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奶奶”生孩子了,對這個孩子以後的教育,作為老師,你想說什麼?

快活大媽888


“67歲產女的老媽媽她家孩子現在怎麼樣了?”對於這一話題,相信大家一定會持續關注10到20年的,為此,我希望黃老夫婦在教育小天賜時能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太寵愛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相對來說,這樣的孩子都比較嬌慣,結果這樣的孩子出息的很少,衍生的問題很多。而黃老夫婦家孩子小天賜,是田女士67歲所生,老來得女,相信肯定會寶貝得不得了!在這裡請允許我說一句掃興的話:太過嬌慣的孩子,最後後果難料。

百萬富翁家閨女路邊修鞋,你聽說過嗎?在我們區可是家喻戶曉的事情。30年前,在我們區只要說解百萬,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他是我們區首富,而且這一記錄連續20多年無人打破。

他有兩個傳奇,一個是靠賣豆腐起家,一個是被他閨女一年敗光家產。他沒發家之前,生了兩個兒子,和他一起幹事業,都很有出息。他50歲的時候,生了一個小女兒,長的跟小天使似的,他寵愛得不得了,那簡直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要星星不給月亮,不允許孩子受一點屈。

由於從小嬌慣,解百萬他女兒,嬌生慣養,啥也不會,目空一切,可偏偏解百萬把公司的大權交給了她,結果一年之內,公司就被小女兒弄破產了,解百萬也被閨女氣死了!



二、不要太嚴厲

有時候,期望值越高,父母管孩子就越嚴,孩子壓力就越大,這樣孩子不但不會有出息,反而會越來越膽小,越懦弱。

某個著名女笑星和他兒子的例子咱們就不舉了,我只說說我教過的一個學生。小林,是他媽媽將近50歲生的孩子,此前他有一個哥哥,品學兼優,但不幸的是,在一年四月份剛開河時,掉進河裡淹死了,隨後小林媽又生了小林。但是小林和他死去的哥哥相比,那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小林天生愚笨,反應遲鈍,膽小如鼠,教十忘八。

小林媽老是拿小林和死去的兒子比較,結果是越教越不會,越不會越打罵,越打罵越傻。我勸過小林媽多次,對她說孩子資質不一樣,不能像對前一個兒子那樣要求小林,否則會事與願違,小林媽不聽,結果本該上高一的年齡,小林卻早早輟學了,因為小林被他媽媽嚇傻了,小小年紀患上了自卑自閉症,整天把自己關在黑屋子裡,不與任何外界接觸。


三、不要太高調

對於關注度這麼高的孩子,太高調了,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不利。

1、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千萬不要因為這是一個萬眾矚目的孩子,就對她提出嚴要求,高標準,那樣,先不說目標會不會實現,最起碼孩子會活得很累,很不快樂,讓孩子活得開心,是最重要的。

2、行事低調不張揚。不能因為這個孩子是個“名人”,就接受眾人的吹捧,讓小天賜像普通孩子那樣上幼兒班、上小學、上中學,拒絕所有的宣傳和追捧,這樣孩子和大人才會自由和輕鬆。

3、遠離新聞媒體。要想讓全家人都活得開心自由,千萬要遠離新聞媒體和聚光燈,否則不但毫無隱私可言,而且生活會越來越有壓力和負擔。



教育好小天賜,讓小天賜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是社會各界的強烈期盼,真心希望小天賜,在黃老夫婦的教育撫養下,能夠身心健康,學習進步!



小馬爸爸說教育


先不說67歲“奶奶”生娃的事,先說說我兩位朋友的事。

我有兩個朋友,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一個35歲,一個39歲。35歲的這位朋友結婚十年了,因為一直忙於工作,沒有生孩子列入人生計劃中,前段時間跟她聊天,她說她準備放棄了,打算不生孩子了,這一輩子就做丁克了,她說她想象不出來,等她到50歲的時候,她的孩子才15歲,正是最調皮最叛逆的時候,見多了身邊天天為孩子忙碌的家長,她不知道她那時候自己有沒有精力來管教孩子,與其到時候沒有精力來負擔孩子,不如就不生吧。

39歲的這位朋友今年意外懷上了二胎,糾結了很久,還打算生下來,覺得那畢竟是一條生命。但是她也有同樣的擔憂,剛剛把第一個孩子忙得差不多,正在上初中,學習還不錯,不太要她操心,正準備要徹底放鬆,等孩子上大學就可以不用再操勞了,誰知第二個孩子又來了,又要開始新輪的忙碌。孩子雖然留下來了,但是自己有沒有精力來照顧,確實覺得還是少了那麼一點點信心,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到20歲的時候,她都要快60了,不知道到那時候能不能有精力再張羅孩子讀書的事,正因為她自己是老師,所以更有感觸。

說真的,一個67歲的人,如果不是有特異功,肯定是沒有精力帶孩子的,尤其在現在社會普遍的標準下,大家都在感慨孩子難帶,耗時耗力,花費的精力太多,不像以前簡單的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就可以了。我比這位“奶奶”小了十幾歲,現在讓我來帶一個娃,我會表示我的精力完全不能勝任,即便那是一個非常乖巧聽話的娃,也不能。

再想象一下,等到孩子十二三歲上初中的時候,父母都已經80歲了,如果孩子在學校裡調皮搗蛋,老師說請家長,這兩位80歲的的父母要怎樣顫顫巍巍相互攙扶著去學校?也許有人說,以他們的身份不會把孩子教得好好的,不讓老師請家長嗎?民間俗話說,慣的老來子。根據我個人的體會,人越是高齡越是不容易生下的孩子,都越是特別的寵溺,孩子將來怎麼樣,真不好說。

不管怎麼說?人家孩子已經生下來了,自己決定做的事就自己負責,都一大把年紀了又不是未成年,沒有太多好說的。只是我到底還是有一點心疼那個剛生下來的孩子,她將來的路會是怎麼樣?大概誰也不知道吧!


蘇小妮


我有一個朋友,離了已婚,40多歲的時候再婚又生了一個女兒。

女孩子上幼兒園後,有一次,一個小男孩剛有了一個小妹妹,在園裡使勁顯擺。還得意洋洋地對著朋友的女兒說,“你沒有小妹妹,因為你媽媽是個老太太。”

小女孩傷心極了,回家後哭了一晚上。


還有一個好朋友,他的父親在59歲的時候有了他,這算是很晚了吧。然後,朋友19歲的時候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從此以後孑然一身,所有成就全靠自己打拼。每當我們被家裡催婚,和父母鬧矛盾的時候,他都很羨慕,告訴我們要惜福。


前些年還看過一則新聞,一個西班牙老太太跑去美國做人工授精,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因為她當時也60多歲了,超出了歐盟對於人工授精年齡的最高限制。美國的年齡要限制寬一些,她又謊報了自己的年紀,這才得償所願。然而,在生下孩子兩年後,這位母親就溘然辭世,留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

我真的不是詛咒誰哈。我衷心希望這對父母身體健康,能夠好好撫養孩子,給她一個幸福的人生。

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會覺得,60多歲生孩子真的太冒險了。我35歲以後都不敢再想生孩子的事情,因為體力精力下降的厲害,和從前沒法比了。

所以,通常有人問我,父母年紀大些有沒有好處,我一定會說有的。但這個年齡是在40多歲,60多歲真的......

唉,凡事往好的方向看吧。不管怎麼說,父母年紀大些,對孩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

父母年齡較大的優勢

1.更多陪伴

父母年齡較大的孩子,通常在父母的生活中佔據中心位置。他們從父母那裡得到了很多關注,感到非常被愛和受到關注。年齡較大的父母更有可能在職業上安頓下來,並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在這個事情中,這一點就更明顯了,父母都退休了,可以更好的陪伴孩子。

2. 財務優勢

年齡較大的父母更有可能獲得經濟上的保障,並能夠為子女提供經濟上穩定的生活(至少對於中產階級或更高背景的子女而言)。他們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教育機會,能夠旅行;上更好的私立學校;並參加課外活動。這一點通常是對40多歲的父母來說的,希望對剛剛的事例同樣適用。

3. 情感特權

年齡較大的父母似乎更穩定,放鬆,並且因工作或育兒問題而承受的壓力較小。他們不必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或職業,因此可以與孩子們在一起並放鬆身心。這些孩子通常在穩定的雙親家庭中長大。年齡較大的父母離婚率較低,這些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缺點:

1. 感覺與同齡人不一樣

孩子大一點之後,會很容易就發現,他們的父母與其他父母年齡不同。這常常使他們感到尷尬。其中一些孩子感到羞愧,不願意帶著朋友回家見父母,擔心他們可能會被誤認為祖父母。他們還意識到何時父母的精力下降,因為他們不會像年輕父母那樣參加體育運動。甚至面臨更大的“代溝”。

2. 恐懼

父母年齡較大的孩子經常擔心失去父母的時間會比同齡人早得多。當他們意識到父母的年齡時,他們可能想花更多的時間與父母在一起,並儘可能多地吸收經驗。這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擔憂,即孩子可能由於擔心父母而不想離開家。

3. 責任

年長的父母會讓那個孩子面對更多的責任。當他們的父母健康狀況下降時,他們可能無法像同齡人一樣專注於自己的學業婚戀,不得不相對早地承擔起對父母的無數責任。

4. 沒有足夠的自主權

年齡較大的父母通常家庭很小,有很多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父母更多的關注可能會導致過度保護。孩子們可能會感到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主權。很多年長的父母對學業成績的期望會不切實際。孩子們可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

怎麼辦呢?

很明顯,任何人對自己的年齡都是無能為力的,但最起碼,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某些行為。

如果孩子擔心父母的健康,一定要向她證明,自己非常努力的保護健康,以便可以長期和孩子在一起。同時,如果you機會,和類似家庭在一起共度時光,也能幫助孩子感到被接受。

總之,父母年紀過大。孩子童年時期的情感結構和成年初期的經歷,與父母年齡較小的同齡人是完全不同的。認識到這一點,才有可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木橋故事


67歲的“奶奶”生孩子,對這個孩子以後的教育,作為老師,你想說什麼?


我先講一個自己同學的親身經歷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裡有個女同學,和這個家庭差不多。她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姐姐,比她大近30歲。姐姐的孩子和她一般大。

每次來開家長會,都是她姐姐來開的。平時放學也是姐姐或者姐過來接。吃住的話也是和姐姐一家人,以及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大家庭住在一塊兒。

她曾跟我說過,她把姐姐當作自己的媽媽一樣。其實這樣倒也還好,畢竟她的姐姐姐夫是和自己爸爸媽媽住在一塊兒的。平時管教孩子,也是由姐姐出面,家庭成員之間沒有什麼隔閡。


再講一個做老師的朋友,班上孩子的情況。

這個孩子倒不是爸爸媽媽年齡很大,而是平時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塊兒的,到寒暑假才到爸爸媽媽身邊住。

她並不是什麼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家和自己家裡,只不過是兩條馬路的距離。

孩子自己說,爸爸媽媽不想管她,把她放在奶奶家裡。小小年紀她並沒有什麼傷心難過,甚至覺得在爺爺奶奶家裡非常的自由快活。

但不出意外的,爺爺奶奶只管她吃飽穿暖,別的一概不管。

孩子壞毛病沒什麼,就是不愛學習,懶得動筆。即使是一張一道題都沒有對的卷子,拿回去要求家長簽名,爺爺就代替爸爸媽媽簽名了,也不會告知爸爸媽媽孩子的學習情況是怎麼樣的。

老師聯繫家長,家長也是採取迴避的態度。想想也是,能夠把孩子長年累月放在奶奶家,不管不問,又麼會因為老師的“干涉”,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呢?


67歲才生孩子,孩子讀完九年義務教育15歲,媽媽已經她83歲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個“奶奶”媽媽肯定是會力不從心的。

不光是從身體方面來說,體力精力大不如從前。另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難以理解現在的教育理念,對學校教育有誤解等等。


Wunei媽媽微課堂


67歲的黃奶奶生了三胎。作為老師的我看到這則新聞感到很震驚,黃奶奶太有勇氣了。67歲還敢生孩子,我很佩服。但是我也替他感到很累。其實我也是響應國家政策積極要二胎的寶媽,我是40多歲生的老二,二寶已經兩歲了,這兩年來養孩子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畢竟年齡不饒人,40多歲養孩子和20多歲養孩子完全不一樣,更何況黃奶奶已經是67歲了。先不說教育孩子如何,黃奶奶能不能陪孩子長大成人還是一個未知數。

先說一下黃奶奶在養孩子期間遇到的問題吧。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晚上需要起夜作為快70歲的老年人,每天晚上都要起來無數次餵養孩子。不知道黃奶奶和爺爺身體狀況能不能承受得了。

當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讓做親子活動時,70歲的黃奶奶和爺爺能不能和20多歲的家長一起做活動,跟著孩子蹦蹦跳跳。

當孩子上小學時需要開拓眼界,黃奶奶和爺爺能否陪著孩子出去爬山游水,到那時黃奶奶和爺爺只能是望山興嘆了。畢竟身體和年齡都不允許他們和年輕人一樣遊山玩水,別說還要照顧貪玩的孩子。

當孩子上初中高中時,將近80歲的黃奶奶和黃爺爺能否接送孩子,能否給孩子去開家長會?

當孩子上大學時,80歲開外的黃奶奶和黃爺爺是否還健在?

當孩子結婚時,別人家的年輕父母都是忙前忙後。可將近90的黃奶奶和黃爺爺這時候已經老態龍鍾,不用人伺候已經屬於最好啦,還能替孩子操持婚事嗎?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黃奶奶和黃爺爺今後需要面對的。

大家都知道黃奶奶和爺爺都是退休人員,都有工資,養一個孩子在經濟上不是問題。但是對於年齡大的人來說,養孩子精力是大問題。我40來歲養老二都感覺到力不從心,對於六七十歲的黃奶奶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養孩子真的不容易。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黃奶奶面臨的更是一個大問題。

由於年齡太大,思想比較落後,思維邏輯不同於年輕人,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很大問題,與孩子有很大代溝。

當孩子上幼兒園需要上網查資料,做手工時,黃奶奶已經老眼昏花,對於電子產品已經無法使用,做手工更是做不了。

當孩子上小學時需要輔導孩子作業時,黃奶奶已經腦子老化,反應遲鈍,對於孩子的作業已經輔導不了了。

當孩子上初中時,初中的一切親子活動黃奶奶都參加不了,更有可能連孩子的一日三餐都伺候不了了。即使孩子出去上輔導班,兩位老人接送孩子都是問題。

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當孩子上學需要開家長會時,別人的家長都是打扮得很時尚,開著自家車,領著孩子高高興興地開家長會去,而黃奶奶只能拄著柺杖,步履蹣跚走著去開家長會。當孩子看到這些鮮明的對比時對孩子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鮮明的對比有可能給孩子造成自卑的心理。

作為老師的我,真的不贊成這個年齡要孩子,什麼年齡幹什麼事,七十歲的人應該是兒孫繞膝享天倫的年齡,沒事跳跳舞,下下棋,曬曬太陽,練練書法,參加社會一些悠閒的項目即可,沒必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太累。再說養孩子不僅是精力經濟問題,最關鍵是教育問題。

現在太多問題孩子都是父母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黃奶奶這麼大年齡要孩子,如果不能保證陪伴孩子長大,我認為真的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妞媽教育心得


兩個老人說了要活到120歲,所以大家還是少一點嬉笑怒罵吧,孩子都生下來了,我們旁觀者還是給予祝福!

至於孩子的教育我們也不用操心太多,正常年齡的生兒育女也不見得有多良好的教育,事在人為,雖然對老人來說日子可能比較艱難,但只要有著一顆執著的心,相信結果也不會太差。

我家老外公外婆家生養了8個子女,5個女兒,三個兒子,現在馬上100歲了,外婆生最後一個小兒子的時候和大女兒是同時坐月子的,要放在現在肯定不被看好,那時候吃飯都成問題,當他們還是通過頑強的意志將兒女都養大成人,最厲害的是小兒子恰恰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在事業上都是頂呱呱,如果也是我們當地富甲一方的人物。

我覺得對於父母高齡的家庭,在子女的教育上應該要調整思路:

1、多和幼兒園和學校老師溝通,讓他們多幫忙指點和教育,尤其是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問題,要給老師們更多的權利,要讓老師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

2、多帶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畢竟老年人的生活相對來說畢竟封閉,應該要刻意的增加帶孩子外出的頻率,比如公園和遊樂場,甚至是走親戚等,通過和外界孩子的溝通來彌補家庭溝通的代溝問題。

3、老人要和其他的子女們多溝通,雖然其他子女是極力反對父母再生孩子,但畢竟都還是血緣關係,孩子都已經生下來了,相信其他子女也會念及親情,只要有其他子女的加入,相信這個幼子能夠得到很好的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會多一個人出主意。畢竟老人年齡都大了,而孩子的成長之路還很長,其他子女能接替老人來照顧和教育幼子這一點非常關鍵。

所以,只要是一個有心的家長,不管年齡多大,孩子的教育都不會是什麼大問題。我們社會上有很多的年輕家長由於對孩子教育管理缺失,實際家長責任是零,這樣的家庭難道就真的比67歲的老人更高明嗎?我看未必,關鍵還在於教育理念和態度的轉變!

大家覺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哦


美蛙英語



前兩天,第一次看到67歲奶奶生孩子的消息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奇蹟,而第二反應是瘋了,第三反應是譴責。在67歲高齡,在兒女強烈反對,甚至要求斷絕關係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是失去理性了。而初生的孩子,將來面臨成長困境時,也一定會怨恨自己的父母,因為自私和不負責,將自己生下來,卻無法盡到足夠的責任。

不過現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更關心的是孩子將來的成長。兩個老人既然能在這個年齡生孩子,那身體自然還不錯。個人認為,只要老兩口能夠健健康康,以他們每個月一萬多的退休金,供養一個孩子上學沒有任何問題。學校教育,自然有老師來指導,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同學們可能會因為他的父母年齡特別大而嘲笑他,或者孤立他。這樣的童年經歷一定不那麼舒服。


問題最大的還是在家庭教育上。老人的兩個兒女看樣子是要和父母斷絕關係了,後面這個結能不能解開並不確定,但即便解開,也是兒女和父母之間的結,這兩個哥哥姐姐,對妹妹仍然是很難接受的。如果兩個老人突然離世了,這個女孩的命運可能就悲慘了。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她的身心可能很難健康。

當然,最令人擔心的是兩個老人的身體狀況。如果身體不好,兩個兒女又不願意複合,那照顧老人的重擔就要落在小女兒身上了。但願那個時候她已經足夠成熟了。


現實中,很多留守兒童也是由爺爺奶奶養大的,他們可能一年才能見一兩次父母。留守兒童中心理問題頻發,但也有不少人健康長大成人,甚至成才了。所以,對於老兩口的選擇,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驚歎也驚歎了,指責也指責了,後面就不要鹹吃蘿蔔淡操心了,還是看他們一家人自己的造化了。


高校人才真經


說實話,在新聞上看到67歲的田女士產下五斤多的女嬰,我真的為她捏一把汗。在我們這邊,有一句話來形容女人生孩子,那就是“一手扶床沿,一手扶棺沿”,所幸的是這次超高齡產婦及其女兒都平安,也讓很多人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但是,我還是為這位高齡媽媽的孩子擔心:田女士現在67歲了,當孩子三歲開始讀幼兒園的時候,她年已古稀;當孩子經歷從幼兒園到小學畢業的9年時間,這位高齡媽媽已經79歲,女兒小學一畢業家長就立馬準備過八十大壽,這到底是怎樣的體驗,估計很少有人知道;當孩子參加高考的時候,這位大齡媽媽已經85歲高齡;當女兒大學畢業,這位高齡媽媽已經接近90歲……

不過木已成舟,孩子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再擔心也是多餘的。在我從教的17年過程中,也有一些家長在年紀非常大的時候生下孩子。一般情況下,這種家長平時很少與我聯繫,但在我開家長會的時候他們就“原形畢露”了,最讓我尷尬的是這麼一次:前幾年,在一次期中家長會的時候,我們班的一位學生帶著她的高齡媽媽參加家長會。看到這位白髮蒼蒼的家長,作為老師,出於禮貌我就對那位家長說:“請xxx同學的奶奶到您孫女的座位上去坐,xxx同學,你扶你奶奶一把,輕一點!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你咋讓她過來?……”“老師,她不是我奶奶,她是我媽媽!”我的一句尊稱,讓那位家長感覺很不自然,我很明顯感覺到那位家長的嘴角抽動了一下,頭垂得低低的,那個時候的我也相當尷尬。

高齡媽媽生孩子,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接下去由我這個一線老師來為你支招吧:

首先,如果你是高齡媽媽,那麼一定要保證自己健康長壽,在撫養孩子的時候也要學一學養生,儘量讓自己做到健康長壽,這不單單是為你自己,更是為孩子著想。

其次,對孩子的養成教育不能忽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因溺愛而讓孩子誤入歧途,老來得子是好事,但得子之後狠狠寵溺,把孩子培養成傳說中的“熊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成才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第三,多學一些家庭教育的常識,同時還要每天都要讓自己的腦子動起來,一方面這對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的“蒞臨”讓孩子的家庭教育過早缺席。作為家長,不管你年齡有多大,既然你選擇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對孩子的成長成才高度負責:能生孩子是本事,能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好好培養才是真正的本事。

同時,高齡家長還要培養孩子的自力更生能力。老來得子,誰都無法保證自己能陪孩子走多久,走多遠,所以讓孩子儘快學會生存。老鐵們,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嗎?歡迎留言。


微雨潤苗


我曾經做過老師,但我還是想說幾句。

1.生孩子是他們自己的自由。

之前我對67歲的田大媽生孩子發過文,有人就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是的,生孩子確實是這對夫婦的自由。

可又有誰問過那個小孩子,他願不願意來到這個家庭?

在他希望有人陪他跑陪他跳時,

在他希望有人陪他奔跑,衝上山顛時,

在他希望父母陪他一起玩親子游戲時,

在他想玩麻膺抓小雞時,

這對七八十歲的父母可以嗎?

更不論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比別人強時,或陪著四處上興趣班時,還有那什麼叛逆期,青春期,還成將來的大學,工作,一路的陪伴。

唉,難為孩子了。

2,不是生了,就可以萬事大吉的。

很多責任是需要揹負的。

真不明白,己經有一兒一女,還有孫女的人,就能這麼任性地說生就生。

到底有沒有想過,

生孩子只是第一步。

之後孩子成長之路,才是關鍵。

孩子每一階段,都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金錢,精力和關愛的。你確定都可以應付自如?

出生到三歲,孩子從嗷嗷待哺到蹣跚學步,這過程中,有多少的艱辛,養育過孩子都知道。

嬰兒時,三四個小時,就會張口等待父母的餵養。每天半夜三更醒來,那種感覺可讓人瘋狂。

然後小孩上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心的父母的陪伴成長。現代父母都可以切身體會過,那種使你抑鬱讓你瘋癲的情緒與感覺,讓人抓狂。

所以生不重要,

會養能養以及養得好才是本事。


3.已成定局,唯祝孩子健康快樂。

孩子父親說:

他們的退休金有一萬多。

他還說奶水足夠。

……

既然孩子已經出生了,既然孩子父親也這麼說,既然67歲還能生孩子。這些都或許說明:他們是有想過這事的結果及以後的事情,或者還說明他們的身體狀況良好,他們有信心可以看著孩子長大。

作為外人,只能送上祝福——

祝他們一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我是沐沐,關注 與你探討孩子成長之道。)

沐沐芝道


感恩“美蛙英語”邀請,我是教大育小,作為這個孩子來說,教育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比較頭疼的問題。作為老師,確實讓人堪憂。

最近幾天這個67歲的“奶奶”生孩子了,網絡鬧的有點過火,其第三代人也已經上初中了,這個不是差了一代人的問題,而是整整差了兩代人,當孩子上幼兒園,那麼也是70歲了,這個教育理念之間的差異不是一點點。




我來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是母親36歲生的,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產婦了,我跟姐姐相差的年齡比較多,隨著越長大,我就覺得越難以溝通,畢竟代溝太多,跟父母之間也是這樣的感覺,總是感覺父母特別的難理解我,在我的同學、父母當中,輕易就理解或者父母就支持的事情,跟爸爸媽媽就特別難以描述,因為很多時候父母在用他們的眼光看待問題,可是時代發展,孩子遇到的很多問題不一樣,所以這樣的代溝非常深,很難理解孩子,所以造就了我和姐姐之間性格的巨大差異。

父母是愛我們的,可是因為年齡的差異,讓我常常感到孤獨和無奈,因為得不到理解。

今天做為老師,我想對這對父母說:

1.更新育兒觀念,更新時代的發展,讓孩子接受現代的教育理念和觀念,多像年輕的父母去學習,真正的理解孩子是最大的愛。

2.放開去養,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不要患得患失,跟孩子說你要獨立,我陪不了i多久,這個會把孩子陷入一種困境,然後陷入自卑

我最記得初中媽媽就和我說:“你要好好學習啊,你考上好的學校,有好的工作,我就沒有那麼牽掛你了,畢竟我陪不了你多久,我老了。”

所以我孤獨和深深的自卑藏在心間,是的,我理解母親,可是在那個年紀,我什麼都不懂,還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的時候,就常常被這些話所籠罩成陰影,不得動盪。

我常常自卑,因為我不知道我到底要獨立,所以青春期的我彷彿一個遲暮的老人,花了好長時間都走不出來。

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作為孩子,可能無法理解,但要培養足夠的心力,才可以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

3.一定要表達對孩子深深的愛,愛要說出來。

對於60多歲最吝嗇的就是像孩子表達愛,我們父母那一代,覺得說愛感覺非常不自然,孩子越小,越需要這樣的言語肯定,孩子幽靈足夠的心力,才可以獨立,才可以前進和有勇氣面對

4.不要溺愛孩子

讀了這個“奶奶生女”的過程,確實不容易,一路命都懸著,總算平安生下來,總覺得這樣天賜的寶貝,要好好的珍惜,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還怕碎”,會格外的小心翼翼。也會格外的疼愛,就因為格外的疼,會不知不覺的造成一種溺愛,所以愛要有度,這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發展。

我想:對於這對夫妻,在金錢上養育孩子可能不是問題,但是對於心力和養育上的陪伴才是最大的障礙,現在無論說什麼都晚了,孩子已經降臨這個世間,好好的愛孩子,適度合理的愛,同時與時俱進的養育和陪伴孩子,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和成長能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孩子接受足夠的愛,那麼才會有足夠的能力前行。

總之:科學養育,好好學習孩子的教育知識,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發展。與時俱進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