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揚特色補短板,做營商環境“領頭羊”

海南:揚特色補短板,做營商環境“領頭羊”

中外遊客在海南省旅遊景點南山寺遊覽。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季曉莉 王心武

海南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便是開改革風氣之先的地方,如今更是乘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東風,正在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海南的改革提出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中央12號文件”)對海南營商環境建設提出了具體目標,即到2025年,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到2035年,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

10月22日,海南省省長沈曉明提出,要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既要有量化數據的改善,更要有質量效應的改善。他強調,優化營商環境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要求,也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需要,營商環境應該和生態環境一起,成為海南的“兩大本錢”和核心競爭力。

政策疊加效應:海南營商環境快速提升

從2018年開始,海南每年委託第三方對海南營商環境進行評估,並制定年度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首份計劃已於2018年12月推出。

2018年海南實際利用外資增長了113%,國際航線增加到74條,集裝箱國際班輪航線增至9條,入境旅遊免籤放寬到59個國家,新增企業5.8萬戶,同比增長37.5%,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90%以上,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12.7%。

世界500強企業有27家落戶海南;世界著名的安永、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等諮詢機構落戶海南;中石化、中國大唐、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紛紛在海南設立區域性總部;哈佛大學醫學院落戶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英國哈羅公學落戶海口江東新區。

今年7月底以來,海南省市場主體總量快速增長,平均每天新增936戶,同比增長112.57%;私營企業比重持續增大。

與利好數據相對應的是政策的持續加碼。今年7月,海南省政府發佈了《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從11個方面提出29條改革舉措。

在開辦企業方面,海南將在2020年6月底前擴大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改革事項範圍,進一步加大對重點產業領域的開放,推動瓊港澳進一步合作創新。

在獲得施工許可方面,海南計劃於2020年上半年率先在海口、三亞等地試點放寬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准入,鼓勵支持國內外一流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來瓊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國外事務所與國內有資質的設計事務所聯營安排。

在獲得電力和電信服務上,海南計劃在2020年上半年推動國際海底光纜海南站點的建設,藉助與至香港等地的國際海底光纜的連接,為海南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的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等合作提供網絡基礎設施支撐。同時全面開展5G商用網絡建設,形成5G示範效應。

在獲得信貸和改善融資環境上,海南將在2020年上半年建立客戶白名單體制,開展本外幣賬戶一體化改革試點,落實好FT賬戶制度設計,推動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可自由兌換。

在跨境貿易上,海南將於2019年底前制定併發布海南特色的跨境服務貿易的負面清單;2020年上半年開發、完善離島免稅等具有海南特色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功能板塊;同期深化海關業務改革,允許企業自主選擇“一次申報、分步處置”與“兩步申報”,提升國際貿易便利性和安全性。

為保護投資者,《計劃》明確海南2019年底前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審判中的專家陪審制度、技術調查官制度、諮詢專家庫,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案件技術事實查明機制。

7月,海南還出臺《關於民營企業訴求處理工作制度(試行)》,服務在海南註冊經營的民營企業,將加強民營企業反映訴求的管理工作,民營企業可通過微信、信函、電子郵件、會議、電話等方式提出訴求。

近日,海南省發佈《關於在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外匯創新業務的通知》,推出簡化經常項目外匯收支手續、簡化外匯登記管理、提高投融資便利性等11項外匯創新業務,大幅提升自貿區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

海南還出臺了《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計劃從2018年至2025年引進各類人才100萬人。為了實現該計劃,海南配套出臺了引進人才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和落戶購車等系列措施。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則在日前印發了《支持海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實施意見》,支持海南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允許外籍和港澳臺技術技能人員及符合條件的華僑按規定在海南就業;允許在中國高校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優秀外國留學生在海南就業和創業,給予發放工作許可;指導海南重點打造三亞、海口南北兩極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允許外商獨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海南省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黃文川今年曾公開表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蓄勢待發,特別是為政策優勢明顯。《中共中央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後是各部委配套的第一輪11個實施文件,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創新驅動方案。海南的政策疊加優勢正慢慢體現出來。

25項制度創新案例發佈:“海南經驗”推廣全國

今年2月,海南省發佈首批8項自貿區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商事登記改革領域的案例共4個,分別是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簡化簡易商事主體註銷公告程序、商事主體信用修復制度、減免商事主體公示負面信息;施工圖審批市場化和“多審合一”,極大地提高了審批效率;3個金融領域的制度創新案例包括全國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設立國際熱帶農產品交易中心。其中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有國內多個自貿片區前來調研學習。

7月23日,海南省公佈第4批創新案例,發佈了優化營商環境7項制度創新案例,分別為: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無稅不申報,打造全省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新體系,全天候進出島人流,優質農產品出口動態認證+免證書免備案,“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椰城市民雲,物流、資金流監管系統和大數據集成創設旅遊消費價格指數指標體系等。

截至目前,海南已正式對外發布25項制度創新案例,獲得廣泛認可。

海南創新審批模式,率先在全省範圍實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審批,通過優化施工許可條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實現施工許可證1個工作日發放,進一步壓縮了審批時限,提高了審批效率,實施效果走在全國前列,打造了建築工程建設審批“高速公路”。截至7月22日,海南全省已有87個項目通過“告知承諾制審批”取得施工許可證。

海南省稅務局創新稅收徵管模式,從7月1日起在海口試點推廣“無稅不申報”制度,稅(費)種範圍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及其附加稅費、土地增值稅、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環境保護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17個稅(費)種。如果當期無應稅收入或計稅依據為零,未做票種核定,同時屬於增值稅小規模單位納稅人,即可不申報。該制度惠及海口市無發票票種核定小規模單位納稅人約59000戶,每年將會減少無發票票種小規模單位納稅人零申報約60萬戶次。

針對海南省各市縣不動產登記所需材料清單不統一、有關登記類型存在模糊點和堵點、辦理時間不盡相同等問題,海南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出臺全省統一的《海南省不動產統一登記辦事指南》,讓產權人在海南省任何一個市縣都能享受到同樣水平的辦證服務。

自貿區的基本要求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要素自由流動”,本質要求是人、貨物、資金合法自由安全流動。海南在全島部署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擴大數據共享開放,建設嚴密高效的風險防控體系,形成覆蓋全島的全天候、實時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管理系統,用大數據管好進出島的“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品、每一分錢”。

“優質農產品出口動態認證+免證書免備案”改變了以往農產品出口企業出口前均要實施備案管理和所有出口農產品均需出具檢驗檢疫證書的做法,對經認定的優質農產品,符合輸入國要求的免於出口前備案和出具檢驗檢疫證書。該項措施大大簡化了出口流程,縮短通關時長,有效提升了海南省農產品出口的便利化程度。

椰城市民雲APP以百姓需求為導向,整合了民生保障、家庭生活、交通旅遊、健康醫療等各類主題的數百項公共服務。以健康醫療為例,椰城市民雲目前已接入12家省、市級二甲以上醫院,讓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預約掛號、在線繳費、報告查詢等智慧醫療服務。下一步,椰城市民雲將為市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公共服務,進一步實現本地區全人群覆蓋、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辦理。

“中國·海南旅遊消費價格指數”工作主要創新點一是建立科學、可複製的旅遊指數編制發佈方案。該指數是全國首創的旅遊消費價格指數,可複製、可推廣,覆蓋海口、三亞等12個旅遊重點市縣、196家監測點、113種旅遊商品和服務,將海南全域旅遊、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中旅遊新業態要素都納入監測系統。政府部門、公眾可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旅遊指數動態信息。

海南的特色與短板

海南省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與其他省市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海南省緊密結合海南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際,對標了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營商環境的創新、務實舉措,這些政策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例如,海南省全面擴大“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在第一批全國推開的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將旅遊、農業、醫療健康三大產業領域的24個事項納入“證照分離”改革事項範圍。再如,海南建立海南自由貿易賬戶(HNFT)體系,推動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貿易投融資匯兌便利化,制定海南省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

最具“海南特色”的措施還體現在如何接軌國際規則方面。《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特意提出,要對接國際通行的投資貿易規則,圍繞種業、醫療、教育、體育、電信、互聯網、文化、維修、金融、航運等重點領域,制定海南省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

但也有不少專家指出,與國內外先進地區相比,海南省營商環境在政府服務、法治建設、人才政策、金融機制、稅收體制、環保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政府主動服務意識不足,社會誠信和法治環境不完善,企業綜合成本偏高,企業融資問題突出,吸引和留住人才困難。

海南省政協委員李傳朝在今年的一份提案中提及,海南文化軟實力水平較低成為主要短板。“一個地方打造營商環境,最終目的是要營造尊商、重商、崇商、護商的文化氛圍。在對營商環境的評估中,只有少數部門制定了評估指標,但形式大於實際,短期多於長遠,尤其是對政府服務質量、經濟發展質量、居民獲得感等內在因素的評估指標缺乏。”

總的來看,海南提升營商環境的空間巨大。世界自貿區聯合會秘書長伍立群曾表示,和中國其他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同,海南是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並且是在全島建設自貿區,地域面積大,這一獨特的區位優勢將為海南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自貿區也有很大可能撬動更多的政策紅利,倒逼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