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時逢德仁天皇登基,便有某知名日吹

感懷,彩虹懸空,國之祥瑞。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當地時間22日下午,日本德仁天皇繼位,

連日陰雨的東京出現雨後彩虹,引發了若干“日吹”的高潮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橫跨皇宮上空的彩虹,這種事還真是有啊”

來自日本民眾的驚歎

不過,《詩經》有言:“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彩虹懸於東天,乃陰陽不和,婚姻錯亂之昭,似乎暗示著皇后雅子的事業追求與這段皇室姻緣間的矛盾。

再者,“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彩虹橫空,妥妥映襯著四個大字:主君藥丸。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德仁天皇與皇后雅子

群臣三呼萬歲

當然,這只是古人的迷信之詞,不可偏信。

但觀乎德仁天皇登基前後,日本橫遭颱風重創,典禮當天,東京又現爆炸事故。不禁讓人擔憂令和朝之安危。

如今,琉球首裡城王宮又遭火焚,三殿皆隳,四民垂淚。日本國內外,似乎憂患頗多,凶兆頗多。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10月31日深夜,大火中的琉球王宮

琉球人與日本人之間的微妙關係一直都是隱藏在日本國內的不和諧因素。

如今琉球作為沖繩縣,由日本管轄,但首裡城的王宮,以及琉球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上演一次的祭孔大典和冊封典禮,時刻提醒著人們,這個地方與日本有著鮮明的區別,這裡是曾經的琉球王國,不是日本的一部分。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2015年的新聞,琉球祭孔活動遭日本右翼攻擊當地“中國化”

猶抱琵琶半遮面,日本直到2008年才極不情願地承認琉球人和阿依努人是少數民族,不屬於和族,日本也不再是完全的單一民族國家。

這一遲至21世紀的身份認證,好歹也算是日本人權事業的重大“進步”。

萬國津樑,“群弟”琉球

不知有多少中國遊客曾漫步於首裡城王宮。

在王宮正殿之上,雕龍遊嬉,石龍頷首。隨處可見的龍紋暗示著琉球與中國在歷史上的緊密聯繫。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琉球首裡城王宮正殿

王宮中還保留著明朝冊封琉球國王時,中原皇帝賞賜的衣冠。

中原皇帝用五爪龍飾,而琉球龍為四爪,日本龍為三爪,按朝貢品序論資排輩,琉球地位要高於日本。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象徵著古琉球王國朝貢地位的四爪金龍

古代琉球,“國無典籍”。對琉球最早的文字記載始現於隋朝。《隋書·琉求傳》對琉球的地理方位、政治經濟、人文風物有著比較詳細的記載。

隋人陳陵曾率軍遠征琉球。後來隋煬帝派羽騎尉朱寬尋訪琉球。朱寬第一次琉球之行,因語言不通而難以推進,只得“掠一人而返”。翌年,隋煬帝又命朱寬前去招撫,琉球人不從,朱寬就扒了琉球人一件布甲帶回去。

正好這時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身處國中,小野妹子看到朱寬帶回來的布甲,認為這是九州一代邪久國人用的東西。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琉球王宮首裡城火光沖天,世界遺產毀於一旦

似乎琉球人的風俗與日本更近一些,但上個世紀的諸多考古發現同樣表明,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琉球就有中原人活動的跡象。沖繩本島南部的城嶽貝冢內,就出土過齊國使用過的“即墨刀”幣。

這一時期的琉球社會還比較原始。13世紀以後,琉球逐漸出現築城而居的“國人”與君權國家。“城”在琉球古語中被稱為“姑斯庫”,至今,琉球諸島上保留著一些“姑斯庫”遺址。

據琉球史書《中山世鑑》和《中山世譜》記載,琉球在13世紀中葉分裂為山南、中山和山北三個王國,合稱三山王國。

14世紀下半葉,三個國家先後與明朝確立朝貢關係。在《明實錄》和朝鮮《李朝實錄》中都有對三山王國的詳細記載。琉球王國的故都首裡城位於中山王國的核心地帶。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明實錄》和《明史》中都記述了明太祖一朝與三個王國的密切往來。似乎皇帝朱元璋對琉球這一串海外“群弟”的事情非常上心。三山王國間常有兵戈,1383年,朱元璋還遣使調停三國糾紛,命其“罷兵息民”。

到1415年,永樂朝時期,明廷應山南王請求,派遣冊封使團入琉球,自此之後,每逢琉球國王嗣立,明廷便會派遣冊封使團出使琉球,中琉之間綿延五百年的朝貢冊封制度由此形成。

1429年,中山王國先後征服了山北和山南,建立統一的琉球王國。中山王族姓尚,國都就定在首裡城。中山王族效仿中原王國修建了中式風格的王宮,也就是今天被毀的琉球“故宮”的前身。

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和朝貢冊封制度也被中山王國延續下來。中國冊封使團光臨琉球的日子,也是琉球普天同慶的日子。至今依然在沖繩地區廣為流傳的民謠《唐船小調》,據說就是曾經當地人歡迎中國航船,載歌載舞的樂曲。

明朝的冊封使團通常有近500人,要在琉球滯留半年之久,期間要舉行隆重的冊封儀式,儀式上的獅舞保留至今。隨著使團的往來,來自中國的移民也陸續進入琉球,為琉球王國開啟了中國化時代。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在朝鮮王朝15世紀編纂的《海東諸國紀》一書中,提到了一個叫久面裡的地方,這裡就是今天的沖繩那霸市久米村。

這裡的居民大多是福建移民的後裔,至今仍保留著關於琉球王國時代先祖的歷史記憶。部分家庭甚至保留著從琉球王國時代延續至今的家譜。這裡同樣還保留著當時建立的孔廟,當地人還自發組織了祭拜組織“久米崇聖會”。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族系龐大的移民後裔鑑證了15世紀琉球王國海上貿易的繁榮。當時人們勾畫的《渡閔航路圖》還保存在沖繩的博物館裡。

據航路圖描繪,琉球人乘船從那霸出發,乘著季風,經過十日航行,就能到達福建福州。在福州有一處專門接待琉球人的琉球館。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琉球是當時東亞-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商人們將日本出產的武士刀和東南亞出產的香料運到琉球中轉,再由琉球商人運往中國銷售。然後琉球人再從中國購置陶瓷等特產,經琉球中轉再銷回日本和東南亞。

海上貿易樞紐的位置,令琉球王國貿易繁榮,物阜民豐,時人有“萬國津樑”的美譽。

同時,由於琉球與明廷的融洽關係,在明廷的朝貢體系中,琉球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朝貢體系的結構類似於一個同心圓,中原王朝是圓心,藩屬國根據地位高低分佈在外環。

琉球雖然是海上彈丸之國,但在朝貢序列中,卻位於離中原朝廷最親近的一環,與朝鮮、安南(越南)並駕齊驅,地位遠在日本和東南亞諸國之上。

這一長達500年的特殊關係也在中國人的情感中留下深刻一筆。聞一多寫作《七子之歌》,在《臺灣》一節中,還不忘提及“琉球是我的群弟”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一僕二主

貿易的繁盛讓琉球人安居樂業,但匯聚的財富也招徠了外賊的覬覦。1609年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琉球的歷史命運。

這一年,日本的薩摩藩和島津藩聯合發兵攻入琉球,僅十日之間,琉球諸島便相繼淪陷,琉球被迫接受日本的支配。日本海盜希望獨吞琉球的財富,便要求琉球終止與中國的朝貢關係,安心當日本的屬國。

但中斷朝貢冊封,將讓琉球王國的王權不復存在。左右為難之際,當時的琉球國王尚寧決定兩邊誰也不得罪,一僕事二主。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面對中原朝廷,琉球聲稱自己還是獨立國家,與中原的朝貢冊封關係不變。

面對日本,琉球則要維持屬國身份。

一僕二主的身份不免尷尬,連當時琉球王廷的公文都要一式兩份,一份用假名書寫,一份用漢字書寫。

不過,國王尚寧並不想就此成為中日的牆頭草。為了強化琉球相對於日本的獨立屬性,琉球興起了全國性的祭孔活動。

久米村至今仍然保留著完全中式的祭孔典禮。大量的中國風俗習慣在這個時期深入琉球社會,中文語言同樣也融入了琉球土語。

琉球人的飲食、喪葬、獅子崇拜等習俗都源自這個時期。在琉球語言中,“獅子”一詞的發音同樣更趨近於中文。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那霸孔廟每年都在9月28日孔子誕辰日舉行祭孔大典。即“釋奠祭禮”,琉球王國於清康熙十五年舉行首次釋奠,五十八年由琉球三司官擔任主祭,使用公帑,成為國家大禮。琉球為日本吞併後,釋奠變為民間典禮,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停辦,1975年恢復。他們的祭孔形式與我們有著很大不同。

日本的存在不免也讓琉球的朝貢冊封變成一場大型“刻奇”活動。日本控制琉球時,正值明清鼎革之際,王朝交替下,中原朝廷暫時顧不上核實琉球的情況。

待清廷接替明廷,重啟與琉球的朝貢冊封時,琉球人不得不把當初的謊言維持下去。每逢清廷冊封使團到來,琉球人就要把國內所有的日本元素全都藏起來,把日本人和日本船隻都支到別處去。由於冊封使團要逗留半年,每次大型“躲貓貓”活動都讓琉球人精疲力盡。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這還沒完,作為日本的屬國,琉球同樣要派使團到江戶去朝貢。當時日本人繪製的《琉球人行列圖》依然健在。圖中琉球人皆漢冠漢服,行中原禮儀,素與日本判若兩國。

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琉球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儘量避免貿易利益遭受損失。對於小國來說,在大國之間左右逢迎,不失為一種自我保全之道。這種尷尬的處境雖然難以啟齒,卻鍛鍊了琉球人的外交智慧,在下一個時代中,這種見不得光的外交技術卻成了琉球人賴以生存的手段。

步入19世紀,歐洲列強的觸角深入東亞。西洋艦隊的身影不僅出現在中國和日本,還出現在了琉球海域。琉球人在應付中日兩國之餘,還要與列強周旋。

所幸,琉球是個物產不豐富的群島,到訪的西洋艦隊無非就是想找一個可以補給和停靠的地方。而琉球人應付這些西洋人的方法就一個字:騙!

當時的琉球人還把應付西洋人的騙術和心得總結成一本書,叫《異國人江返答之心得》。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比如,當西洋人來詢問琉球的物產時,就告訴他們,琉球這裡,金銀銅鐵啥也沒有,琉球窮的連貨幣都用不起,所以你在這啥也賣不出去,啥也買不了。

如果有人問當地的主政官員是誰,就告訴他們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官職,比如總理官、佈政大夫云云。

據記載,曾經有法國船隻停靠琉球,琉球人就按這本書的套路誆騙法國人。遠道而來的法國船隻食物不足,想花錢從琉球人那裡買吃的,琉球人就跟他們說,我們國家沒有貨幣,你要啥我給你就行了,然後給了法國人很少的一點食物,開口哭窮,閉口哭窮,把法國人打發走了。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不過,這種小聰明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1853年,佩裡率領的美國黑船艦隊到訪琉球,仗著堅船利炮,佩裡要求去首裡城覲見琉球國王。負責接待佩裡的琉球接待名叫板良敷朝忠,是個能講中日英三國語的複合型人才。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面對佩裡的要求,板良敷先是拖延時間,謊稱國王母親病重,不方便召見佩裡,想把佩裡打發走。但沒想到佩裡來之前仔細研究了琉球的外交戰術,深知法國人被打發回去的教訓。親率200人的隊伍浩蕩開進首裡城。

國王懼怕美國艦隊的武力,只得開門迎客,在首裡城的王宮中接見佩裡。不過板良敷把佩裡一行引向了北殿,在那裡舉行了盛大的接見儀式。

《佩裡日本遠征記》記載了這個冗長的儀式。佩裡看著“總理官”發表了好幾頁紙的講話,然後周圍的大臣逐個過來行禮,完全理解不了的佩裡站在一邊直犯困。板良敷趁著這個機會,邀請佩裡去總理官的府邸參加歡迎宴。

這個所謂的“府邸”其實位於城外,板良敷連哄帶騙之下,佩裡一行訪問首裡城剛剛一小時,就又被帶出城外。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在宴會上,板良敷一邊給佩裡灌酒,一邊吹起美國的彩虹屁,誇讚起美國的開國總統華盛頓。

佩裡聞言大驚,感懷到原來自己的國父果真舉世聞名。在友好的氛圍中,歡迎宴會順利結束,佩裡隨即率船隊離開琉球,駛向日本。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在板良敷的一手運作下,琉球人像送瘟神一樣送走了佩裡。但板良敷沒想到,佩裡的離開引發了連鎖反應。黑船來航開啟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日本構建近代化國家的道路,也打破了琉球在中日間的平衡關係,讓琉球成為刀俎上的魚肉。

國滅

劃定日本領土和國界,是明治政府創立伊始,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的琉球國問題,也成了明治政府的重點議題。

1875年,明治政府派遣內務官僚松田道之前往琉球,松田向琉球王國提出了明治政府的要求,要求琉球終止與清廷的冊封朝貢關係,將琉球編入日本領土。琉球朝廷以國王病篤為名拒絕了松田覲見國王的要求。

琉球朝廷試圖繼續以拖延戰術應付日本,同時派遣使者幸地朝常帶領久米村民組成的使團出使中國,向清廷求援。

1877年,幸地朝常一行到達福州,使團向清廷提出了琉球王國的秘密國書,希望清廷能從中斡旋,阻止日本兼併琉球。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很快,清廷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本提出抗議,斥責日本“背鄰交,欺弱國”。琉球使團以為自己的努力見效。不過清廷的抗議反倒刺激了明治政府,以至1879年,明治政府直接派軍警佔領了首裡城,設置沖繩縣,將琉球王族掠至東京。

延續500餘年的琉球國祚宣告滅亡。

面對日本的入侵,琉球當地人奮起抵抗日本人的統治。明治政府將一直與中國保持聯繫的久米村視為抵抗的中心,以武力彈壓和日化教育鎮壓當地人的反日運動。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琉球國破的消息傳入福州,幸地朝常決議率使團進京請願,請清廷助琉球人復國。由於清朝禁止外國人在內地旅行,日本為了鎮壓琉球抵抗運動,也往中國派送間諜。幸地朝常使團就剃髮易服,打扮成清人模樣,北上至北京和天津兩地。

在天津,幸地朝常拜見了李鴻章。據《李文忠公全集》記載,幸地自言,琉球“柔弱小邦,素無武備,被其兵威脅制,國主萬不得已,退出城外”,希望清廷“立興問罪之師”。但是李鴻章以中日關係為重,婉拒了幸地的請求。

在北京的琉球使團不斷向清廷請願,同樣不得回應。

翌年,事態再變,清廷與日本協定國界,試圖將琉球一分為二,北部劃入日本,南部的宮古島、八重山島等劃入清朝。清廷寄希望以此實現與日本的和平共處,完全忽視了琉球人的利益。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這一協議引發了琉球人的強烈不滿,幸地朝常再次拜會李鴻章,強烈反對分割琉球,言“八重宮古二島土產貧瘠,無能自立”,幸地在李鴻章面前“伏地大哭不止”。

在北京的使團中,一位久米村出身的使節林世功挺身而出,寫下請願書,向清廷以死進諫,殉國於北京。

此舉讓清廷朝野震動,記錄琉球使團行跡的《北上雜記》記下了清廷對林世功的感嘆:“此誠忠臣,實屬可憐。”

很快,李鴻章上奏朝廷,謂“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則大受其損,拒之則多樹一敵,唯有以延宕一法,最為相宜。”光緒皇帝遂下令暫緩與日協議。琉球主權歸屬問題就此被中日無限期擱置,至今仍懸而未決。

千鈞一髮之際,琉球使團的奔走呼號讓琉球免遭國土剖裂的命運。使團則繼續留在中國,為琉球復國尋找時機。

然而甲午清廷戰敗,朝貢體系徹底瓦解,依靠清廷光復琉球再無可能。

自此,琉球變為沖繩,成為日本的一部分。日本商人和資本紛紛進入琉球,他們“飛揚跋扈的樣子,與來到日本的歐美人一模一樣。有利可圖的事情全部被日本人壟斷,辛苦差事總是推給當地人。”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曾經的“萬國津樑”不復存在,曾經的繁榮與富裕恍如舊夢,琉球人過著備受壓迫和貧窮的日子,直到今天,沖繩縣依然是日本最窮的地方,不僅要承受日本人的歧視和排擠,還要承受駐日美軍的為非作歹。

毀滅與重生

佔領琉球后,日本在當地推行日化教育,琉球處境,與殖民地無二。琉球人的貧苦命運在電影《最後的羈絆》中多有描寫。

琉球人家庭貧困,學校裡的教官拼命給他們灌輸忠君愛國思想,禁止他們說琉球方言。

為了謀生,部分琉球人漂洋過海,去往美國,卻被賣為奴隸。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琉球又成了沖繩戰役的主戰場,在日軍瘋狂的玉碎作戰下,琉球人成了日本的炮灰,四分之一的琉球人死於兵燹。琉球王國的象徵首裡城化為丘墟瓦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琉球被美軍佔領。根據《波茲坦公告》,日本主權僅限於四座本島,琉球交給美國“託管”。

根據聯合國委託管轄原則,美國本無權擅自處置琉球的主權歸屬。但1972年,美國竟然根據美日相關協定將琉球的“施政權”交還給日本。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雖然琉球又被划進日本,對此琉球人頗多不滿,這一事件也成了戰後琉球獨立運動的濫觴。

1992年,琉球人開展“首裡城復原”運動,重建了首裡城和王宮,號召“在重新確認琉球本身的歷史、文化的同時,創造開拓琉球明日的自信和驕傲”。首裡城是整個琉球的象徵,只要首裡城還在,琉球就不會滅亡,就意味著琉球人依然生生不息。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久米村人再度組成訪問團,來到福建省尋根。

在戰爭期間,久米村被日本政府視為“通敵村”,遭遇了集中營式的管制,久米村人也被日本政府當成了“通敵者”監禁起來。在日本的統治之下,久米村人與祖籍故土長期隔絕。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在福建的祖墳面前,久米村人百感交集。500餘年的海外漂流,終於落葉歸根。

然而,琉球的命運還沒有走過歷史的蹉跎。如今琉球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自身的地位和歸屬。

美國的軍事基地佔據了琉球大片的土地。儘管琉球土地狹小,但美軍依然按照標準美式規格在基地內建起“深宅大院”,對琉球土地的強佔嚴重影響著琉球當地的經濟發展。

美軍襲擊當地民眾的惡性事件也嚴重威脅著當地人的安全,擁有治外法權的美軍可以在琉球土地上為非作歹,但日本法律卻無可奈何,如此處境,並不比半殖民地好到哪去了。

對此,琉球人感到憤怒和無望,他們組建團體到東京去抗議,要求撤走美軍基地。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琉球獨立的呼聲同樣不時出現在琉球地方與日本政府的博弈中。2013年,一部分當地政治家、大學教授、社會活動家以及市民團體成立“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尋求向聯合國直接陳述的獨立意願。

長期以來,面對美軍基地的重壓,面對日本政府的不作為,琉球民眾積壓著強烈的失望和不滿情緒,這一情緒逐漸演化為一種集體意識,成為琉球人維護民族尊嚴的精神動力。

即便是在年輕一代的琉球人中,與日本人的區別意識仍然廣泛存在。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從法理上講,琉球主權尚無定論,日本對琉球群島的領有並沒有法理依據。

清廷與日本擱置的琉球主權問題,未來必定要重新探討和解決,一個和平和穩定的東亞格局中,如果容不下弱小民族的一席之地,反而繼續日本軍國主義帶來的地緣災難,無論是道義還是情感,都不能被東亞各國民眾接受,琉球人還會繼續抗爭下去。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 琉球復國運動

大火焚燬了首裡城,如同歷史上的每一次民族磨難,都讓琉球人痛心疾首。

但大火燒不毀琉球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也燒不毀琉球與中國500餘年的情緣。

琉球“故宮”這場大火,卻燒疼了中國人的心

宋人劉鎮留下過詩句:馬頭過了又驢頭,何處飛來海上洲。絕頂視窮千里目,煙波深處是琉球。

東海碧波深處,海洲猶在,若珍珠連綴,若虯龍浮水,那裡就是寶島臺灣的群弟——琉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