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死後,次日才能“穿壽衣”?直言:因為沒用裹屍布

導讀:關於人死後為什麼第二天才能穿壽衣這個問題,小編認為,這需要從人死後的準備以及屍體放入棺材的時間說起。我國古代,對於喪葬文化十分重視。人死後首先需要做什麼?在《儀禮・士喪禮》中有詳細記載。而給死者穿壽衣在其中小殮的環節。下面我一起來看一看。

為什麼人死後,次日才能“穿壽衣”?直言:因為沒用裹屍布

什麼是小殮

在古文中,“殮”“斂”的意思相差不大,均有聚集與收集的意思。但是“殮”字通常只有在殯葬時才會使用。古文中的“殮”字是指:“給死者穿衣後放入棺材的一個過程”。但是由於在古時的喪葬習俗中,給死者穿衣和放入棺材的時間不能同時進行。於是將其拆分開來,給死者穿衣的過程稱為“小殮”,將屍體放入棺材後的過程稱為“大殮”。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圍繞小殮而進行。

小殮時的準備

我們都知道了為死者穿衣換鋪是小殮,那麼小殮是如何操作的?在《禮記》和《儀禮》中均有詳細記載,《禮記・喪大記》中是說:

始死,遷屍於床。嫵用斂嫋,去死衣。小臣楔齒用角棲,綴足用燕几。君、大夫、士一也。管人汲乳不說橘,屈之四人抗嫋,盡階,不升堂。授御者,御者入浴。小臣御者二人浴。巾,姬用浴衣,如它日。浴水用盆,沃水用抖。浴用締小臣爪足。洛徐水棄於坎。其母之喪,則內御者抗嫋而浴。管人汲,授御者,御者差沐於堂上。君沐粱,大夫沐櫻,士沐粱。甸人為堅於西牆下,陶人出重高氣管人受沐,乃煮之。甸人取所徹廟之西北廂薪氣用簍之。管人授御者沐,乃沐。沐用瓦盆,姬用巾,如它日。小臣爪手剪須。濡灌棄於坎。君設大盤,造冰焉。大夫設夷盤氣造冰焉。士並瓦盤,無冰。設床擅第,有枕。含一床,襲一床,遷屍於堂又一床,皆有枕蓆,君、大夫、士一也。
為什麼人死後,次日才能“穿壽衣”?直言:因為沒用裹屍布

因為其中的注意事項以及細節太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結合《禮記》和《儀禮》中的記載,小編將整個過程大致分為幾個階段:

1、首先是確定斷氣以後,用合適長短的筷子塞進死者嘴中,這是為之後向逝者嘴裡塞飯做準備,並佈置靈堂。

2、取水,在部分地區的風俗中稱為:“買水”“乞水”。由專門的人燒水準備為死者沐浴。其中通常死者所穿的常服放在室內,(常服:類似通常的衣褲)壽衣放在客堂。然後就是為死者沐浴洗頭,修剪指甲鬍鬚等,和人們日常生活相同。

3、為死者穿好衣服,臉上蓋上面巾。取出死者嘴中的筷子後,向死者嘴中塞飯。在將死者從臥室搬到靈堂。

4、最後就是給逝者穿上壽衣,然後用單被把屍體裹住捆綁紮實。選一個吉日,然後就是大殮。

為什麼人死後,次日才能“穿壽衣”?直言:因為沒用裹屍布

為何次日才可以給死者穿壽衣?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從其中過程的繁瑣與注意事項來說,當天的時間是不可能直接就到穿壽衣的步驟,並且在《禮記》和《儀禮》中說的都是次日小殮,也就是斷氣後第二天才開始進行。所以才出現第二天給死者穿壽衣的說法。

民間還流傳另一種說法,人們認為穿壽衣是最後一個步驟,“第二天需要給死者穿壽衣”這樣方便記憶。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禮記》和《儀禮》中,最後一個階段是用衾包裹住屍體,並非穿壽衣。那麼為何這樣說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衾”。在《禮記・喪大記》中說:

“小斂:布絞,縮者一,橫者三。君錦嫋,大夫編嫋,士細嫋,皆一。衣十有九稱。君陳衣於序東,大夫、士陳衣於房中,皆西領北上。絞、紛不在列。”

布絞是指包紮斂衣和屍體的布帶,其中的“絞”與“衾”的作用相同。”都是將屍體捆綁紮實。換一種說法可能大家就理解了,“絞”與“衾”也就是民間人們說的“裹屍布”。由於現在的病人大多數都是在醫院死亡,死後都會全身蓋上白布,然後直接送到殯儀館。並且因為屍體要送到火葬場火化,所以慢慢地傳統的“絞”與“衾”也就不再使用。也就說因為不再使用“裹屍布”,給死者穿壽衣就變成了最後一個步驟。而人記事情通常喜歡從最後開始,所以說法也成立。

為什麼人死後,次日才能“穿壽衣”?直言:因為沒用裹屍布

總結:無論是《禮記》和《儀禮》中,穿壽衣都是在次日進行。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有不同之處,不可否認,無論是古時還是現在。人死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都是判斷是否斷氣。所以也有可能是因為,人們覺得死者有可能在活過來,需要多等一天觀察。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