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到城市,小到农村都发展起来,而大家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无非是非常多的高楼大厦,仿佛摩天大楼就是城市的代名词。至于城市化,本质上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是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的象征。人口增多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住房需求,可以说城市化进程加快,其实也等于住房需求增多,放眼望去,城市里遍眼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动辄20层以上的住宅楼房,可以说人口和楼市,注定有“扯不清”的关系。

回顾这些年房地产变迁,不难发现,劳动人口越多,买房需求就越旺盛,房市上涨的潜力也就随之增大。1981-1991年,这段期间新生儿达到井喷,大部分人都在2008-2019年间进入社会,巧合的是,恰恰在这段时间,楼市不断膨胀扩大。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18年已经超过12万亿,年均增长24.8%,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攀升到2017年的16.9亿平米,连翻了56倍。结婚要婚房,有了孩子要改善房、学区房,还要给子女买房,可见,这些人口才是房地产最核心的中坚力量。有正,必有反,房市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落下“后遗症”,症状的根本,是这些年埋下的2大“伏笔”,难道买房能带来安全感?

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购房者还有多大的负债空间?9成家庭拥有一套房,杠杆率逐年增加,房价再想撑久一点,基本不可能

据易居《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三季度住户部门杠杆率继续上升至56.3%,环比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从历史数据来看,在2009年以前,住户部门杠杆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下的水平,随着“4万亿”的政策刺激,房市快速回暖,在此后的9年间,住户部门杠杆率增长了35.3个百分点。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末,所有统计国家的住户部门杠杆为59.7%,发达国家为72.1%,新兴市场国家为39.9%。要知道,欧美、日本之所以拥有超60%的住户部门杠杆,可在我国快速上涨的同时,他们已经经历不同程度的去杠杆。

也就是说,我们的住户部门杠杆整体低于发达国家,但是房产占比却居高不下。由经济日报社《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指出,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农村居民占比52.28%,此外,93.03%的居民家庭拥有一套住房,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为3.82%,没有住房的家庭仅占3.14%。房说君认为,正所谓,市场上涨时杠杆助你上天堂,在市场低迷时杠杆却推你下地狱。尤其是在2016年,楼市开启风头正火的行情当中,高杠杆投机客用低首付等各种方式钻空子,把买房倒卖变成一种谋生工具。

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从一项数据中可以看出,房贷收入比从08年末的22.6%增至60.5%,相当于月收入1万元,要支付房贷6050元。现在回想起来,“按揭买房”果然开启了一轮新的经济周期,要知道在2000年上下,前有国企改制后大批量居民下岗,后有金融危机带来的百孔千疮。伴随着百姓按揭贷款,由此带活了经济,房地产还成了重要支柱。不过,当地产政策越来越严格密集,5年以上的限购,诸多要求的限购让接手的越来越少,即便不考虑这个因素,买房人的负债空间也大幅缩小,房价再想撑久一点,基本不可能。

货币还能继续流入房市?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成正反比,社会消费观念的更迭,使得楼市落下后遗症,“智囊”9字预言

房地产都是靠资金推动的,房产净值增速较快,一定程度助推了百姓的买房热情,从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的比值变化,也可以在侧面反映居民的资金走势。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今年三季度以来,这个比例更是从08年末25.3%上升至66.2%,创历史新高。与之相反的,是百姓不爱存钱了。也正是从2008年至今,储蓄率逐渐回落降至47.9%,下降了4个百分点。据IMF预测,我国储蓄率将在2022年降至42%。

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房说君认为,存钱的人变少了,而这些减少的货币大部分流入房地产当中,当然了,这样的改变,绝大部分与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关,当今社会年轻人是消费市场主力,一方面过去父辈节约型消费方式已不再是主流,再加上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并不高,恐怕也存不了钱,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492元,很明显,真正能用于消费和储蓄的部分并不多。

另一方面,住房正在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热衷将储蓄货币转化为房产的居民逐渐增多。显然,只有少部分人是比较有钱的,多数人在日常开销后,只能存点钱备不时之需,更重要的是,在10月实施以来的LPR贷款利率后,国家有意识引导资金去利率更低的实体领域,唯独房贷利率依然高高在上。

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所以说,2大伏笔在今年不断发酵,放大,已经给楼市各方,特别是购房者带来或多或少的“病症”,那么后市又会如何演绎?对此,国家智囊的观点很明确,他给出了9字预言。在顾云昌看来,楼市发展需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第二阶段则是人均住房套数增长规模最大的周期,而第三阶段,也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 “下个20年向质量转变”,是需求质量的一个阶段。

此前顾云昌历任建设部城镇住宅研究所所长、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也是1998年国家房改方案起草小组的主要执笔人之一,称之为“智囊”并不为过,按照他的看法,目前楼市已经跨向第三阶段了,也就是说,未来20年,楼市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关注住房数量,在国家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基调下,楼市调控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有所改变。

9成居民有一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国家“智囊”给出9字预言

房说君有话说,实际上,专家的预言时间点在房说君看来也基本认同,毕竟当下房价已经进入稳定区间,而市场转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价格回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买房和租房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大家完全能按照自己能接受和承受的方式来选择住房,总之,20年后房子会慢慢失去是稀有性,变得不再稀罕,而最珍贵的或许是更内在的东西,对于购房者而言,当下要做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别在跟风买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