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文|睿史

導讀:哈丁戰役是十字軍東征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伊斯蘭世界在薩拉丁等人領導下由分裂走向統一,同時十字軍國家內部逐漸分裂內鬥,此消彼長之下實力差距產生並拉大。裝備戰術的進步和軍事指揮者的正確應用使得伊斯蘭教軍隊原本的實力優勢更加明顯。反之,領導者的昏庸無能與內部勾心鬥角終使十字軍走向失敗。溯源:哈丁戰役以伊斯蘭勢力的完勝而告終,而巨大的失敗為基督教世界留下了永久的創傷。

發生於公元1187年的哈丁戰役是十字軍東征中的一次重要戰役,也是一個重大轉折點。這次薩拉丁(Saladin,1138-1193)領導的伊斯蘭教軍隊與耶路撒冷王國國王居伊(Guy of Lusignan,1150-1194)領導的基督教軍隊之間的大會戰最終以薩拉丁和伊斯蘭教的完勝而告終,也直接引發了耶路撒冷的再次易主和第三次十宇軍東征。

哈丁戰役改變了伊斯蘭教勢力和基督教勢力在中東地區的力量對比,使穆斯林得到了地中海東岸地區的控制權,也為基督教徒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本文意在探究哈丁戰役前後各種導致戰役結果的因素,及其產生的影響。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哈丁戰役

一、戰役背景

1.薩拉丁及伊斯蘭教方面

公元10-11世紀,地中海東岸的穆斯林世界長期分裂,一盤散沙。阿拔斯王朝中期以後,各王朝內部分裂不斷,叛亂頻仍。塞爾柱人的入侵更是加劇了混亂局勢,短暫的塞爾柱帝國之後便是各大地方勢力和王族內部長期的互相征伐,敘利亞正如今天一般處於無政府狀態。

嚴重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使局勢更加複雜。阿拉伯人、塞爾柱人、土庫曼人互相侵略擴張,阿拉伯人內部各地區之間隔閡加深,伊斯蘭教教內遜尼派與什葉派嚴重分化,伊斯瑪儀派、阿薩辛派等極端教派推波助瀾。

小普林斯頓曾說,阿拉伯的數千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埃米爾和長宮,他們分別和埃及或巴格達的哈里發結盟,為一點小事就開戰,併為自己所在的遜尼派或什葉派祈禱。這一局勢使得穆斯林世界面對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毫無抵抗之力。

1099年法蘭克人攻克耶路撒冷所憑藉的利器正是"阿拉伯世界的麻木不仁”。

薩拉丁並非帶領穆斯林世界反抗十字軍的第一人。1127年,伊馬德丁·贊吉(Imad ad-Din Zengi)創立贊吉王朝,並從十字軍手中奪回了阿塔勒布和哈里姆,更是在1144年攻佔了十字軍國家愛德薩伯國,標誌著穆斯林反攻的開始和十字軍大規模擴張的終結。在他作為“信仰的保護者,勝利之王”逝世於1146年後,其子努爾丁(Nural-Din)繼承了父親反十字軍的事業,藉助學校、清真寺、詩歌等手段號召普通民眾,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並在軍事上取得了連續不斷的成功,如1149年攻佔安條克公國大部分領土、1151年俘虜愛德薩伯爵、1154年攻佔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的敘利亞終於在努爾丁時期獲得統一併成為了反十字軍的一個力量中心。薩拉丁也正是在努爾丁麾下的敘利亞軍隊裡嶄露頭角的。

薩拉丁的父親阿尤布曾是努爾丁時代大馬士革的長官,而薩拉丁本人曾在1168年隨叔父希裡庫率軍援助埃及法蒂瑪王朝對抗耶路撒冷王國,多次指揮戰鬥。1169年,薩拉丁繼承了去世叔父敘利亞軍隊司令官的職位,並被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迪德任命為首相。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薩拉丁(電影天國王朝劇照)

據伊馬德丁記載,薩拉丁的就任是因為他的勇敢贏得了士兵的信任,士兵們強迫阿迪德接受他們的選擇的結果。1171年,在阿迪德病危之際,薩拉丁宣佈廢除哈里發,自立為蘇丹,建立了阿尤布王朝,使埃及重歸遜尼派統治。1174年努爾丁死後,薩拉丁宣佈自己是努爾丁的繼承人,並陸續佔領了大馬士革(1174)、阿勒頗(1183)、摩蘇爾(1185)等地,控制了埃及、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完成了對穆斯林世界的聯合。在這個過程中,外交手段甚至比軍事手段更加重要。

正像阿法德報告裡所說的,“他用埃及的財富征服了敘利亞,用敘利亞的財富征服了扎茲拉(Jazira),用扎茲拉的財富征服了整個沿海”。

薩拉丁慷慨地把大量財產分給埃米爾們,也贏得了他們的忠誠。當薩拉丁發起聖戰(Jihad)的號召時,據統計有12000名騎兵,15000-18000名步兵從各地前來,組成了數量龐大的軍隊。總之,在哈丁戰役前,薩拉丁完成了對十字軍國家領土上的包圍和軍事上的超越。此時,發動聖戰奪回耶路撒冷不只是薩拉丁本人的願望,也是他治下諸多穆斯林的共同要求。

2.耶路撒冷王國方面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鮑德溫四世(電影天國王朝劇照)

與伊斯蘭世界由分裂逐步走向統一相比,耶路撒冷王國卻陷入了分裂與內耗。鮑德溫四世(Baldwin IV of Jerusalem,1161–1185,1174-1185在位)時期,王國逐漸分成了兩派。本地十字軍貴族如攝政王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Raymond III of Tripoli)、伊貝林的巴里安(Balian of Ibelin)等為一派,大多傾向於與實力飛速增長的伊斯蘭國家維持和平,維持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融洽相處的現狀。新加入耶路撒冷王國的貴族如沙蒂永的雷納德(Raynald of Chatillon)、呂西尼昂的居伊及聖殿騎士團團長傑勒德為一派,對伊斯蘭國家態度強硬,熱衷於對外擴張,“傑勒德來到耶路撒冷就是為了他的財富”正是很好的寫照。兩派之間,聖殿騎士團由於團長傑勒德與雷蒙德三世之間的私仇而支持後一派,本地騎士為主的醫院騎士團出於支持和平維護自身利益的考量則支持前一派。

由於1177年蒙吉薩戰役對薩拉丁的重大勝利,鮑德溫四世在位時,尚且有足夠的威望能維持王國的統一和正常運轉。此後鮑德溫四世與薩拉丁達成的休戰協定也暫時維持了王國外部局勢的和平。儘管沙蒂永的雷納德出於貪婪和對穆斯林的仇恨兩次背信棄義劫掠穆斯林商隊,薩拉丁仍與鮑德溫四世保持著相當的剋制(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快對敘利亞的征服)。但隨著鮑德溫四世麻風病的不斷惡化,局勢也日益嚴峻。1185年他的逝世,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於鮑德溫四世無子嗣,王位傳給了他妹妹西比拉(Sibyla)與前夫威廉的兒子,年幼的鮑德溫五世。此前被罷黜又被重新啟用的雷蒙德不顧朝臣的反對繼續擔任攝政王。但1186年幼王鮑德溫五世去世,西比拉與丈夫居伊仗著雷納德和聖殿騎士團的支持違背鮑德溫四世的意願自行加冕為王。不滿的雷蒙德召集貴族向耶路撒冷進軍,卻因為要推舉為王的託倫的漢弗萊與居伊言和而徹底失敗。直到薩拉丁進軍的消息傳來,居伊和雷蒙德才停止了對抗,“1187年5月的內部鬥爭 是災難性的消弱了耶路撒冷王國的實力但也使耶路撒冷的各地區團結起來”。然而這背後依然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兩派之間依然存在的敵意、分裂和內耗帶來的國力衰弱、統治者對敵我形勢的認識不清即將影響著耶路撒冷王國的命運。

二、戰役雙方的裝備戰術

1.耶路撒冷王國的裝備戰術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十字軍裝備:天國王朝劇照

十二世紀發生的哈丁戰役,正處在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高峰階段。耶路撒冷王國方面十字軍的裝備戰術是西歐的翻版,騎士無疑是戰鬥的核心力量,數量較少但戰力高強。十二世紀的騎士身披長至膝蓋的鎖子甲,內有緊身皮衣,外有一層被稱作罩袍的布衣(防止金屬鎧甲被陽光曬燙),頭戴圓錐形或鍋形盔,騎著重裝戰馬,但對戰馬的防護常常不如騎士,尤其是在本地阿拉伯馬不擅長負重的中東地區。成隊的騎士使用長槍衝鋒,可以撕開對手的防線,也給對手施加很大的心理壓力。使用長劍肉搏時,裝備優良的騎士也往往能給予敵人強勁的打擊。十字軍步兵往往在行軍時在騎士外圍提供保護,作戰時步兵弓箭手為騎士提供掩護。由於數量常常少於敵人,十字軍更傾向於防禦戰。他們修建了大量的城堡以便防守,穆斯林經常因缺乏攻堅能力而不能儘快突破,之後被趕到的援軍擊垮。但從整體上看“十字軍沒有什麼戰略,一味的防禦居多。要保證王國的存在就要避免大規模戰爭的爆發”。

2.伊斯蘭教軍隊的裝備戰術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偉大的薩拉丁和他的驍勇戰士:馬穆魯克騎兵

中東地區穆斯林的軍隊在12世紀後半期經歷了一場變革,即阿拉伯-波斯制度向土耳其(乃至之後的蒙古)軍事制度。軍隊以騎兵為主流,由於成品鋼鐵來源於印度,加之當地氣候和傳統作戰習慣的影響,多輕裝上陣不作全身防護,使用長槍、劍、斧和弓箭

。薩拉丁的部隊裡只有少數效仿十字軍的重甲騎兵以應對敵軍騎士。騎兵作戰時分為前鋒和後衛,三分之一的前鋒以鬆散陣形排列在兩翼衝散敵軍並追擊,後衛以密集陣型排列在中央收割敵軍。薩拉丁的軍隊通常會避免大陣地作戰,而不斷派出輕騎兵迂迴騷擾敵軍,破壞水源和補給線,使敵軍疲於奔命,而己方主力則以逸待勞,抓住時機殲滅敵軍。另外,因為騎兵比例更高,部隊更靈活,薩拉丁的部隊更容易將十字軍分割包圍,逐個擊破。更加忠實於命令的馬穆魯克部隊和更加高效的指揮系統也使精妙的戰術指揮成為了可能。正如恩格斯所寫:“在十字軍遠征期間,當西方的重裝騎士將戰場移到東方敵人的國土上時,便開始打敗仗,在大多數場合都遭到覆滅”。

三、戰役經過

出於對1187年沙蒂永的雷納德又一次無視合約劫掠商隊的報復,1187年3月,薩拉丁集結起一支大軍由大馬士革開向耶路撒冷王國,這其中包括了從埃及經海路運至敘利亞的大量部隊。根據中世紀阿拉伯史學家的說法,薩拉丁主力投入在3萬5千到5萬之間,騎兵約1-2萬。西方編年史甚至有誇張到50萬的。薩拉丁的軍隊先摧毀了雷納德的城堡基拉克,之後渡過約旦河。5月,薩拉丁在雷納德妻子的封地太巴列(Tiberias)以東的阿什塔拉部署部隊。薩拉丁的侄子塔吉丁和助手格克貝里分別指揮右翼和左翼,自己坐陣中軍。由於十字軍在數個堅固城堡中龜縮防守,薩拉丁決定將主力埋伏在北部山區應對耶路撒冷方向的敵人,自己則親自領精銳部隊攻打太巴列城,並很快攻陷外城。只留雷蒙德的妻子在內城堡壘中圍而不攻,引誘十字軍主力來救援。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7月2日,耶路撒冷王國國王居伊在薩富里雅召開會議。雷蒙德在會議上極力反對冒險出兵,儘管這意味著他將放棄城堡和妻子。倘若十字軍繼續加強城防留守薩富里雅,薩拉丁將不得不撤退或強攻重兵把守的十字軍城堡,而太巴列與薩富利雅之間還有一段高溫缺水的沙漠地區,十字軍可以趁機切斷其後勤補給。原本居伊和許多參會人員都同意雷蒙德的看法,但沙蒂永的雷納德和聖殿騎士團團長傑拉德,或是擔心雷蒙德聲望過高,或是對這種“膽小鬼”“叛徒”行為嗤之以鼻,極力勸說居伊出兵太巴列。居伊出於自己身為國王的尊嚴和對雷蒙德的忌憚同意了出兵,甚至傾盡全力抽調各地守軍集結了1200名騎士在內的1.8萬大軍,連首都耶路撒冷也只留下了牧首和少量兵士防守。

7月3日,十字軍分成三部分依次而行,最前面是雷蒙德三世的部隊,耶路撒冷國王居伊的部隊和帶著“真十字架”的阿克主教在中間,沙蒂永的雷納德也在這一部分,殿後的是伊貝林的巴里安的部隊以及騎士團部隊。“真十字架”被認為是耶穌基督受難的十字架,自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發現它開始便跟隨出征的十字軍隊伍,被虔誠的十字軍認為能護佑他們取得勝利。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在薩富利雅與太巴列之間,是30公里缺乏水源的荒漠丘陵。在中東地區夏日行軍,身著重甲的十字軍在乾渴和暴曬之下戰鬥力大減。薩拉丁派出一波又一波的弓騎兵騷擾十字軍,延緩他們的行進速度。十字軍各部逐漸脫節,不得不在小村莊馬里斯卡爾西亞停止行軍等待後方跟上,此時距離太巴列湖僅有12公里,東側的一座山脈有兩個突出的山崖,稱為“哈丁雙角”。居伊決定讓疲憊的大軍在原地宿營,不顧周圍都是森林和丘陵。

薩拉丁的主力部隊趁此機會趕來包圍了十字軍,並運來了第二天的物資。7月4日早晨,十字軍開始突圍,但被四周的箭雨射得死傷慘重。薩拉丁又下令點燃了四周山上的樹林,濃濃煙霧使十字軍將士難以互相救援,被逐個擊破。穆斯林優先射死了騎士的戰馬,剩下的騎士幾乎全軍覆沒,缺乏保護的步兵也紛紛倒下。只有後衛部隊的巴里安和前鋒部隊的雷蒙德逃出重圍,成功逃離的部隊不超過3000人。耶路撒冷國王居伊、聖殿騎士團團長傑拉德、沙蒂永的雷納德被俘,阿克主教陣亡,真十字架被穆斯林繳獲。戰役以薩拉丁的伊斯蘭教軍隊的完勝而告終。

四、戰役勝敗原因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哈丁戰役:對十字軍發動總攻的穆斯林軍隊

哈丁戰役最終得出這樣的結果,既是歷史的偶然,也是歷史的必然

單純比較雙方兵力的話,十字軍未必弱於伊斯蘭教軍隊。儘管數量有一定差距,但十字軍較高的素質和精良的裝備可以填補這一差距,鮑德溫四世甚至曾經只用300餘名騎士和數千步兵擊潰了薩拉丁2萬餘的部隊,還能一路追擊(沙蒂永的雷納德也參與了指揮)。但指揮著數倍於鮑德溫四世的部隊,居伊卻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結果。居伊作為軍隊的指揮官,對局勢的判斷嚴重不足,沒有認識到自己現有的兵力更適合依城固守而非正面決戰;優柔寡斷,依據政治立場制定策略,因為雷蒙德曾反對他,而不顧雷蒙德三世勸阻貿然離開薩富里雅,又輕信傑勒德和雷納德的建議在沒有水源的哈丁角宿營,耽誤了突圍時間。對於哈丁戰役的失敗,居伊無疑要負重大責任。如果居伊能夠聽取雷蒙德三世的意見,或是鮑德溫五世並未早夭、甚至鮑德溫四世沒有因麻風病英年早逝,哈丁戰役的結局或許就不會是這番面貌。

相對的,薩拉丁作為指揮官展現了高超的軍事才能。他有條不紊地安排了大軍的調動和物資的運輸,通過聲東擊西的方法引出了十字軍主力,選擇了一個極佳的地點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以逸待勞,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了穆斯林輕裝騎兵部隊的優勢。此外,薩拉丁的外交才能也令人稱道。戰前,薩拉丁抓住了拜占庭與法蘭克人關係破裂的機會,主動與拜占庭簽訂合約,孤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儘管哈丁戰役對他來說遠非棋逢對手,但取得的巨大戰果依舊足以體現出薩拉丁的高明之處。

深挖一層,哈丁戰役的結局在背景中就已經註定。伊斯蘭世界的聯合與耶路撒冷王國內部的分裂以及在預示事件的結局。佔據了埃及、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薩拉丁已經擁有了居伊難以企及的人力物力。為了調集大軍,薩拉丁可以用艦隊把士兵和物資從埃及運到敘利亞,又能在深入敵人腹地時建立補給線。相對應的是,僅僅組建起一支人數在伊斯蘭教軍隊一半左右,騎兵只有十分之一的部隊,居伊就已經抽乾了耶路撒冷王國各要塞的守軍,甚至還需要僱傭軍,以至於哈丁戰役失敗後,國內防守空虛的城堡比比皆是,薩拉丁僅用數個月便佔領了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拿下了耶路撒冷城。兩國的國力差距可見一斑。面對國力上的差距,即使居伊能在哈丁角力挽狂瀾,戰爭的失敗,十字軍國家的滅亡,也是歷史的必然。

五、戰役結果及其影響

哈丁戰役結束後,薩拉丁對待俘虜的態度並不相同。國王居伊不僅沒有生命危險,還得到了很好的招待,但數次背信棄義冒犯薩拉丁的雷納德則被處決。聖殿騎士和醫院騎士被薩拉丁買下,並被強迫皈依伊斯蘭教,大部分騎士選擇了拒絕並被殺死拋屍,遺骨在一年之後仍能被看到。剩餘的俘虜被以低價賣給奴隸販子,因為俘虜太多,甚至可以用一條帳篷的繩子栓30個俘虜,而最後一隻靴子就能換走一個。

如此,耶路撒冷王國傾巢出動的軍事力量被徹底消滅,擁有防禦力量的要塞所剩無幾,而少數的幾個抵抗的城堡被用人質換取,比如拿蓋伊和傑勒德交換阿克隆。於是,薩拉丁輕而易舉地佔領了一系列戰略要地,如加沙、雅法、阿克等。十字軍的土地只剩下了提爾、安條克和的黎波里。伊貝林的巴利安在哈丁戰役中倖存後請求薩拉丁允許他進入耶路撒冷,之後又領導耶路撒冷軍民抵抗薩拉丁的攻城。儘管最終仍不得不向薩拉丁投降,但他贏得了耶路撒冷人民的生命。薩拉丁慷慨地替交不上贖金的人們墊付了錢,且並未毀壞基督徒的聖墓大教堂,也沒有禁止基督徒朝聖。薩拉丁以遠比當年十字軍高尚的姿態享用了耶路撒冷這一勝利果實,為歐洲人在東地中海一百年的短暫統治畫上了句號。

淺述12世紀後半葉哈丁戰役:背景、過程、結果、敗因及其影響

真十字架,是基督教聖物之一,據信是釘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是耶穌的遺物之一

哈丁戰役的失敗、真十字架的遺失以及耶路撒冷的失陷震動了整個歐洲。朗西曼評論道:“東方的基督教徒以前也曾遭受過慘敗,他們的國王和王子也曾做過俘虜,但是他們的俘虜者都是小國的君主,而所獲得的勝利也很有限。可是在哈丁角之上,這個王國所集結的空前大軍卻全被殲滅,真十字架也喪失了,而勝利者則是整個伊斯蘭教世界的共主”被趕出耶路撒冷和地中海東岸的教皇與十字軍急忙發動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但這次反攻並沒有奪回耶路撒冷,也沒有真正扭轉中東地區的局勢,打破穆斯林的控制。

哈丁戰役又是歐洲基督徒的一塊永久的心理創傷。真十字架的丟失對基督徒意味著背叛基督教信仰的不可能事件。“捕獲基督教的真十字架對基督教徒的打擊遠遠超過了耶路撒冷聖城淪陷對他們的打擊⋯因為這是他們信仰的最高目標”。“威脅到了那些虔誠基督教徒信仰的整個體系,怎麼可能這樣一個神聖的遺物被俘獲,它的追隨者被殺害或者被俘虜呢?”。

真十字架的遺失導向了基督徒精神信仰的懷疑危機。而仍然堅定自己信仰的人們又會將哈丁戰役的戰敗歸咎於人類的罪孽,並開始反思自身的所作所為。哈丁戰役成為了迷惑和內疚的基督徒們集體記憶。

參考文獻

張倩紅,《解讀阿拉伯世界的內心憂傷》,《世界歷史》;

蔣海燕,《試論薩拉丁在反十字軍東征中的歷史貢獻》;

慄世印,《淺析哈丁戰役》

圖源:鹽野七生,《十字軍的故事》

重磅獨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