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钓起“罕见”笋壳鱼,捞起就贬值,网友:煤油味太重

沙塘鳢有两种,一种就是本土沙塘鳢,这种鱼个头小,但肉质好吃颇受市场欢迎;还有一种就是养殖的沙塘鳢,也叫笋壳鱼,是一种引入养殖的外来鱼种。

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外来物种到了我国的自然水域,就会变得“如鱼得水”,加之性情凶猛,不用多久就会泛滥成灾。

珠江钓起“罕见”笋壳鱼,捞起就贬值,网友:煤油味太重

在我国众多吃货的严防死守下,能泛滥成灾的外来物种大多不好吃或不能吃,肉质粗糙难以下咽,清道夫鱼就是例子。

相比起罗非鱼、清道夫,笋壳鱼也算好吃,肉质细嫩略有土腥味,肉质弹软入口紧实。

珠江钓起“罕见”笋壳鱼,捞起就贬值,网友:煤油味太重

昨天,福建钓鱼人在珠江流域一位钓起一条罕见的沙塘鳢,这鱼重达四斤以上,不知道是不是本土的物种?

笋壳鱼从东南亚引入养殖,在云南、广西、福建地区很常见,这种鱼经济价值很高,市场上卖到二十多元一斤,比本土的鲤鱼、草鱼、鲶鱼更受欢迎。

珠江钓起“罕见”笋壳鱼,捞起就贬值,网友:煤油味太重

在市场上,笋壳鱼大多半斤左右,能长到四五斤重的极为少见,很多人看后都说,这条鱼堪称沙塘鳢之王。

随着放生的流行和养殖的普遍,珠江流域中的鱼类品种太多了,经常有钓友钓起不知名鱼种,大多数都是不为人知的外来物种。

珠江钓起“罕见”笋壳鱼,捞起就贬值,网友:煤油味太重

有网友认为,这鱼虽然难得,可是在珠江钓起来就贬值了。随着环境的破坏,珠江水域大不如从前,虽不说外来物种泛滥,就是本土的鲫鱼、鲤鱼也不好吃,因为这些鱼都有煤油味。

珠江钓起“罕见”笋壳鱼,捞起就贬值,网友:煤油味太重

鱼有煤油味是怎么回事?知道的朋友说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