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專欄:每日一校推薦

濰坊科技學院

「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濰坊科技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壽光市人民政府興辦的一所全日制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院校、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坐落於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中國海鹽之都”——山東省壽光市。校園佔地2400多畝,校舍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6億元,館藏圖書145萬多冊,全日制在校生3.1萬餘人。教職工19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受聘為教授、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教授等專家學者加盟學校,引進博導張友祥、崔希海、李強、宋彧等教授,副高級及以上教師達525人,碩士及以上1147人,雙師型教師463人,3人評為山東省首席技師,4人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齊魯巾幗發明家稱號,校級學科帶頭人17名,41人受聘為東北師範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高校博導碩導。

「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李美芹博士在觀察學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魯碩紅”薔薇長勢)

學校現設賈思勰農學院、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化工與環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外語與旅遊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護理學院、士官學院等16個二級學院,開設41個本科專業,38個專科專業,其中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試點專業2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5個,培育了園藝技術、海洋化工、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等優勢學科專業群,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農學為特色,工學、農學、理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學校堅持專家治校科學決策,聘請省內外專家成立戰略規劃、教學工作、學生事務管理、文化建設、預決算管理等五個專委會,作為頂層設計決策諮詢機構,全面推進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入推進因材施教、分類施教,加強專業社團建設,建立學分置換制度,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以賽促學、促練,參加全國、全省大學生“挑戰杯”創新大賽、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獲特等獎、一等獎200多項,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苗錦山博士在觀察“濰科1號”、“濰科2號”大蔥新品種長勢)

學校堅持內涵發展和特色提升戰略,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園內建設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山東省軟件產業園區、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壽光市軟件園,吸納師生實習實訓、參與項目研發。建成設施園藝、農業科學、環境科學等3個院士工作站,建有設施園藝、滷水資源高值化綠色綜合利用、農聖文化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滷水綜合開發利用、軟件工程、山東省農業大數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3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7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143個實驗實訓室,80餘個校外實習基地。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研究會獲批國家二級學會並揭牌成立,成為濰坊市唯一一家國家二級學會;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在學院設立當代農史調研基地。選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魯碩紅”薔薇,20餘種“濰科”系列蔬菜新品種通過鑑定,獲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天濰系列”8個蔬菜新品種在農業農村部登記備案;開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雙百工程”,校地協同創新育人,科研促教研,成果融入教學,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注入新活力。

按照“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校企雙方合作共贏”發展思路,深層次推進校企合作,組建了山東飛翔軟件產業集團;共建東軟學院、華為網絡技術學院,與海爾、歌爾等企業共建實訓基地。依託優勢專業創辦學科公司20餘家,地方稅收超過5000萬元,環球軟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建築安裝公司成為國家建築安裝施工一級企業,學府蔬菜打響品牌,美高斯麥化妝品受到消費者一致好評。創辦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工程研究院、山東省創業創新學院、山東省眾創教育研究院、山東半島機器人研究院,獲“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銀翼”獎,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一等獎、大學生社團節“金點子”發明大賽金獎。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三農服務專業委員會”。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典型經驗、應用科研服務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獲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高校推介。

實施服務優化工程,堅持“嚴管細導、嚴父慈母”雙嚴管理,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健全學生資助保障體系,開通“綠色通道”,服務學生成長成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傳承創新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功舉辦9屆中華農聖文化國際研討會,培育了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圍和人才成長環境。52集原創動畫片《農聖賈思勰》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作品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填補了我國農業題材領域的文藝作品空白。打造了校園中軸線文化景觀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舉辦了全國大學生演講大賽、排球聯賽等重大文體活動,樹立了良好社會形象。


「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每年一屆的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印、德、荷、日、韓、英等國高校合作,與德國巴特洪堡應用技術大學合作舉辦市場營銷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韓國開展博士培養項目,訪學研修,講學授課,為師生搭建了全球視野學術交流平臺。

「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李昌武校長赴德主持中德論壇第三分會場,並對德國呂貝克應用科技大學進行訪問)


「教育看濰坊」濰坊科技學院

(學校與英國聖馬克聖約翰大學和倫敦高等教育學院簽訂合作辦學協議)

學校先後榮獲山東省文明單位、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高校科教興魯先鋒基層黨組織、省就業服務先進單位、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省高校餐飲服務先進單位、示範餐廳、省高校校園綠化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省社會公信度滿意單位和低碳山東貢獻單位等100多項榮譽稱號,得到國家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和省內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被大眾網評為山東最佳社會聲譽高校,列同類院校第一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