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灶火


鄉村記憶:灶火


四十年前,母親一個人帶著我們兄妹仨在老家的農村生活,我念小學五年級,倆妹妹念三年級和一年級。父親在城裡幹事,由於工作忙,交通不便,一月四十也回不了一次家。母親天天起早貪黑,既要去生產隊裡下地掙工分,又要給我們做每天的三頓“唸書”飯。

那時候是農業社,糧食打不了多少,上工的鐘倒是敲得逼人。母親常常匆匆忙忙上工,風風火火從地裡回來,回來都顧不上喝口水,先急急忙忙生火做飯,做飯先弄灶火,灶火大多時候是燒柴的,而柴火灶是應閒不救急,點了火,搭上柴,柴,又沒有硬柴,玉米杆,䵚黍杆,著得快,滅得也快,不生結火,還總離不了人。有時候,遇到天氣有變,風摁煙突,灶火倒煙,半天燒不開半鍋水,人還被煙嗆得滿眼淚花。

鄉村記憶:灶火

小時候,家裡光景窮,炭也少,天冷了才燒煤炭,才生爐子取暖,才在爐子上做飯。每年過了農曆二月二,龍頭一抬,“蠍子尾巴一咬”,屋簷下的無煙煤也就燒完了,屋子裡的爐子也就滅了,灶火就移到東面的飯廈,飯廈裡一方磚砌的大鍋頭,一方柿子木案板,角落裡是一堆類別不一的柴火。而那方大鍋頭平時不用,五六天用它蒸一次饃饃,燒煙炭,是拉風箱的那種,用起來似乎動作很大。

平時家裡做飯,靠的還是屋簷下的那個柴火灶。與其說是灶,其實就是個泥疙瘩,醜醜的,很土氣,像縮著脖子,裹著黑棉襖,一股旱菸味的老漢,天天蹲在屋簷下。它上面放一口鐵鍋,煮飯,籠饃,熱油,炒菜,熬米湯都是它,黑乎乎的,鄉下人把它叫“燎灶”。那玩意,添的是柴火,冒的是炊煙,母親常常一邊添柴火,一邊做飯,一邊還得用手巾時不時地招呼被嗆出的眼淚,好多次,我都以為她在哭,待她轉過身總是抹著眼淚朝我們笑.....那年頭,窮忙,日子不像個日子,口糧分不了多少先不說,灶火先不行。


鄉村記憶:灶火


有一次,父親從城裡回來,手裡提著一個方方正正的紙箱子,母親問那是啥?父親說,那是託人從上海買回來的煤油爐,有了它,忙了,可以應個急。母親說,家裡點油燈老年人都嫌費油,用煤油點爐子做飯那要多浪費啊。那一天,父親小心翼翼地打開煤油爐,那模樣未曾出火先有顏值,灰藍灰綠相間的烤漆散發著神秘的光澤,帶著稀缺工業產品的時尚氣息,讓我覺得那物件在那個時代是那麼的高級.....父親裝上煤油,蓋好蓋子,點了十二根油捻子,只見,起初的橘黃色火苗轉眼間變成了藍色火焰,很迷人的樣子,讓我看得驚奇不已......

父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母親的儉樸卻是滲透在骨子裡的。那隻煤油爐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沒有用過幾次,一直做為一件貴重的家當擺放在屋子的角落裡。

過日子,母親更看重那個大鍋頭。上面放著一口又深又寬的大鍋,右邊連著風箱,正面是灶膛,左右兩邊是鍋灶窯,裡面放著“洋火”。年景好的時候,鍋頭燒的是煙煤,一把鐵打的炭鍁,用了三輩人,手柄磨得錚亮,那是母親的三尺令杖,是孩子們玩泥弄土的物件,它像灶的勺匙,火的牧鞭,一年四季與灶相依,是灶神邊最忠實的守衛。

那年頭,大鍋頭蒸饃饃像是日子裡的一個節點,一家人,和一大盆面,用酵母發了,案板上揉了,醒了,擺在籠節上,摞得幾層高,風箱“嗵啪”一響,火苗“呼呼”上躥,那聲音,那情景,像一部的聲像片段,清晰的讓人難以忘卻.......那黑呼呼的大鍋頭前,母親常常挺著腰背,兩手拉著風箱,頭上頂方格洋布手帕,腰上繫著護巾,坐在草編的“鼓凳”上,身子隨著風箱的節奏一仰一合,灶火的柔光穿過爐膛撒在她那慈祥的臉龐,暖紅暖紅的色彩,是我童年記憶裡一幅油畫.....


鄉村記憶:灶火


有時候,放了學,撂下書包,拉風箱燒火的活兒卻是我不想做也得做的事兒,每次母親把灶火點著,燒旺,然後交給我。起初的時候還算老實,一陣噼噼啪啪過後就少了韌勁,繼而漫不經心,不是忘了添碳,就是把灶裡的炭火用碳鍁戳得陰死洋活。母親常常“救火”,我能片刻歇息,之後,還得繼續,不是胳膊發酸,就是屁股發麻,眼睜睜地看著籠蓋上那方溼籠布,一會摸一下,一會看一下,時間慢得像一頭該死的老牛,讓我閉著眼,晃著頭,推拉著沉重的風箱杆子,在那單調的噪音裡煎熬不已。

有一年,村裡來了一位山東人,會砌抽灶,就是不用風箱的那種大鍋頭灶。那人說,一臺灶三十塊錢,管飯,鍋頭不抽不要錢。第二天黃昏,家裡就多了一方鍋臺抽灶,火一點著,灶門一關,只聽見灶膛裡呼呼風聲,直愣愣的火焰撲在鍋底,好不威猛,一下子把家裡那個用了幾輩子人的老風箱弄得下了崗,父親由衷說道: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吶。

後半年,家裡的灶火是砌在炕邊的爐子,既能做飯,又能取暖。爐子一邊是鑲在爐子裡的溫水缸,一邊是可以放置鍋碗的臺子,臺子下面是爐窯子,一尺間長,晚上睡覺前,饃饃紅薯一放,第二天早晨上學時,紅薯軟乎乎,饃饃黃亮亮。冬季的爐子閒不了,不是搭水,就是做飯,不是熬米湯,就是籠饃饃,之後,不是炒瓢熱油,就是砂鍋熬菜,那時候,沒有油煙機,有煙了,門簾一搭,放了煙,還怕跑了熱氣。屋子裡,睡覺、做飯、吃飯集成化,一家人圍著爐子,吃著熱飯,窗戶的玻璃上淌著氣餾水,日子過得暖五味雜陳。


鄉村記憶:灶火


遇到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母親就會“抓壯丁”,讓我換上舊衣服,“二尺五高帽子”給我一戴,幫她一起“打煤糕”。那活兒我熟悉,一鍁土,三鍁炭,一層一層地往上堆,然後中間挖坑,四周挖壕,洗衣服的髒水往裡面一倒,看著黑色的泥水泡泡突突,鍁往上面一插,吃一個軟柿子,聽一會收音機,喝一碗小米湯,等水滲進炭土裡,便拿起鍁從四周不斷翻起,攪和勻了,一鍁一鍁地鏟到臺階上,用泥皮子抹成一寸後,收了邊,劃了線,大功告成。幾天過後,風耗日曬,再用鍁一啟,一片一片排放整齊,那就是每天給爐子填的“煤片子”。那種灶王爺都不忍心燒的工藝品,我弄了好多年。

八三年秋季,全家搬進城裡,父親在衛校的房子邊上砌了一個爐子,上面還貼了十數八片瓷磚,很乾淨,也洋氣,母親天天都把爐子擦試得乾乾淨淨,像一件精美的傢俱。那一年,我們家爐子開始燒鋼炭,那堅硬傢伙,是炭火中的“細糧”和“壓縮餅乾”,火力大,還耐燒,只是那些牛頭豬頭般的鋼炭塊子,每次都得提前用榔頭砸,戴上墨鏡,掄起胳膊,硬是把石頭一樣的傢伙砸成鵝蛋大小,那種活計曾經是生活中的一個內容,有時候,心中不快,舉起榔頭倒是一個不錯選擇。

鄉村記憶:灶火


第二年春節,父親從太原出差,買回來一個像燒餅一樣大小的鼓風機,很袖珍,爐子不旺的時候,把那個“電器”放在小凳子上,插上電源,嗡嗡聲一響,一股子風吹在爐門裡,不一會,爐子口的火苗就迅速騰起,燒水、做飯感覺快了許多。

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我們搬進口腔醫院的職工單元樓,家裡買了個爐子,鑄鐵的,專門讓一個師傅套的,技術很講究。用了兩年,父親的一位朋友送給我們一個“加水爐”,是廚房技術革命的產品。燒鋼碳,做飯的時候把水箱加滿水,水變成水霧噴在爐火上,下面是鼓風機,水霧在火苗上產生氫氣與氧氣,做起飯爐子的火力像鍊鋼,稍不留神,麵湯溢鍋。一次,家裡來客人,母親在煮麵條的時候,那個鋁鍋被電焊一樣的火苗燒了一個洞,頓時,麵湯流進爐子裡,白色的蒸汽一下子湧進了屋裡,火也滅了,滿屋塵土飛揚,一片狼籍。從此,那個洋玩意被掃地出門。父親才下決心買了一臺液化氣灶,那時候,液化氣才興起,煤氣總是捨不得用,每次用完了,常常還託人從侯馬捎,煤氣灶只用於炒菜,大多的時候是靠那個蜂窩煤爐子。那蜂窩煤模樣標準的很,擺放在屋簷下像個工藝品,用起來也相對方便,還比較乾淨。

鄉村記憶:灶火


蜂窩煤是哪位民間高人發明的?無從可考,我只知道它是一個時代與千家萬戶小日子密不可分的黑色吉祥物,能大工廠製造,也可私家生產,它曾經是個產業,養活著很多城市邊緣人,是萬家燈火中最溫暖的那一部分。

父親退休的那一年,家屬院開始安裝大管道煤氣,通知貼了好多天,大多住戶不理解初裝費,而父親第一個報名,母親埋怨道:“安裝管道煤氣那麼貴,月月還得交煤氣費,幾千塊錢買多少罐煤氣啊……”父親則說:“吃飯天天事,灶火不能搞,這個錢必須花,咱不後悔的。”母親說:“罐罐煤氣就那麼方便,還不比柴火鍋灶強?”父親說:“社會在發展,咱們有‘包子’不吃‘花捲’嘛。”

用上管道煤氣後,廚房的灶火就更是方便了,做飯開關一擰,大火,中火,小火隨意調,很是省事。又過了兩年,我又給家裡買了一臺微波爐,每天加熱菜蔬、饅頭又方便,又幹淨,轉幾下,開啟艙門,熱氣騰騰。我給母親說,微波爐加熱不能使用金屬餐具,那是科學。後來,又給家裡買了電磁爐,我又給母親說,電磁灶加熱必須是鐵製器具,那也是科學。母親說:“一會是鐵,一會是不鐵,都把我給鐵糊塗了……”

如今,家裡的廚房除了煤氣灶,電磁灶,微波爐,還有電飯鍋,電蒸鍋,電飯煲換了好幾個,每天做飯油煙機呼呼作響,三四個灶火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一次,母親提著油煙機上面的油盒子說:“唉——現在人太享福了,這天天抽出去的油在過去也能足夠一個月用的了。”父親說:“原來做飯找洋火,現在你多少年沒有用過‘洋火’了?”母親說:“還‘洋火’呢,除了煤氣灶,那些灶,那些爐連火苗都瞅不見!”


鄉村記憶:灶火

去年,妹妹搬家,母親說:搬家主要是搬灶火。可是,新房子新家的灶全是新的,舊灶具一件也用不上,廚房裡所有做具一派現代化,母親說:“廚房咋不見油煙機呢?”,我說,人家那叫集成灶,油煙機藏在炒瓢後面......母親笑著說:“你們把廚房弄得這麼美,灶王爺都不認識這是啥地方了……”

想想也是,四十年家國,天翻地覆,我們實實在在地見證了許多歷史性的大變革,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讓大多數國人懷想起來咂舌不已。

“昔日王府庭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前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如今體現在社會、家庭、個人的方方面面,體現在老百姓過日子的很多細節中。國家的富強激發了民族的自信,社會的進步成就了國民的幸福感,科技的發展讓每個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灶火的變遷雖然只是人們生活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但回憶起來也尤其顯得那麼的生動,讓人感慨不已,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