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扶贫“枣庄·丰都样本”⑵消费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扶贫攻坚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走上持续致富的幸福之路,让扶贫事业持续稳定,枣庄和丰都两地在“消费扶贫”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取得了可喜效果。


东西扶贫“枣庄·丰都样本”⑵消费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湛普镇党委书记周廷忠向记者介绍花椒基地建设情况)

两地创新“市场+基地”消费扶贫模式,加强农产品扶贫消费协作。在枣庄扶贫挂职干部的积极协调下,滕州市与丰都县签订了《丰都县花椒销售帮扶协作框架协议》,在滕州干杂海货市场与丰都花椒基地“优势结合”上做文章。2019年以来,滕州客商到丰都采购花椒22.09万公斤,消费扶贫已达1240万元。

2019年7月,枣庄市市长石爱作到丰都考察对接扶贫工作,专程到花椒种植基地调研花椒产业,强调要积极探索,认真做好消费扶贫,切实助推花椒种植户脱贫致富。

丰都县最大的花椒种植基地在湛普镇,该镇有农业人口2134户7138人,其中建卡贫困户261户838人。目前,全县共种植花椒10000多亩,覆盖农户162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216户。该镇党委书记周廷忠高兴地告诉记者,全镇今年花椒产量达到7000多吨,通过实施东西协作扶贫,建立枣庄丰都扶贫协作花椒采购基地,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户收益。全镇花椒产值预计可达5000多万元,人均增值7000多元。


东西扶贫“枣庄·丰都样本”⑵消费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 张吉胜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脸上充满自信)

记者在花椒基地采访时,恰遇一位下地干活的农户跟周书记打招呼。周书记说,这人叫张吉胜,是建卡贫困户,老婆和儿子都精神不正常,全靠他一人劳动养家。以前,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想活了”,整天愁眉苦脸不见笑模样。现在好了,种植花椒鼓起了腰包,越来越有干劲了。

记者与张吉胜攀谈,虽然他的家乡话听不太懂,但他表述的大体意思能听明白,他说以前日子没法过,现在好了,种花椒能挣钱了,他现在琢磨着怎样把孩子的病治好,那样生活就更有奔头了。说这话时,张吉胜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眼里透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丰都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天然的消费扶贫资源。去年,县领导带队赴枣庄市推介丰都旅游,成功启动“2018枣庄—丰都旅游年”,签订了《旅游专列合作协议》,山东省籍居民到丰都县景区旅游的,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享受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名山、南天湖等国有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对山东籍游客免费。10月25日,枣庄——丰都首班旅游专列开通,首批游客656人在以优惠价格享受到高质量旅游资源和服务的时候,也成了消费扶贫的爱心使者。


东西扶贫“枣庄·丰都样本”⑵消费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花椒基地宣传栏上“东西协作增动力”、“喜获丰收添幸福”两行字,让人倍感鼓舞)

消费扶贫模式让丰都贫困户挣到了钱鼓起了腰包,也让客商奉献爱心的同时赚到了钱,让消费者奉献爱心的同时买到了满意的商品,享受到了称心的服务,政府更是乐观其成。多方受益,皆大欢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波涛)

东西扶贫“枣庄·丰都样本”⑵消费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