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蘇州 到底有多少種面呢?

據說,蘇式面光是澆頭就有500多種:燜肉、肉絲、爆魚、爆鱔、鱔糊、蝦仁、蟹黃、滷鴨、三鮮等等,每種澆頭(澆頭,是一碗蘇式面的靈魂)又有分別,如魚或肉的不同部位、面的粗細火候湯汁多少都會成就完全不同的一碗麵。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三蝦面,二兩素面入水燙熟,撈出後蔥段鋪底。春夏之交河蝦肉最為鮮美且蝦子豐盈,便取鮮活河蝦分別手工剝出蝦黃、蝦子、蝦肉,簡單烹製便成為鮮美無比的澆頭,每一根麵條上都裹滿蝦子,吃起來滿口鮮香。蝦肉飽滿厚實,蝦黃緊緻醇厚,一碗麵下肚,“鮮掉了眉毛”絕不是誇張。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蝦仁蟹粉面,或者蝦肉與蟹肉、蟹黃同烹,便是蝦仁蟹粉面;又或者乾脆奢侈一點,舀上滿滿一大勺禿黃油,與蟹粉同食。這樣一碗麵,在金黃的秋天,是一碗可以直達天堂的人間饕餮。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燜蹄面,將豬蹄膀燜得爛而入味,肉酥皮嫩,常溫下彷彿肉凍一般,浸入滾燙的湯汁之後便化入汁水之中,豐富的膠原蛋白和脂肪使得湯汁更加濃稠,但仍見得到絲絲分明的皮和肉,在湯汁交錯中與潔白的細面廝磨糾纏。隨意挑起一筷子,入口便是肉香撲鼻,蹄髈入口即化,與麵條共同滑入咽喉,是美味妙不可言。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楓鎮大肉面,創於楓橋鎮,最獨特之處在於麵湯:用黃鱔熬成的湯汁鮮美無比,再獨到地加入酒釀以提香,造就成了1+1>2的神奇效果。湯雖然清而無色,但卻醇香撲鼻,毫無知覺“寡淡”為何物。澆頭所用的燜肉,燜得酥爛入味,雖然看上去平淡無奇甚至有些肥膩,但浸在麵湯中充分地吸收了汁水以後,變得豐腴美味,將這碗麵“鮮上加鮮”了。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爆魚面,選用大個青魚,宰殺洗淨後,切下魚頭,將魚身剖成兩片後再斜批成塊,加醬油、白糖、蔥姜、香料等拌勻,醃製兩個小時後入油鍋炸兩遍至魚肉塊呈深黃色。再次起鍋將炸好的魚塊與醬油、白糖、紹酒、高湯一同翻炒至湯汁裹滿魚身,燜燒半小時左右,此時魚身連骨頭都酥軟,肉質蓬鬆吸滿了湯汁,咬下一口頃刻爆出汁來,故稱“爆魚”。爆魚面的湯則多用青魚的魚鱗、魚鰓等製作,加紅油、紹酒、醬油、精鹽、味精、白糖、蔥姜及魚滷、肉骨熬製。大概正呼應了“原湯化原食”吧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大排面,則更講究的是火候和新鮮度。火候要剛剛好把大排炸的外酥裡嫩,最好一口咬下內裡還保留著肉汁。店家忙碌起來大多沒有時間換油,所以大排的外皮通常不會裹太多的麵糊,防止麵糊留在油鍋中既容易糊掉影響口感又不健康,也不會因為浸入麵湯而被泡得稀爛難看,成了一碗“麵糊湯”。

蘇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百吃不厭

在 蘇州 吃麵,店家似乎都有預見性了一樣,儘量避免了各種可能的影響口感和觀感的情況,只為給每一位食客呈現最美好的一碗麵。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來個關注和點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