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何用?北大哲學系楊立華教授全國開講啦

哲學何用?北大哲學系楊立華教授全國開講啦

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你或許以為,除了應付語文考試,古文別無他用;又或許以為,哲學只屬於深奧的書齋,凝結在古代經典中的中國哲學,已與你無關。然而事實是,哪怕你隨口說一句“自作孽不可活”,那也是出自《尚書》;哪怕罵人一句“害群之馬”,那也是出自《莊子》。在你習焉不察之時,古代的智慧滲透於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與古代偉大先哲之間,只差著一個好老師的引導和講解。

在《中國哲學十五講》一書中,作者楊立華教授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如何讓哲學史的工作更具當代性,如何讓偉大的先哲們成為我們的同路人。作者極力試圖把哲學史上的偉大思想予以“當下化”,讓讀者感受到中國哲學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生命裡,在自己活著的每一個當下。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楊立華教授選取先秦哲學、魏晉玄學、宋代理學、明代心學中的典型課題,將以四次講座,掃除我們積習已久的誤解與不解,帶領讀者深入往聖先哲的精神家園,展開一場與偉大心靈的相遇。

楊子說

中國人看到變化不說 “無常”,而說“生生”。什麼叫“生生”?“生生”就是永恆創造。從生生出發,我們能引申到儒家最核心價值——“仁”。“仁”為什麼和“生生”有關呢?核桃仁花生仁吃過沒?為什麼叫“仁”?因為那是植物種子最核心的部分,包含了植物的生機,所以叫“仁”。

孔子講“仁”講了那麼多,《論語》裡這個字出現了大概109次,每次講的都不一樣。每個弟子問孔子“仁”是什麼,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樣。我這裡給你一個最直接的答案,“仁”指的是心靈的最高主動狀態,是人的生命力最飽滿洋溢的狀態。

大家知道嵇康吧?嵇康除了喝酒最愛的就是打鐵,他和向秀常常在大柳樹下,倆人你一錘我一錘沉浸在忘我的快樂中。這裡面其實某種意義上莊子的意思已經出來了。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鞋子最合適的時候是在你已渾然忘掉鞋子和腳的分別的時候,這時候鞋的真理就在你腳上實現了。

這就叫真理性真誠,真正內在於真理性真誠的人不會矯情地說我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當然這個問題在哲學上不能這麼解決,我們要去發現走出虛無主義的可能。

我們漢語裡怎麼講勞動?“幹活兒”。我們做買賣叫什麼?“生意”。也就是說在我看來,勞動就是人的體現,勞動就是心靈最高主動性的實現。有時候我們想人生的意義,我怎麼能想得出來,想都是抽象的道理。

人生的意義真的不是想出來的,人生的意義是活出來的。你認真面對自己的生活與世界,經營它、改變它。在經營和改變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結構賦予這個世界。不管是大是小,我們要麼自己實現不朽,要麼參與一個不朽事業,都為世界留下點什麼。

在陽明看來,“良知”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知是知非”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完足的。只是由於“人慾”(即過度的慾望)的遮蔽,才導致了“良知”不能充分落實到實踐當中。所以,要通過“致良知”的功夫,恢復“良知”的本體。一旦恢復了“良知”的本來面目,是非與好惡也就統一起來,自然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陽明的良知說對明代中後期的儒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其“易簡直截”,所以能跨越士大夫階層的侷限,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民間。“良知學”以後,“人皆可以為堯舜”不再是理論上的可能,而成為每個人都能踏上的真實的道路。

更多真知灼見,就在2019年楊立華教授中國哲學全國巡講

哲学何用?北大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全国开讲啦
哲学何用?北大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全国开讲啦哲学何用?北大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全国开讲啦

楊立華,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家與道教,近年來主要著力於宋明哲學及魏晉哲學的研究。出版專著有:《一本與生生:理一元論綱要》(三聯書店,2018年)、《宋明理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譯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宋代思想史論》《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帝國的話語政治》等,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

圖書信息

ISBN:9787301302576

定價:52.00元

中國哲學如何獲得更為充分的當代性?中國哲學史的寫作如何與現代生活發生深刻的關聯?我們能否從先哲的思想與實踐中,開拓出積極而開闊的生命態度?如何通過中國哲學的歷史回顧,為當代的價值選擇建立起哲學基礎?這些貫通了歷史與當代、思想與生活的追問,構成了《中國哲學十五講》一書的核心關切。

該書選擇中國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學家,對他們的哲學體系做了整體性的闡發和揭示。作者從每一位哲學家的根本問題出發,明確其概念內涵及問題的具體指涉,呈現出其思想展開的固有脈絡和結構。作者對中國古代哲學問題、哲學家的思想路徑的深入挖掘,以及對隱藏在基本哲學洞見背後的思考和論證過程的強調,對於我們今天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是極具啟發的。

還等什麼?快來報名吧!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