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蘇州”的典故


“上蘇州”的典故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兒時就熟悉的俗語,而在那個時代因交通不暢,條件限制,對上蘇州僅是一種憧憬、期盼和夢想,就連上街(臨澤)一趟,也相當的不容易。現在卻不同了,因工作關係天天上街,每天早出晚歸到鎮政府所在地臨澤街上上班,因兒子大學畢業後在蘇州工作,上蘇州也十分頻繁,甚至早班車去,晚上蘇州班能回,這不能不說生活條件的改善,幸福指數的提升,一切歸功於時代的發展。

  提起今年在“三伏”天上蘇州,別有一番感慨。兒子、兒媳決定在蘇州買房子了,一定請我去看看,於是便攜孫子去了趟蘇州。雖說前後幾天,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卻收穫不小,逛了觀前街,上了虎丘山,更重要的是作了一次尋根問祖之旅,拜訪了蘇州金閶區山塘街——蘇州閶門尋根紀念館。算是了卻了我們這些昔日江南人後裔的一種夙願。

  在今天的蘇中、蘇北一帶,不少人稱睡覺為“上虎丘”,如果這一覺還做了夢,則管做夢叫“上蘇州”。這樣的說法很奇特,但並非空穴來風,翻翻家譜,查查史料,我們的先祖是在明朝洪武年間由蘇州遷徙至蘇北的。史料記載,六百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也就是“洪武趕散”,使得數十萬江南百姓背井離鄉,自蘇州閶門遷移到蘇北等地。


“上蘇州”的典故


  “洪武趕散”,是明朝洪武年間江南地區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移民遷徙事件。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抑制江南地區富豪望族的勢力,懲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隊的“吳王”張士誠舊部,也為了快速恢復經過戰亂後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區經濟,遂將蘇州城內數十萬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區,遷徙的蘇州及周邊地區百姓正是六百多年前從閶門碼頭集中登記造冊,編隊登船,被迫遷徙到江淮流域。史料證明“明初開國,太祖御文,充實江淮,遷徙移民,蘇杭松嘉,集散閶門,數十萬眾,北上遠行”。因此,我們的祖先來自蘇州閶門。

  據說,我們這一帶的人大多雙腳小指長著大小兩個指甲,傳說有破指甲的人,祖上都來自蘇州閶門。至於“上蘇州”和“解手”也有典故,先祖離開富饒的蘇州城後,落腳到江淮繁衍生息,現實裡回不去,只好在夢中與故土、親人相會,久而久之,我們這兒的人就把睡覺或做夢稱作“上蘇州”了;“解手”便是上廁所的意思,當時被趕的百姓為防偷跑,官兵就用繩子將這些被趕出來的人一個一個地捆住手,隊伍中有人需要大小便,都要大喊“我要解手”。再就是我們許多字的發音與蘇州方言幾無差別,包括一些風俗習慣。


“上蘇州”的典故


  這次上蘇州,彷彿是在尋根,更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都說蘇州是“天然形勝,人間天堂”,星如棋佈的名勝古蹟令人目不暇接,如詩如畫的古典園林讓人大飽眼福。宋代蘇東坡說過:“到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憾事也。”因而這次我們祖孫三代人特地花半天時間遊玩了“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感慨頗深的還是到蘇州金閶區的閶門作了次尋根問祖,見證了“洪武趕散”的那些事兒。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巧合的是六百多年後,兒子、兒媳不僅在蘇州工作,而且買的三室一廳的商品房就在金閶區旁的相城區,從而使“上蘇州”由夢裡變成了現實。

此文出自《高郵市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刊第三期。 版權為作者史德元所有,未經作者同意,切勿轉載!文章配圖,如涉及版權、人物肖像權,請聯繫管理員,及時刪除。原創美文徵集: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