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斌:只有有效的中藥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道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醫藥要用創新的思維和方式讓產品、品牌煥發新的青春。”10月29日,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9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斌指出。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磅發佈。對於中醫藥學的地位,《意見》明確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由此可見,中醫藥的重要性和成就不言而喻。同時,中醫藥行業的一些突出問題也不容忽視。

《意見》指出,中西醫並重方針仍需全面落實,遵循中醫藥規律的治理體系亟待健全,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人才建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中醫藥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實施中醫藥法,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以上問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張斌表示,廣譽遠作為一家傳承近500年的老字號,一直在用匠心精神傳承中藥的精華。“廣譽遠在中藥炮製領域用了很多的方法,讓每一味藥都按照最傳統的工藝和方法,使其藥效發揮到極致。第一,安全有效;第二,藥效要更加顯著。廣譽遠希望擔負起這樣的社會責任,讓中藥迴歸到本質上來。”

“廣譽遠的核心競爭力是傳承古法。”張斌指出,“廣譽遠的每一味藥材從取材到炮製,都非常嚴謹。炮製皆遵循古法。每一道工序都由有著數十年經驗並得到師承的老藥工親自把關操作。”

近年來,質量安全成為籠罩在中醫藥上空並影響其發展的“烏雲”。《意見》指出,要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並從4個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即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

中醫藥對中國人民的貢獻和作用不容辯駁。《意見》指出,要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意見》要求,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西醫有西醫的特長,中醫有中醫的特色。《意見》指出,要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周圍血管病等專科專病。

除了獨特的治療優勢以外,中醫藥還在疾病預防和康復方面具有特別的長處。《意見》要求,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結合實施健康中國行動,促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

在康復方面,《意見》要求,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促進中醫藥、中華傳統體育與現代康復技術融合,發展中國特色康復醫學。

傳承而不泥古,創新而不離宗。中醫藥古老而又充滿活力,對中醫藥的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必然要求。

據瞭解,廣譽遠傳承與創新之法主要包括:品牌創新、推廣創新、體驗營銷和學術研究等。

在學術研究成果方面,據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600771.SH,廣譽遠)2019年半年報介紹,與國內多家知名高校、醫療機構和一大批知名專家開展了多項多中心循證醫學研究,尤其在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症、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年期綜合徵等婦科領域以及中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男科領域,取得了多項豐碩的研究成果,並相繼在國內外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 150 餘篇,其中 SCI 5 篇。

在張斌看來,只有真正有效的中藥才能由歷史檢驗和傳承。“廣譽遠有一句古訓,‘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這個‘天’是誰呢?就是消費者。如果藥品吃了沒有療效,那產品就不可能得到傳播傳承。只有有效的中藥,才能經得起歷史檢驗和傳承。”

張斌表示,“中醫讓生活更美好,讓生命更精彩。我們希望能夠讓中醫智慧全球共享,福澤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