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朋友大多因為兩個基礎而成為朋友

世事洞悉之後,早不再象十八、九歲那般渴望友誼,青少年階段,鮮衣怒馬,與三、五好友同行,或載舟戶湖,覺得人生如此無憾。然而,逐漸發現,越長大越孤獨,不僅僅是我自己,看看身邊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歲,無論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過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於五、六十歲的人,朋友又會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為兩個基礎而成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輕人,相似的想法多,並且都憧憬未來,假想著多認識幾個朋友能在未來幫助到自己實現利益,因此樂於廣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歲、四五十歲後,發現曾以為相似的想法,其實存在著巨大分野,人與人之間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於共同利益,其實真能幫到的也並非很多,於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儘管如此,在社會上打拼,多數的行業裡,都必然需要團隊合作,原因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個人做不完所有環節,“一個籬笆三個梆”,因為利益的捆綁,社會上多數人不得不投身於一個又一個“關係網”,使自己成為“關係網”裡的一個節點,說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別人用得上,同時也使別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會多數行業裡,無論走紅道圖謀當官,或是走白道在職場混,又或者走黑道博個江湖意氣,都是需要朋友的,雖然,這種朋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無非利益的“糾集者”,可畢竟也算是世俗意義上的朋友。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則不同,連世俗意義上的朋友往往也遠少於其他行業的人。而這,本質上緣於炒股這個行業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兩個基礎來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買了同一只股票,假設說都買了 002148 北緯通信,但買的動作一致,思想認識卻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術派,看圖形買;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線,有的做中線,還有的做長線……因此,哪怕買了同一只票,內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該股票走勢變動時,會做出的反應也截然不同……這,還是買了相同股票的。更何況股民之間通常各自追逐著不同的股票……

這麼多年來,我發覺,股民與股民,是最沒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無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於,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小路上,身邊只是曠野,你只能非常孤獨地行走,許多經驗都不是語言可以傳遞,必須自己慢慢在實踐中才能逐漸悟道。

財不入急門,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兩年突然從幾十萬變成幾百萬,或從幾百萬突然成長為幾千萬,這就是所謂的爆發,但大多數爆發者,都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積累之後,因此,看著他似乎突然發了急財,其實,那是他用漫長時間作為成本的,依然並非“急門”。

世人只注意到其進入爆發期之後賺錢的速度快,卻沒注意他在進入爆發期之前漫長的忍耐時期,有的可能長達十多年。這種時間的累積,不是旁人的思想溝通所能省略的的。


有這麼三種炒股的人交流

所以,炒股的人,在思想的交流上,分三種情況:

A,要麼就還沒“悟道”,彼此都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彼此交流來交流去,往往互相助長對錯誤認識的固執,往往使錯誤的思想延續,交流毫無意義。

B,有的悟道了,但他無法把經驗傳遞給沒悟道的人,不是他小氣,其實有些高手已經把最精髓的思想在論壇公開地毫無隱藏地說了,但你如果自己未付出長期努力和實踐,你看到的就只是那文字的字面涵義,你必須親身經歷多次破產,親身長夜痛哭,你才驀然能看到那些文字背後的內涵。這是實在用語言所無法傳遞的。

C,雙方都悟道了,那麼,大道至簡,其實也就不需要交流了。兩個或幾個都已經悟道的炒股者,在一起其實是無法交流的,因為沒什麼可交流。


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不是別的其他,而是投資者自己,大波動才能讓你掙大錢!

我 想告訴你這一點:我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總是我耐心等待替我賺大錢,懂了嗎?是我耐心等待!對市場判斷正確絲毫不足為奇。我認識很多在適當時間 裡判斷正確的人,他們開始買進或賣出時,價格正是在應該出現最大利潤的價位上。他們的經驗全都跟我的一樣——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從中賺到真正的錢。能夠同 時判斷正確又耐心等待的人很罕見,我發現這時最難學習的一件事。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確實瞭解這一點之後,他才能夠賺大錢。原因在於一個人可能看得清楚而明 確,卻在市場從容不迫,準備照他認為一定會走的方向走時,他變得不耐煩或懷疑起來。華爾街有這麼多根本不屬於傻瓜階級的人,甚至不屬於第三級傻瓜的人,卻 都會虧錢,道理就在這裡。市場並沒有打敗他們。他們打敗了自己,因為他們雖然有頭腦,卻無法耐心等待。

我開始瞭解要賺大錢一定要在大波動中賺。不管推動大波動起步的因素可能是什麼,事實俱在,大波動能夠持續下去,不是內線集團炒作或金融家的技巧造成的結果,而是依靠基本形勢。不管誰反對,大波動一定會照著背後的推動力量,盡其所能地快速推動到盡頭。

不 理會大波動,設法搶進搶出,對我來說是致命大患。沒有一個人能夠抓住所有的起伏,在多頭市場裡,你的做法就是買進和持有,一直到你相信多頭市場即將結束時 為止。要這樣做,你必須研究整個大勢,而不是研究明牌或影響個股的特殊因素,然後你要忘掉你所有的股票,永遠忘掉!一直到你看到——或者你喜歡說,一直到 你認為你看到——市場反轉、整個大勢開始反轉時為止。要這樣做,你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和眼光,否則我的建議會告訴你低買高賣一樣白痴。任何人所能學到一個最 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放棄嘗試抓住最後一檔——或第一檔。這兩檔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總計起來,這兩檔讓股友耗費了千百萬元,多到足以建築一條橫貫美洲 大陸的水泥公路。

一個人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在這種遊戲中走不了多遠。這些大概是我學到的一切——研究整體狀況,承接部位,並且堅持下 去。我可以沒有半點不耐煩地等待,可以看出會下挫,卻毫不動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現象。我曾經放空10萬股,看出大反彈即將來臨。我認定——正確地認定 ——這種反彈在我看來是無可避免,甚至是健全地,在我的賬面利潤上,會造成100萬元的差別。我還是穩如泰山,看著一半的賬面利潤被洗掉(纏終禪注:如果 知道級別,就不會迂腐地死守。),絲毫不考慮先回補、反彈時再放空的作法。我知道如果我這樣做,我可能失去我的部位,從而失去確定賺大錢的機會,大波動才 能替你賺大錢。

控制你的交易,管理你的資金

除非你知道你要進行的交易在財務 上是安全的,否則,絕不要進行任何交易。“沒有經驗的投機者面臨的困境往往是為每一筆頭寸付出得太多。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想交易。為每筆交易付出太 多,是不符合人性的。人們都想在最低價時買進,在最高價時賣出。心態要平和,不要與事實爭辯,不要在沒有希望的時候保有希望,不要與報價機爭辯,因為報價 機總是正確的——在投機中沒有希望的位置,沒有猜測的位置,沒有恐懼的位置,沒有貪婪的位置、沒有情緒的位置。”

“最後,投機者在買股票的時候應該分幾次買,而且每次只買一定的比例。”

如果我在某種情況下買進一隻我看好的股票,但它沒有按照我所希望的那樣表現,對我來說,這就是賣掉這隻股票的足夠證據,如果這隻股票後來漲了,我也不責備自 己,也不會有什麼痛苦的想法。我後來在實際操作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這一理論強調資金佔有時間在股市交易中的重要作用。在投機者管理自己的資金時,這種 “總想贏”的願望是他最大的敵人,它最終將帶來災難。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2、k線基礎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3、均線基礎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4、切線基礎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5、指標分析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6、統計分析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7、選股方法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8、板塊輪動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瞭解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

我們常說“量在價先”,成交量往往先於價格形成關鍵的指標形態,比如有時在價格均線發生黃金交叉之前,成交量均線會提前發生黃金交叉;而在發生死亡交叉時,通常都是量在價先,這是因為最後一浪往往是縮量上漲的,量能先跟不上價格的上漲,由此引發上漲量能不足而價格緊接著下跌。

在任何市場,有兩樣東西是不得不提到的;價格以及與價格對應的成交量。量能的產生一定是由多空雙方共同產生的,有買必定有賣,有賣必定有買,這是個雙向的成交量。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1.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

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

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

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

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

成交量變化八個階段的“八階律”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在期間適時參與。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

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麼更應果斷地清倉出局。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當股票出現這7種形態,趕緊出場,堅決不能碰!

投資者在做股票的時候技術面、基本面都要參考。很多股票基本面的東西實際上它是被偽裝了的,莊家再利用某些媒介去宣傳,人們就很容易上當。所以在這裡,有些股票是堅決不能買的。

1、假突破的股票,須警惕!

股價向上突破是投資者經常遇到的事情,但有的突破能夠持續上揚,屬有效突破。而有的突破卻半途而廢,衝到前期高點附近時掉頭向下,將投資者套牢在高位,屬假突破。識別辦法:發現突破後,多觀察一天。如果突破後連續兩天股價繼續向突破後的方向發展,這樣的突破就是有效的突破,是穩妥的入市時機。當然兩天後才入市,股價已經有較大的變化:該買的股價高了;該拋的股價低了。但是,即便那樣,由於方向明確,大勢已定,投資者仍會大有作為,比之貿然入市要好得多。還可以參考成交量:通常成交量是可以衡量市場氣氛的。放量突破絕對要比縮量正確,下跌可以無量,上漲絕對不能無量,有時候因為放量過於巨大,則必然短期內需要調整!但是整體股價趨勢仍然會是向上!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2、高位橫盤震盪(前期漲幅達2倍以上)

牛股出貨通常呈現這一特徵,很多人喜歡把突然出現的利空做為牛股高位回落的原因,但很少有人觀察,為何這些利空都在股價橫盤幾個月後才出現?事實上,這個時候主力手中的股票已經所剩無幾了。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3、次高位橫盤震盪(前期漲幅達2倍以上)

有些主力跟股民玩心理戰,如果高位橫盤出貨,可能一些股民嫌股價高,不敢入場。那麼這些主力就採取次高位出貨的辦法,適當壓低一些股價,使這部分股民產生入場意願,方便主力出貨。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4、高位大幅震盪

任何漲幅超過70%的股票在高位發生大幅震盪,都有主力出貨的可能。當然這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留心兩點:很多朋友常常一買就跌,總是虧損。但是有許多一直關注我的朋友都改善了操作。

(1)呈喇叭形態的震盪需要格外小心;

(2)股價跳空跌破震盪平臺的,一定要在反抽的時候做減倉動作。(區別於挖坑)。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5、高位島型反轉

高位島型反轉構建的下跌信號是極其強烈的,會製造較深的跌幅。所以一旦高位出現島型反轉,短期就別再考慮進場了,把目光轉向其他股票吧。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6、股東人數大幅增長

這是基本面選股的一項重要原則!股東人數大幅增長的股票不能碰。即使時移勢易,有不少股票股東人數增長股價仍會上漲,但畢竟屬於少數。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7、估值嚴重高估

這是基本面選股的另一項重要原則。價值高估的票不能碰,雖然有些高估的票還可能繼續漲,但基本不具備上升空間。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一位血虧退市老股民的終極感悟: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值得收藏

【賣股票注意事項】

1、對大盤,大盤股(白線)上得比小盤股(黃線)快,要出現回調,而黃線上漲比白線快,則會帶動白線上;

2、成交量大的股票開始走軟,或者前期股市的熱門板塊走軟,當小心行情已接近尾聲;

3、股票基本走軟,市場在熱點消失還沒有出現新市場熱點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買股票;

4、漲跌比率大於1而大盤跌,表明空方勢強,反之多方強。此狀況高位看跌低位看漲;

5、成交量屢創天量,而股價漲幅不大,應隨時考慮派發,反之成交量極度萎縮不要輕易拋出股票。


駕馭投機交易的核心:理解並執行

執行的根本在於認知

很多人都是如此,都理論能說個123,但是在真實的交易過程中,發現在下單之後完全記不得那些話,設置個止損不觸發還好,在要被觸發的時候,各種修改,各種調整,有的時候也會一怒之下直接給刪除了,心中咆哮著說:“老子這次就不止損了!你有本事跌死我啊!”

為什麼很多東西我們明明知道,但是做不到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我說過很多遍:主要是因為認知不到。所有的執行力問題都是認知不足所引起的。

那麼,究竟是哪方面的認知不足,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這一次來深入的屢一下這種行為模式背後的根本原因。

3、真實認知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提到過一個概念:個人估值。一個人對一個東西的真實評價,不應該看他嘴上說的,而是應該看他的行動。

比如,一副畫,某人說,這副畫價值千金!但是,你要他買的話,他最多出100。那麼,這幅畫在他心中真實的價值就是值100元。

嘴上說的並不是重點,願意付出行動的才是真實的想法。

而交易也是同樣的基本道理。很多人看到止損的基本原理很容易就能夠掌握。但是,在投機交易中,你僅知道了並不是終點,你想要把它轉換為交易行為,你就必須要把它排在首選位置。

如何排在首選位置?你必須在內心深處認為:止損是最有利於我的選擇。這是跟知道完全不同的概念,這意味著你必須戰勝心中其他的選擇,這叫綜合之後的取捨。

小助理同志為什麼在知道應該止損的時候沒有止損?那是因為,在真正觸發止損的時候,她並不是真正的確定止損一定是最優的選擇。

在觸發止損的一瞬間,她內心中真實的想法是:雖然他們都說止損很重要,但是這一次我明明有浮盈卻沒有出,這個走勢明明有可能會回來,如果止損了不但利潤沒了,而且還要虧錢。另外一旦反彈了怎麼辦?我是不是要等等看看?

那一瞬間,無數個真實的想法浮現,她的腦海裡瞬間多了無數個選擇,出現了無數個聲音阻止她進行止損。在這種信息突然爆發的瞬間,她在猶猶豫豫中,刪除了止損。

因為她在那一瞬間忽然覺得,止損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她知道止損,她明白止損,但是,如果有更好的選擇,我為什麼要選擇執行止損呢?

4、交易的門檻,一直都是理解並執行

要知道,我們人類只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尤其是投機交易這種領域,我們交易的是我們的利益,我們必須要對它們負責。

在真正涉及到真實的利益的關鍵時刻,真正的認知一定會體現出來。

這就是大多數交易者的通病,覺得自己明明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那是因為,你對這些理念的認知真的僅僅處於知道,瞭解的程度。而並沒有達到主宰你行為的地步。

頂級交易者在觸及止損時是什麼心理狀態?

哦,觸發了,該止損了。

他們在剛開始可能也會面對無數的噪音,然而,他們在經歷了足夠多之後,深刻的洞察到了一個真相:止損,就是最好的選擇。其他的選擇都是垃圾。在真正觸及止損時,他們心中沒有什麼其他聲音,只有一條:果斷止損。

所以我常說,觸及止損能夠做到無條件執行的人,必然帶著對止損的絕對認知。

投機的基本原理早就確定,我們需要做的僅是理解並執行。交易的門檻從來不是知識的淵博程度,也不是分析的精準度,也不是你懂了多少道理,也不是你交易了多長時間。

交易的門檻一直都是理解並執行。

道理,就是那些道理,看起來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是,每一個人“知道”的程度是不一樣的。100個人中有90個人都知道止損,但是,在具體行動時,真正的理解都顯現出來了。

也就是說,普通交易者跟頂級交易者的差距,向來是對交易各個環節理解的深度而非廣度。

你洞見了投機交易的真相,真正的理解了交易的每一個環節,並且把它們的重要程度放在首位,你才能夠真正的駕馭投機。

僅處於知道的地步,還遠遠不夠。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許邰聞(xtw6862),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