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马未都是王朔的伯乐,有人质疑这句话,当你看完王朔的《修改后发表》就知道这句话不虚,尽管你才华横溢,还的有责任编辑赏识你,能将你的作品发表出去,要不是马未都将王朔的《橡皮人》发表,王朔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通俗文学写作者。

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马未都是王朔的伯乐

王朔无疑是写作的异类,不是科班出生,没有经受过专业写作的训练,没有将写作看成多高大上的东西,完全是为了谋生。因为机灵,当部队卫生员的他,被派去南方采购电视,于是他挪用公款倒腾电视赚了五六千块钱,复员回地方,被按投机倒把进行处罚,赚的钱已经被王朔胡吃海喝了,没有钱交处罚金,于是从王朔工资里面扣,不愿受约束的他,索性辞去了工作,在社会上晃悠了一段时间,因为小时候写作水平还不错,曾经《等待》还在解放军报上发表过,于是他便开始写作,以“痞子文学”、“京味”著称,曾经在90年代掀起了一场“王朔热”,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年轻人。

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著名作家王朔

王朔的《修改后发表》属于编辑部系列,讲述了《人间指南》编辑部打算刊登业余写作者林一洲的《风车》,于是将其叫到编辑部进行商谈修改事宜,陈主编认为小说篇幅过于长了,而且小说不生活,男女主角相恋过程太生硬,没有交代清楚,于是编辑部人员牛大姐、戈玲、李东宝、于德利等人转入了对缘分的讨论,并天马行空的提出了不同的修改意见,使得林一洲一头雾水,莫衷一是,等吃饭的点到了,纷纷都去吃饭了,没有人再理林一洲,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始陈主编还提了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后面纯粹是以此为话题的闲聊,最后李东宝针对性的给林一洲提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林一洲回家去修改了。

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心有不愤,但是还是按照众编辑的“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忍着不被重视的失落将修改后的小说交给责任编辑李东宝后边回家等待。一边是林一洲焦心的等待,是不是改错方向了,是不是已经发表了,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看呢?林一洲就如等待迟到的恋人一般各种胡思乱想,一边是责任编辑李东宝将小说“束之高阁”,直到林一洲忍无可忍打电话询问他的时候,他才想起来随手翻了几页,后面林一洲催的不行了,他告诉陈主编林一洲的《风车》改的大不如以前了,于是陈主编便让其退稿,但是已经修改了,直接退稿就的给退稿费,于是想通过再次提高修改难度来迫使林一洲主动撤稿。

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在等待中希望,在希望中等待

林一洲再次拿回去修改了,修改期间的苦楚写作者都知道,吃饭想、睡觉想、上厕所在想,时时刻刻都在想,经过一年的修改再次到编辑部的时候,陈主编出差了,李东宝出游了,编辑部只剩戈玲一个人留守,于是李东宝将修改后的小说《风车》交给了戈玲,戈玲随手放了下来便忘记了。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无聊的戈玲翻起了这篇小说,感觉写得很不错,便向陈主编推荐,但是陈主编看过后总感觉似曾相识,于是以情节雷同不予采用。

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写作者的悲苦

主人公林一洲和我们今天大多数写作者一样,虽然爱好写作,但是也寄希望于通过写作能够赚钱,改变经济状况,这也就是林一洲老婆为什么支持他的原因,可以说在《风车》这部作品寄托了他的全部希望。

高晓松在《如丧》中说:“我将爱好的音乐和写作都换成了钱,虽然不多,但足够生活”,无疑他是幸运的,在坚持爱好的同时还能滋润的生活。但是路遥却一生贫苦,就是去领茅盾文学奖路费都是向朋友借的,但是他的作品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但是小说主人公林一洲,呕心沥血写出好的作品,却被“权威”责任编辑扼杀,不仅没有将爱好换成钱,其优秀作品《风车》更没有发表出去,得到读者的认可。

王朔《修改后发表》:优秀作品被扼杀的原因是什么?

将爱好的音乐和写作都换成了钱的高晓松

小说描述了一个写作者能够发表作品的艰辛,也揭示了编辑们不负责的恶劣行径,使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看后都很气愤,一部优秀的小说,却被所谓的权威编辑们不负责任地扼杀。作品就如我们的孩子一样,日夜照料,精心呵护,最终长大成人,尽管很优秀,却不被认可,弃之不用。

余华说文学的最大进步的是权威的消失,以前王蒙在文学界说话一言九鼎,但是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也已经不是那样的时代了,虽然重要的报纸报刊还是有责任编辑的,但是自媒体的发展,开启了全民写作的时代,优秀的作品和有才华的写作者不再会被埋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