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思维,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笨鸟137730617


区块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中本聪(Nakamoto)在2008年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中提出的,最初是一种应用在比特币数据结构与交易的基础技术。区块链是由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记录和维护的,它是由一系列数据块为中心的区块链根据时间顺序有序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时序相关的数据链条。

区块链本质是多个主体共同协商记录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学术上可以称为“分布式公共账本”,即将各个记录数据的区块连成一个链条。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一个系统,它让一组互联的系统安全地共同维护一份账本,每个系统就是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中间没有第三方服务器提供支持。因此,区块链有一种“人人参与记录、决策、存储、价值体现”的感觉。

所以,区块链是一种特定技术的设计思想,是一种新型网络的模型,在这个区块链网络中蕴含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而且是高度可信的。对于公众来讲,只要享受区块链提供的可靠服务就可以了。

区块链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区块链是可去中心化的。在区块链系统中,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所有的节点都有能力去用计算能力投票。第二,区块链是可建立信任的。区块链让人们在互不信任且并没有设立机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数据记录的共识达到互相协作。第三,区块链是可降低成本的。区块链不再需要运营中心,而是通过每个人每个节点参与记录和验证,使得维护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区块链技术的教育整合是教育大数据的一个深度发展方向。区块链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通过搭建教育信任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现高效、低廉的教育资源事务来优化教育业务流程,利用去中心化特性构建去中心化的教育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记录可信学习数据,开发教育智能合约构建网络资源及平台运行新模式。

国内外目前有很多先知先觉的行业精英,也包括很多敏感思辨的专家,从各个方面预测了区块链和教育结合的应用。其中特别聚焦和落地的描述包括这五个方面:数字资源版权管理,学习行为数据采集,教培市场规范,教育公益透明,人才档案管理。我们很赞成这种具象的应用场景分析,对于具体产业化应用很有建设作用。

我们还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将重点解决智慧教育和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各领域关键内容,特别是促进教育大数据应用和创新突破,也将优化智慧教育系统和提高应用效率。具体来说,区块链应用于教育将使四个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充满期待:

第一,面向顶层设计共享的变革。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特征实现学习者与资源间的定制化联系,在教育资源事务处理时,利用去分布式特性分散网络化存储,实现学习者与资源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链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访问和资源的浪费。

第二,面向学习环境融通的变革。区块链可以针对分布式学习环境,打破传统教育服务被集中于学校单一场域的局面,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意地点学习,并获得有效的学习认证,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有效融合,推动教育体系的变革。

第三,面向资源自主构建的变革。利用合约算法的特性,可以实现资源遵照互认标准实现自动上传、认证。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利用合约算法可以建设高效、智能的学习空间建设机制,实现学习空间针对学习者特征的“自组织”构建,实现智慧教育系统环境的智能构建和资源的生成,并能够监控学习空间的资源和学习的生态环境。

第四,面向学习绩效评测的变革。学习者的基础信息、学习过程、学习时序特征、认知过程、学习评测记录等内容都采用分布式的记录方式存储在智慧教育系统中,在维护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向其学习者、学习空间或者其他学校共享数据内容,作为学习者升学的重要依据,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向学校展示自己的学业成绩与特长技能。

特别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践层面,区块链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要将其应用于国家教育信息化2.0的大系统大平台大资源的整体设计,同时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此外,除了关键技术的发展,还需其他技术与之配合,如人工智能技术、感应技术、辨识技术、控制语言等。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需要通过多维度参与的数据采集,共同参与学习数据的产生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

总之,当教育大数据技术进入到区块链技术教育应用的阶段,将是更精准、更精细化的高效率、高质量学习服务时代。为此,我们甚至可以预测,“区块链+教育”的时代,可能成为“后教育大数据时代”。






马宁Marlin


没有实质影响,可能会出现打着“区块链”招牌的各种教育培训班,但是,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人的全面发展永远是最根本的,不会因为你是“区块链”还是“量子学习法”还是“编程思维”而改变!

好好立足课本,好好养成习惯,好好追求卓越,才是正道!


爸比会唱小星星


区块链是国家战略,是货币的一次变革,快速国际化的货币。尤其以国家作信用背书的数字货币将是人类金融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