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闹错的阳原地名这里全有,看完再错就说不过去了

有些人虽然是阳原人,却不一定真正了解阳原。

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境内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总面积是1849平方公里。

阳原县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俗称“两山夹一川”。阳原的穷固然原因很多,但地形封闭肯定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阳原的闭塞和气息不畅,并间接促成了这里的守旧、落后与难以改变。

阳原境内有两条河,一条是桑干河,从上游的山西来,由西向东流淌。一条是壶流河,从蔚县来,从南向北流到化稍营大渡口村西,与桑干河汇合,然后与洋河汇合通称永定河,流向官厅水库。我小的时候,桑干河水常年很大,但是前几年,河水越来越小,甚至动不动就断流。这几年,随着放水次数的增多,水量也大了,桑干河才逐渐回归了纯粹意义上的河流本色。

人们闹错的阳原地名这里全有,看完再错就说不过去了

图片摄于东城镇虎头梁

阳原县有14个乡镇,其中5个镇,9个乡,301个行政村。5个镇中,西城镇22个村,化稍营镇22个村,东井集26个村,东城16个村,揣骨疃41个村;9个乡中,要家庄乡19个村、东坊城堡乡21个村、井儿沟乡15个村,三马坊乡11个村,高墙乡27个村,大田洼乡18个村,辛堡乡26个村,马圈堡乡17个村,浮图讲乡20个村。

阳原县的地名多与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名字中有着鲜明的特色,乡土味很重。别管村名是三个字还是两个字,最后一个字往往就是这个村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比如化家岭、响水沟、二分滩等。多数村名念起来容易,写起来难。也正因为难,有文化的人往往也会出错,文化低的人们则根本写不来。而由此造成的地名变更和混乱问题,则损害了阳原的地名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了割断了阳原的历史文脉。

人们闹错的阳原地名这里全有,看完再错就说不过去了

图片摄于马圈堡乡马圈堡村

这里列出了人们最容易念错或写错的阳原县部分地名,大家看看是也不是。

东井集镇的上大柳村应为上大柳树村,北良村应为北梁村,东大柳村应为东大柳树村,西大柳村应为西大柳树村,南良村应为南梁村,西且坡村应为西坥坡村,拣化堡村应为拣花堡村;

要家庄乡西沟沿村应为西沟堰村,南房村应为南房子村,下止铺村应为下滋铺村,东且坡村应为东坥坡村;

西城镇西红寺村应为红寺村;

东堡乡洞咀村应为洞嘴村,环子夭村应为獾子窑村,周家夭村应为周家窑村,小白咀村应为小白嘴村,大白咀村应为大白嘴村,咀房村应为嘴儿房村,李家夭村应为李家窑村,吕家夭村应为吕家窑村;

人们闹错的阳原地名这里全有,看完再错就说不过去了

图片摄于东堡乡吕家窑村

三马坊乡东夭头村应为东窑头村;

东城镇六马坊村应为东六马坊村,卡夭村应为卡窑村;

化稍营镇占家梁村应为站家梁村;

高墙乡青圪瘩村应为青圪塔村;

大田洼乡东谷坨村应为东谷沱村,油坊村应为油房村;

辛堡乡芜子沟村应为芫子沟村,东王窑村应为东王家窑村;

人们闹错的阳原地名这里全有,看完再错就说不过去了

图片摄于三马坊乡东辛庄村

马圈堡乡贠家庄村应为员家庄村;

揣骨疃镇庙梁村应为庙儿梁村,季家夭村应为季家窑村,窑沟村应为窑儿沟村,王家窑村应为西王家窑村,云业庄村应为耘业庄村。

怎么样,你写对了吗?欢迎大家在这里留言交流,写下你在读或写村名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儿,我们共同弘扬阳原的地名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