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擦亮泰安消防救援品牌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路 凯

前不久,在东营举办的全省地震救援综合演练中,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分别在5公里装备携行和地震救援两个科目,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近年来,泰安消防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总目标,贯彻“实战引领、科技依托、专业处置、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打造了山岳救援、高层建筑灭火、石油化工灭火和战勤保障四支专业救援队。

为提升队伍实战能力,当地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来自泰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的副大队长胡朝翔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仅战勤保障大队向社会招聘的专职消防员就达100人,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过去救援队人力不足的问题。“以前,大型演练,得从各个基层中队调人,不仅麻烦,还不成体系。现在光战保一个大队整建制抽出五六十人也没问题。”胡朝翔说。

自去年5月战勤保障大队实体化运行以来,其职能随之发生变化,不仅要有后勤保障的能力,还要有特勤的战斗力。为此,他们专门将100个专职消防员划分为山林灭火编组、地震救援编组等13个编组。在平时训练中,要求每个队员在做好自身岗位训练的同时,要熟练掌握其他岗位技能,培养一专多能型消防队员。

“我们每个月要到徂徕山组织两次拉练,一方面是为了锻炼体力,另一方面是为了熟悉山路。”胡朝翔说。山林灭火是战勤保障大队的重要职能,山上演练更具有实战性。

类似训练方法,在被称为“尖刀班”的泰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同样盛行。

特勤一中队又称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平时主要负责辖区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为了模拟真实救援场景,他们挑选全市最高楼——海拔149米、拥有33个楼层的万达嘉华酒店作为训练场。现在队员将水带从一楼铺到顶层仅用16分钟。

除了日常的刻苦训练,队员们还十分注重学习。在特勤一中队,针对高层建筑防盗门居多的现实,他们专门将开锁公司请到中队,现场向队员教授防盗锁的破拆方法。

在国家山岳救援泰安大队,他们每年邀请国内知名救援机构、美国CMC绳索救援培训学校、兄弟总队以及蓝天救援等民间救援队来给学员培训,效果明显。大队先后成功处置了“东马峰”“玉皇顶”游客被困悬崖事故、“对松山”游客摔伤事故、“西马峰”8名驴友被困等30余起典型救援事故。

其中,泰山“东马峰”游客被困悬崖救援案例还被消防高等专科学校选为典型教学案例。

为了熟悉高层建筑构造,特勤一中队搜集了全市721份高层建筑的资料,每份资料都详细记载了每座建筑的位置、楼房户型、附近水源等信息,为高层灭火救援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普通住宅楼一层有多少个台阶,公共建筑一层有多少个台阶,我们都摸得一清二楚。”特勤一中队指导员宋运祥说。

平时,队员们喜欢自我钻研,经常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比如,特勤一中队为了将灭火救援装备更快运到楼上,专门发明了爬楼机。战勤保障大队为了方便器材运输,改装了一辆山林灭火救援车……

近年来,火灾的发生频率、危险指数不断升高,为了更安全高效地进行施救,泰安消防救援支队将更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消防救援中。

去年年底,该支队依托该特勤二中队成立了全市首支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编组。岱岳区政府拨付专项经费800万元,为其配备了四部化工类专用车辆和5辆消防机器人。

“我们的机器人在日常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这些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地下建筑与大跨度厂房内经常使用。在火灾发生时,这些场所往往会出现高温浓烟、强辐射热,随时有发生爆炸与坍塌的危险。而消防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减少次生灾害发生,保护消防人员安全。”特勤二中队的政治指导员陈懿品介绍。前不久,他们在泰山盐化工就成功进行了实战演练。

近两年,泰安消防救援支队新装备购置费用达上千万元。新添23架“无人机”,实现“无人机”在基层中队的全覆盖,这在全国消防系统尚属首例。新成立了摩托车编队,其后座专门配置了超细水雾灭火器、山林灭火泵和水带等,具有灭火效率高、水量消耗小、节能降耗明显等特点,可大大提高首战处置能力……

如今,泰安消防救援支队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装备配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今年夏天,在抗击台风“利奇马”行动中,他们远赴滨州进行增援。短短十天为当地排涝35万立方米,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