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李鴻章同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一同出席《辛丑條約》簽訂儀式。在條約文本上,李鴻章用顫抖的雙手拿著毛筆,顫顫巍巍的在條約文本上畫出了一個形似“肅”字的簽名。

《辛丑條約》帶來的屈辱不需細說,這種屈辱一旦瀰漫在我們腦海,條約上的每個字彷彿都透露著當時的無奈和辛酸。這種感情是如此強烈,以至於現在許多人在看到李鴻章畫出的“肅”字時會演繹出一套悲涼的情景。

“李鴻章接過慶王手中的筆,顫抖將“李鴻章”三個字籤成“肅”字的模樣,這三個字擠在一起,看上去既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有人在文章中如是說。

還有人結合李鴻章的“肅毅伯”爵號,認為李鴻章在這裡寫“肅”字是有意嘲諷清廷:既然這屈辱的條約非要老夫簽訂,那就將你賜予我的封號寫在這裡,免使老夫遭萬世唾罵。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各國在《辛丑條約》上的簽署,以及李鴻章(左側)和慶王(右側)簽署的都是花押


可實際上,條約上的“肅”字並非是李鴻章三字擠在一起這麼簡單。在“肅“字的旁邊就是慶親王奕劻的簽名,如果說李鴻章寫的“肅”字還能看出各種端倪,慶親王的簽名可真的是各處都靠不上邊:無論是漢字還是滿文,怎麼擠都擠不出這個形狀。

我們理解不了李鴻章畫的“肅”字,是因為古人的花押傳統在社會上中斷太久了。李鴻章畫的“肅”字不是簽名,是花押。這個花押同李鴻章三個字或許有關係,也或許沒關係,內情只有李鴻章自己知道。如果連花押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去猜測“肅”字中的奧妙,只能算是盲人摸象,就算編的再動情也是一派胡言。

花押不是藝術簽名,是古人為自己創作的logo。古人創作花押的時候往往以自己的名字、字號或者其他什麼自己在乎的東西為元素,再綜合書法習慣“攢”成。創作出來的花押既不能說是某個字的變體,也不能說是幾個字的合體,我們只能把花押理解為一個人為自己創作的logo。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在古代經常使用花押的人除了官員就是商賈,這些人身份顯赫,學識淵博,在設計時往往賦予了花押許多含義,以至於花押的複雜程度遠高於普通漢字。圖案的防偽程度同複雜度正相關,越是複雜的圖案防偽程度越高。花押的筆畫順序和細節只有創作者自己知道,所以花押的防偽程度遠遠高於簽名。

一副出色的花押除了要具備優良的防偽特徵外,還需要具備獨到的文化內涵。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花押很可能屬於藝術家皇帝宋徽宗。簡單的兩橫兩豎,既像“天”,又像“下”,既有“一”,又有“人”,於是後人附會宋徽宗的畫押是“天下一人”。“天下一人”四個字到底是不是宋徽宗本意已經不重要,作為一名出色的書法家、畫家、建築家,天下一人的稱號既能顯示出皇帝身份之特殊高貴,又沒有唯我獨尊的匪霸之氣,可以說深得宋徽宗人格魅力精髓。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宋徽宗趙佶的花押,“天下一人”


花押和畫押往往通用(但狹義上來說在繪製花押的過程才叫畫押)花押的作用同我們使用的簽名一樣:出現在文書上的花押表示當事人對文本意思的確認,文藝作品上的花押是作者的防偽標籤。

早在春秋戰國,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在文件後面繪製特定符號或書寫特定文字來表示同意。表示同意的符號就是“押”,繪製符號的過程就是“署押”。

在漢朝,皇帝會在大臣的奏章後書寫“諾”字表示同意,大臣處理文件的方式也類似。皇帝在奏章後面只寫諾不署名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有權在奏章後面寫諾的只有皇帝一個人。但是大臣在處理文案的時候只寫諾不署名就有麻煩了。如果一個經過多方領導審批的文件後面密密麻麻、橫七豎八的都是“同意”倆字,連個領導大號都沒有,讓員工怎麼執行?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古代契紙契尾上的簽字畫押


隨著中國行政系統的不斷髮展完善,政府機構越來越龐大,官員越來越多,只署押不署名的文件處理方式越來越無法滿足行政需要。《北齊·後主紀》中就寫道:“連判文書, 各作花字, 不具姓名, 莫知誰也”。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把署押換成署名就可以。只要社會上形成署名即為表示同意的共識,所有人都知道:簽名就是同意,同意就要簽名,署名就可以替代署押。隨著署名的流行,寫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無法複製偽造的簽名成了文人的一致追求。

對於花押的起源,大家觀點並不一致。宋人黃伯思認為魏晉以來文人喜歡在書籍紙縫間提名,叫做押縫或押尾。這個押縫、押尾這就是花押的起源。清朝倪濤認為北齊時期皇帝大臣喜歡在署押時把諾字的最後一筆寫的像鳳尾,慢慢的演化出了花押。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元代 花押印章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元代 花押印章


雖然花押根在哪裡眾說紛紜,但是“花押”、“花字”之名確定出現於唐朝。初唐時期規定,公文可以用草書書寫,但是大臣署名必須用楷書。開元年間大臣韋陟始用草書署名,所寫陟字如五朵雲,自稱五雲體。自此用草書署名才開始普及,並一發不可收拾。

唐代的花押雖然優美狂放,但是終究是用不同的字體署名。到了風氣和思想更加開放的宋朝,草書籤名已經不能滿足文人對於格調的追求。花押到了宋人這裡,已經脫離了姓名的桎梏,只要自己喜歡,隨便畫什麼圖案都可以。

宋朝的文人利用花押放飛自我,平頭百姓也將花押視為最權威的同意表示。當時人們簽訂各種契約必須要畫押,沒有畫押的契約被視為廢紙。如果當事人不識字,不會畫押,必須找到識字的親朋當眾宣讀文書代為畫押。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簽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上圖_ 雲南早期兄弟分家文約,內容獨特詳實,族人簽字畫押(花押),時代特徵明顯


在清朝時候,官員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吏部備案花押。當時印鑑、花押、簽名的法律效力遞減,由於印鑑存在丟失的可能,所以花押被視為最方便、可靠的防偽方式。

回到文章開頭,《辛丑條約》中明文規定,簽約代表的署名要以花押,而不是簽字的形式書寫。可見花押並非中國人的專利,西方人、東洋人也有花押傳統。東西方一致認為花押是是一種比簽名更正式、更防偽的署名形式。

由於眾多的社會原因,花押逐漸淡出了現代人的視野。沒有花押,印鑑一度成為最有效力的署名方式。電腦刻章興起以前,去銀行存取款都需要攜帶印鑑。電腦刻章的興起讓核對印鑑越來越難,這才逼迫各種機構啟用簽名作為防偽方式,花押只能離我們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