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馬傣族佤族治縣孟定洞景佛文化景區簡介

孟定洞景佛寺位於孟定鎮這哈村洞景寨旁的山岡叢林中,距離孟定鎮約9公里。屬於南傳上座部佛教中擺潤教派的山林佛寺,“洞景”一詞在傣語中意為佛祖鎖骨舍利子之意。

據佛經《賧大塔》、《布納窪》記載,英達嘎居士對洞景佛寺的起源作如下概述。

洞景之地原是佛祖五百五十次轉世成猴時,猴母帶領其覓食於此而迷途,之後不能同母相聚、囑言,後便殉身於此,世稱之為忘母之地。到坦麻細尼索嘎時代就是佛曆的248年(公元前398年)由攬嘎(對印度錫蘭的稱謂)僧徒帶來釋伽牟尼舍利子鎖骨,盛銅匣埋於此地,並在其上造佛塔,故稱此為洞景,即佛祖鎖骨舍利子地。

果沾心時代,傣族流入孟定,於傣歷的827年(公元1465年)南傳佛教也傳入到孟定傣族中,勐肯、勐潤的大長老專細利將洞景佛塔以寺庇之,塔乃置寺中。

到了清朝中期,耿馬土司(塔址屬耿馬土司轄地)在洞景佛寺寺址又重新修繕洞景佛寺佛塔。“文革”中被破壞。

恢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後,1989年洞景佛寺、佛塔修復啟動,1994年4月20日恢復重建廢棄多年的白塔時,出土了許多珠寶和一套共69件的佛教銅像及銅片銘文,同時出土了一節3釐米長的暗紅色晶體。銘文以梵文記載經專家翻譯,梵文記述這裡埋葬著一批佛之聖物。經考證紅色晶體即為佛祖鎖骨“舍利子”,由此傳說得到印證。

現洞景佛塔高35.27米,直徑40.5米,建築面積達907平方米,由一個主塔、八個小塔、八個佛亭組成,八個小佛塔內各有一尊佛像,猶如眾星拱月,團圍主佛,佛塔外形呈八角形狀。佛寺建築結構及陳設屬南傳上座部佛教山林派風格,無住寺僧侶,大殿內有釋迦牟尼金身大佛一尊,另有彌勒睡佛22尊。為境內外篤信佛教僧徒朝覲的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