戰場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首先要看自己的品類合不合適,其次還要針對消費群體推出特定的服務,最後要讓消費者選擇你。

借勢是最省力也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在世界盃期間,推出“小龍蝦+啤酒”套餐的同時提供電視實時播放賽事,並配以一些營銷活動,儘可能的鎖客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想讓店鋪在夜間依然生意興隆僅僅依靠延長營業時間是不夠的,需要

增加店鋪產品品類才行,“酒”、“燒烤”、“小龍蝦”等都是具有夜宵屬性的食物,上文提到的星巴克、肯德基、辣莊、奈雪的茶等餐飲頭部品牌就採用了增設夜宵品類的方法進軍了夜宵市場。

在網購和外賣盛行的今天,促使顧客到店消費的關鍵因素還要看體驗和服務

據餓了麼數據顯示,每晚8點-9點是購買胃藥的高峰期,海底撈就洞察到了這個需求,乾脆主動給顧客提供健胃消食片,之後一些火鍋店和燒烤店也會準備一些助消化的乳酸菌、山楂等小食。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在產品沒有太大競爭力的情況下,一點點的貼心服務就能成為短期內的壁壘。

加入夜宵戰場後想脫穎而出除了要在產品和體驗上努力以外,還可以緊抓地方區域特色,有文化內涵和元素的店鋪往往比“無根”的活得要長久。

比如廣州的夜茶文化、北京的故宮文化、哈爾濱的冰雪文化、西安的大唐文化、新疆的民族風情……只要抓住一點,成功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但是同一個街區內帶有文化元素的店鋪往往都很相似,如何避免同質化的“文化特色”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據美團數據統計,外賣仍是夜間消費的主力,佔據夜間餐飲消費的78%。甚至很多三四線城市和非中心地帶的外賣消費增速實現了“彎道超車”,如果沒有太大的店面,夜間外賣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如何用產品抓住喜歡熬夜的年輕人的心就是唯一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餐飲報告2019》的數據中顯示,年輕消費者比上一代消費者更看重食物的口味和顏值,更願意為它們的附加價值買單,性價比不是那麼重要,“有趣”、“好玩”、“好吃”、“好看”最重要。

於是就產生了一些腦洞大開的口味和越來越精緻化的食物包裝,小龍蝦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十三香、麻辣、蒜泥口味,被開發出蛋黃、冰醉、梅乾菜等等“奇葩”的口味來迎合追求創新的年輕消費者。

萬億“夜經濟”洶湧來襲,餐飲人紛紛掘金的新藍海

外賣端火爆後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和隨之而來,菜品的口味保證、包裝的細心程度、產品有沒有漏送、出餐的效率、差評的應對等等,都需要一次次的優化和提升才能帶來營業額的增長。

結語

由於各城市、各地區之間的差異,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夜間經濟業態不盡相同,但目的是統一的,都想讓消費者喜歡依託城市文化特性衍生出的這些多元化的夜間消費形態,從而拉動城市經濟增長,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目前各城市的夜間消費仍然處在起步階段,以餐飲和購物為主,缺乏多元化的經濟消費模式

在各地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夜經濟正在成為城市名片的一部分和城市活力的代表,餐飲老闆想要趕上夜經濟這一趟車,需要以延長營業時間、選取合適品類、入駐特色街區、緊抓地方文化等方法

來實現,總得來說“餐飲夜經濟”還處於一種初生期的探索階段,將會由餐飲人、消費者和政府一起共創。

夜晚是心靈尋求慰藉的高峰時段,夜經濟的發展讓人和人的交往不再侷限於網絡社交和電商購物,在忙碌的日子中抽出時間去和朋友聚餐,哪怕只是去熱鬧的飯館裡吃一份“一人餐”,感受身邊人和人的交流,那種“活著”的幸福感也不是手機能夠帶來的。

對於夜間經濟,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