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長文,如果你覺得有價值,歡迎參與評論、轉發與收藏。我是小歐,感謝關注!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倉位意味著你能合理規劃分擔風險的能力

恐懼市場風險是每一個投資參與人從懵懂直到成熟都需要敬畏的一項市場法則,沒有人可以完全規避風險,除非你不再交易,市場的要義就在於受益和損失之間來回磨礪你的投資水平,要想贏得風險,首先你得正視它,然後琢磨它,最後應對它,這才是一個投資人一生的學問!!!——編者按


誰也逃不過市場的左右,即使你是最精明的投資人,天生敏銳的嗅覺有時候在市場下跌之時也只能表現為無能為力,一個腳步踏錯,代價就已經註定是苦果,決策之所以有魅力,絕不僅僅是因為思考的智慧和行為的果決,很多時候表現得是一種另類的風險規避代表。聰明人永遠不會說自己已經看懂市場,愚蠢者卻常常自滿於心,因此應變風險的能力才是一個投資人真正的殺手鐧,因為他可以遊刃有餘的在風險的刀尖獲取利益的果實,還可以從容而退!!!!

資本市場存在於世界這麼多年,多少璀璨的投資傳奇,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智慧和經驗,可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依舊難以複製成功?除了時空因素上及人為上的差異化,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市場本身,風險和挑戰不可能重複呈現相同的過程,即使有經濟週期的引領和人性心理的共振,人們依然難以將市場風險一網打盡,形成可複製經驗。

很多人都知道風險源於不確定性,這種未知帶來的恐慌和市場高效從容是相背離的,人天生恐懼未知,因為沒有辦法做到有依據的應對,甚至獨立思考都相當困難,生存或者毀滅也許就在決策的一瞬間,這種緊張會讓每一個投資人腎上腺素飆升,這就是為什麼風險可怕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認知上的廢話,到底聰明人到底是怎麼應對風險的?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這才是最重要也最核心的部分。

答案是有的,雖然風險對於每個人的衝擊不一樣,因果作用也不一樣的,但作為一名成熟的投資人,不在於風險降臨那一刻怎麼辦?而是事先在做決策之前就已經醞釀風險降臨的可能,即使風險擴大化,也應該有應對預案和方法。

這就是所謂的倉位管控的核心內容所在,也是每一個應該具備風險應變能力的投資人必須要學會的一項市場功課。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一、打破雞蛋的概率預期放在應對思考前

相信每一風險投資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老話,叫做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話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分散風險概率,提升生存空間和容錯幾率。雖然這句話非常廣泛的為人所知,但真要把雞蛋放置的時候,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困惑和艱難,因為多數人將風險的概率都低估了,甚至把風險滯後處理,這本質上不是應變的良藥,那麼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投資人,無論是所謂的融資戰略投資還是二級市場博弈,風險在各級市場都是客觀存在的,這來源於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前景對各行業的微觀影響,如果你想要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取得高額回報,那也就意味著你必須擁有優於常人的眼光和決策能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除此之外,作為市場風險本身的考驗,會帶來被動困擾,你無法等到風險在大多數人眼前的時候再去做反應,那下一秒可能就是你所有財富消逝的聲音。

因此建立先期保護體系是一個投資人最應該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做好準備的東西,包括你的交易邏輯中存在的風險應對原則和決策容錯性,這會最終左右你面臨風險時的抵抗能力。

你的財富雞蛋應該先預期到會被打破,這是一種謹慎的投資策略,是基於潛在風險邏輯的預判,它可以很好得幫你在最初擁有一個介入市場前和麵臨風險時穩定的決策姿態,當你在做投資邏輯推演的時候,也就是你決策前期信息調研時,你應該要學會判斷投資標的的缺點,而不是過度樂觀的高估投資收益。這一點在中國市場裡是非常少有人可以做到的,挖掘企業的缺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相對不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體系現狀下。

大多數中國的投資人對於預期的能力是弱化的,缺乏評估標準和依據,即使是作為專業機構的風投融資,大體上對於企業的考察也是趨於弱化的,作為行業觀察者的角色定位在投資人中嚴重佔比不足,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數據歸總效率的統計弱化,另一方面基於傳統社會效應下的企業公信力背書是極差的,這導致了投資面臨盲投的風險加劇,而且這是一種相對普遍的現象更加致使分散風險的概率同樣趨於上升。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客觀的評估投資的邏輯下風險管控?這就成了中國市場中投資人最大的難點!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二、嘗試評估風險基於邏輯決策的前期信息收集

想要在中國這個投資不成熟的市場機制下完成市場風險評估,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相比於成熟市場框架下的客觀風險評估和市場變量風險評估構成之外,我們還要面臨整個市場非規範和不成熟生態下的風險疊加,因此對於我們這樣能力弱化的投資者而言,更是需要慎之又慎!

中國的投資標的到底有沒有價值?值多少?這是基於投資最本源的追尋,如果議價博弈開始前這家企業的估值就明顯超出價值,那麼這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風險評估是大於收益的。如果投資人想要規避這種基於客觀價值的風險溢價,那麼他基於評判企業的標準就應該來自於企業的基礎價值構成,即所謂的基本面,這中間涵蓋了企業經營和規劃的一切,如企業定位、產品、文化、研發、市場佔比、利潤空間以及企業的一切價值因素,這些都是可以透過信息收集或者調研研判來歸總的,屬於客觀現狀,也是投資前景必要的功課和邏輯推導要素。

而除了這些客觀評估內容外,風險還會來自於市場運行本身的影響因子,諸如經濟宏觀環境衝擊、突發事件影響、企業資產損失提計以及一切非傳統客觀因素變量,這些屬於價值附著外的風險波動,來源於市場運行變動,並無確定性規律可言,但仍構成投資重大風險要義中的一部分內容,是不可以忽視掉的,

這兩個部分的風險評估根植於個人投資信息收集邏輯,大部分投資人要做到兩者兼顧,就必須要強迫自身面對風險概率遠大於收益的可能,尤其在不同投資市場中,風險高低是截然不同的。信息囊括得越多,投資對於投資標的風險管控的預期也就越明確,結合分散投資的思路和邏輯,優先多方標的,著眼於篩選符合投資風格的優化組合,這樣可以儘量把投資結構均衡化,以保障基於自我信息判斷下的投資成效。

想要做到系統全面且準確地涵蓋所有市場風險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不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高風險高收益的博弈價值,投資本身帶來的就是更加激進的財富增值策略,但在風險降臨之前儘量囊括並熟悉基礎環節上可以規避風險的誘因,這一點還是可以做到的,實際上這就是先期評估風控的要義所在。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三、佈局難點在於把風險切割量化

在整體決策醞釀之前,先期風控評估確實可以幫助我們在流程環節上規避掉一些不好的投資標的,他們本身就存在風險隱含,比如經營上的問題,但這隻限於基礎信息環節的挖掘和判斷,而在市場風險環節的不可把控性才是考驗投資人眼光和決策最大的難點。

如何在市場運作過程中發現投資標的所面臨的的價值風險減益?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雷區?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自己的投入陷入進退維谷的境遇?我想這些問題才是大家所關心的。

在投資佈局方面,上述問題的難點實際上歸結起來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在市場運行過程中將風險切割量化,也就是如何分配一籃子雞蛋的概率。在這個內容上,大多數投資人的疑惑在於,我到底怎麼評估市場的投資組合策略以保持靈活性?

首先在於評估自己的能力,你的風險掌控不僅來源於市場,必然先來自於你自己,在面對市場突入的風險時,你對自己應變的能力瞭解多少?這極大得影響你對於策略的執行能力,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底線,那就制定多大的比例策略,在你確認自己能夠承受20%的風險損益時,你卻投入了近滿倉的投資博弈,那註定你在面對風險時是被動且慌張的,你會猶豫,產生焦慮和錯覺,甚至在損益產生時無法堅持原則做出錯誤決策,最終一定是投資失敗收場。在這種情況的博弈下,你不是輸給了市場,而是輸給了自己,這就是先期能力評估重要性,知己才能夠知彼,才會有後面的應對策略。

其次在於倉位分配的原則和操作,最重要的在於確實能夠有一個動態及時的反饋,量化的意義在於數據作用概率,在證明和反證明的環境下堅持把控住自身組合的合理性,不要過度傾注於單一中意的投資標的,導致倉位過重,從而產生扭曲的決策影響,這樣就會背離倉位把控的初衷和落腳點。切割投資是很多中國投資者不願意去做得事情,他們更激進,但是並不知道激進實際上無法讓他們穩定獲利,單一標的的豐厚收益會讓他們產生重倉才會更豐厚的錯覺,實際上穩定收益才是投資人最應該追求的東西,這一點才是導致散戶面臨風險時難以全身而退的根本。

最後在於倉位的決策是動態變化的,因為市場風險也是動態變化的,一層不變的策略組合也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僵化,僵化必然帶來固執和偏見,而靈活和效率才是投資進步的空間,我們需要根據市場的情況實時調整我們的倉位結構,即使是同一標的也要及時評估動態標準,保持趨勢邏輯的思考更新,比如在牛市時積極調控組合,在風險偏好下可以適當放寬倉位標準;相反的在縮量的熊市風格中,我們需要保持更加謹慎的倉位邏輯思路,最大可能得以更嚴格的標準執行倉位策略,這樣才可以做到有原則底線的保持,也有規劃效率的追蹤,倉位風險才能夠及時應對市場,做到效率最大化。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四、立足應變,及時止盈止損

除了策略組合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外,其實倉位佈局上還有一點是需要大家長期培養的能力,那就是決策執行。規劃得再好,也比不上決策時的一個念想,人的行為雖然來自於思考,但做事的態度卻千變萬化截然不同。

怎麼想是一個方面,怎麼做又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能否做到依據倉位動態調整?這才是最要命的。決策的難點在於風險收益來臨時,人所面對主觀的情緒和客觀的判斷之間的矛盾,我上面說過大多數人見益則喜,見損則慌,這是一種常見的散戶投資者弊病,但為什麼機構投資卻可以冷靜應對?第一在於他們有預期調整的佈局後手,第二在於他們的議價權重要大於散戶投資者,因此他們的倉位在前期中期和後期都有容錯空間,而散戶投資人則受困於自己的資金、風險評估能力、倉位靈活性以及議價能力上的不足,從而導致錯誤不斷。

我們應該嘗試學習個人如何像機構一樣運作,即使你無法像機構一樣擁有大量可操作資金,立足應變,及時止盈止損,這卻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倉位規劃和執行是兩個方面的事,很多人想得很好,但操作的靈活性和應對性極差,又容易自我動搖,那麼這樣的倉位組合即使是完美的,那也是無效的。要學習機構拉長時間去看待市場風險,比如黑天鵝時市場固然暴跌,但你要學會分析這種情況對於你的投資標的到底是長期影響還是短期影響,這直接決定了你的下一步執行。

就像數年前英國脫歐投票事件衝擊全球資本市場,那時候的關注點仍在宏觀變量,雖然是黑天鵝,但後期還是會逐步恢復常態運行。只要你的投資標的不是資產關注要點在英國,那麼實際上不必過於恐慌於事件本身。

而針對具體企業的暴雷事件則完全不同,比如造假欺詐上市這種類型的風險點,這是作用於投資標的根本的影響事件,我們這個時候就要果斷止損出局,決不能有一絲的猶豫,那些刀尖上耍博弈的行為,你也要評估自己有沒有擊鼓傳花後全身而退的能力。

這就是理性投資規劃執行和非理性衝動執行之間的不同,恐慌只會影響後者,前者則更加從容面對市場。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五、保留下一次動作的空間

重倉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全倉絕對是最愚蠢的決定,這是這麼多年投資市場中最寶貴的一句諍言,但事實上大多數中國投資人不成熟的地方恰恰就在這裡,始終忽視風險的存在,全力作用一個投資標的,以求收益最大化,但是即使是白馬價值股我們這些年來看到的“暴雷”現象也不算少見。

要學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這條後路可以是資金容錯率的保障,也是靈活操作的基礎,承擔著保障輪動的可能性。其實對於風險管控而言,餘地這個詞彙是相當重要的,你的投入產出雖然無法在它的身上體現出來,但是作為理性從容的代言人,它可以幫助你更加合理的面對市場。

當你手握餘地的時候,風險博弈也會成為一種不那麼迫切的需求,抑制焦慮和恐慌,錨定專注和從容,從而提升應對的效率。

事實上很多中國個人投資者並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容易被市場所牽動,一旦被套就想補倉,一次不行再補一次,直到最後發現自己已經把所有的資金都傾注在一個目標上,剩下來得只有被動和難熬。我們本可以不做到那麼極致的,如果確認是我們決策失誤帶來的後果,最應該做得是保持冷靜觀察、確認並止損,而不是一味得加註。

所謂容錯,不止是指市場容錯,也是你的決策容錯,要嘗試用博弈的方式去看問題,議價過程中始終應該左右得是你自己而不是市場,一旦你把主導權拱手讓給市場,那麼也就意味著所有的風險都開始變得尖銳。

投資是需要空間感的,學會和時間思考做朋友,保住資金是首位,增加收益是附加,立足這一點要義,你才能看明白投資的真諦!!!

倉位配置的學問——市場風險之下的理智謀生之道

六、做好倉位管理是投資人一輩子的學問

倉位管理是每一位風險投資人的必備課程,也是值得一輩子去探究和琢磨的投資邏輯框架,培養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決策組合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他們需要比專業機構付出更大的努力和犧牲去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和反饋,認識自身的不足,瞭解市場的趨勢風險,穿透收益和損失的財富陷阱,把握住信息溝通的效率,只有這些經驗在長期實踐中得到印證才可以培養起來一個合格且成熟的投資人。

風險畏懼在先,收益財富在後,這是自古以來顛覆不變的真理,不要急吼吼地認為投資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要過分在初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否則市場會給你當頭棒喝的。

沒有任何一次交易背後是簡單的數字算法,人性和環境會構成一個複雜的生態,這本身就是風險的一部分,加上我們本身市場制度的不成熟,很多時候也會讓投資人迷失在實踐生存和經驗總結的悖論當中,如何把握這一點是我們真正要打破市場常規去思考的問題。

切實做好倉位管理是風險教育中比較穩妥的決策邏輯,但做得過程也許會比較艱難,不要總是說市場不夠好,也許你本身功課就做得不夠好,風險固然有非理性的成分,但很多時候還是有據可查的,只不過我們無法透過能力去挖掘而已。

學好倉位管理這一課吧,不一定會讓你籃子裡的雞蛋變多,但至少在顛簸的路上會少摔碎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