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这样感受,似乎进入2019年后经济不见复苏多少,但消费级市场却缩水了很多,以往红红火火的车市与楼市现在都似乎“熄火”了。虽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比以往有所减少,但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仍然不断呼吁大家起来,喊话国家要松绑楼市不要“抓”的这么紧,房说君以为这群人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目前国内仍有大批刚需仍然没有放,买不起。

高房价到底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确切的回答,住建部政策委员副主任顾云昌曾公开说到,目前我国人均住宅几乎已达到1.1套,平均居住面积也有40㎡;更甚者有专家表示国内现在的房子已经够30亿常住人口要求。房说君以为,从理论上说专家的列出的数据没错,预言的判断也准确,但现实中的楼市却是遭遇了“窘境”,房子虽多但却被人为的炒高,炒房者手上几套,真正有需求的老百姓却因为没钱买不起而“一房难求”,专家的“过剩说”何来实际意义?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1、多名专家发出房子“过剩论”,为何房子越建越多,但房价越涨越高?

首先,房说君要强调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房子总量,足够常住居民居住要求,但资源分布却不均匀。假如按照相对平均的分配,除去北上广深等大体量城市外,其他2-5线地方房子每人能保有1套,西南财经大学曾作出一份报告,对当前1-3线城市的住房空置率进行调查,分别得出16.9%、22.3%、22%等,这些空置率比国际上的标准还大,到底我们是“缺房”住还是“过剩”?数据一目了然。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其次,房地产行业牵扯了太多的社会利益链。为什么不断有专家推崇房地产“刺激经济”这一说法?房说君以为不外乎是因为楼市牵扯到许多商家的利益,能充分带动起包括老百姓在内的消费需求,GDP是靠创收以及消费来反应,目前全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大概在460万亿人民币,连日本、美国、欧洲等全年GDP加起来也比不上我们一个房地产,中国有句古话“人多力量大”,房说君为这样的社会利益链覆盖实在太广。

最后,因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1-2线城市拥有成熟工业体系链、服务产业链,已经不再需要靠拆-建-买房的套路来提升GDP。反观3-4线城市落后的工业化生产、未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为了能突显出城市建设与GDP增长,拆迁、建房、发展房地产无疑是最快捷的,弊端就是促使人为把房价给抬上一个台阶,所以要降下高房价首先就要整治乱拆迁制造出的“刚需”。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2、楼市遇“卖不掉”窘境,为何房价还依旧降不下来?

当前不少城市都展开新一轮的调控政策,楼市目前也遇到了“卖不掉”的窘境,特别是临近年底时以恒大为首的大房企甚至放出折扣销售,幅度一度达到30%,似乎前来买的老百姓也不多。即便是有着大房企的打折促销做背书,但要求房价在短期内就大跌回到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虽然目前住房能满足30亿人居住要求,这个数据毕竟是理论上的,现实中情况是炒房者美人手上拿着几套房源待售,这样的市场房价又怎么降的下来?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房产界大佬的潘石屹就曾“揭示”房价下跌的极限,他表示目前大多房企获利空间是普通制造业的10%左右,即便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逆转下跌,最大的幅度不过30%,要求房价达到50%降幅的就是不合理要求。房说君也以为由于楼市牵扯太多的社会财富,假如短时间内跌幅过大对经济也是一种伤害,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3、国家“智囊”2组数字回应,揭示有房的人要“亏钱”。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没有一样商品是只升不跌,商品房作为买卖市场的物品,它也脱离不开这样的规律。不少国家“智囊”专家以及业内大佬都曾“预言”楼市的下跌趋势,住建部委员副主任顾云昌就一直强调当前已满足人均1.1套住房理论,下一阶段老百姓会从现在关注房子数量转为对质量要求;另一位“智囊”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明表示,我国农村住房空置率在15%、1-2线则是14%,我们缺的不是房子而是真正落实到老百姓手中能有多少。

拥有商品房最多的人是谁?房说君以为该炒房者莫属,每当新楼盘销售时他们扫货至少是2套以上,随着楼市进入“卖不掉”窘境,这些有房的人注定要“亏钱”了。

楼市遇“卖不掉”窘境,国家“智囊”2组数字,有房要“亏钱”?

现在90后、0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即将步入谈婚论嫁的年龄,到时他们会获得来自双方家庭的2套住房继承,与其说未来房子越来越稀缺倒不如说未来人均住房将会增加到人均2套或以上,该考虑得不是能否买得起而是卖不卖得掉,未来楼市将会呈现“透底”趋势。

房说君有话说:最终我们的住房将会是足够而且是过剩的,但目前来说也仅停留在解决刚需首套房的话题。与其整天纠结买不买房、何时买房等问题,不如先提升自己的自身能力、增长收入以及个人健康上,买房投资一夜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