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预测:猪价快速大幅降低持续性不强

数据显示,近两日北方地区猪价出现大幅回落,10月31日、11月1日,东北地区累计下调4~5元/公斤,同期河北降幅也达到了3~4元/公斤,天津、山东、河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回落。

该机构预计,11月1日晚北方市场价格仍有下滑空间,南方市场受北方影响出现小幅走低。未来3~5天国内价格下滑的趋势或由北向南传导。

然而,预计猪价快速大幅降低持续性不强,同时随着天气转冷、消费或有缓慢提升,下周国内价格就可能会止跌趋稳,甚至局部下滑幅度较大的地区存在回涨可能。

对于本周猪价的回落,卓创资讯将其归结为终端消费难以接受高价、前期压栏惜售猪源开始出栏、北方地区存栏下滑比例相对较低,以及中南六省开始试点禁止非中南区的活猪调入所带来的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国内自繁自养养殖盈利为3131.69元/头,局部高价区盈利已超越4000元/头。换言之,商品猪每增重1公斤养殖户就多赚20~26元,因此养殖户压栏养大猪情绪浓厚。

而商品猪从110公斤增重至150公斤,大概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现阶段恰好是9月中下旬压栏生猪出栏时机,出栏量较前期增多。

各家养殖类企业也是秉承着类似策略。

温氏股份今年8、9月份生猪出栏数量降幅明显,公司给出的原因除了留种繁 育以外,还包括了“实行提升单头体重的养大猪策略,并调整了商品肉猪销售节奏。”

上游养殖环节赚了个盆满钵满,却苦了屠宰企业。

“10月22日辽宁一级满膘白条走批发市场价格最高已涨至55.0元/公斤,屠宰企业走货滞缓,批发市场成交清淡,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滑70%之多。”卓创资讯指出,随后东北市场白条价格开始缓慢下滑,屠宰企业订单不断减少、亏损严重。

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屠宰企业采购量减少,向上游养殖企业压价意愿增强,叠加上述“大猪”集中出栏,促使本周北方地区猪价大幅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栏量降幅、运费及调运限制等因素,北方市场与南方市场存在些许差异。

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河南以北市场存栏较去年同期下滑比例在40%~60%,河南以南地区存栏同比下滑则多在65%~80%。

相比之下,北方生猪存栏量较南方更为充沛,供需关系并不如南方地区那般紧张。未来,猪价下跌能否如期向南方传导,同样需要市场验证……

相关新闻:生猪价格呈下跌之势

近期,南方地区猪价虽然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但北方地区猪价大范围出现下跌现象,南北生猪价差更为明显。以东北三省为例来看,近一周累计下调3.00-5.00元/公斤,跌幅令人咋舌!今日,辽宁省生猪均价为37.42元/公斤、黑龙江省生猪均价为37.98元/公斤,吉林省生猪均价为37.13元/公斤,关注猪价变化情况的猪友们都知道,就在前几天东北三省猪价已达40.00元/公斤,早已跻身金猪行情!是谁阻碍了猪价上涨?市场!一个“回马枪”东北猪市又开始震荡不已!

业内表示,此次猪价下滑主要是终端消费难以接受高价、前期压栏惜售猪源开始出栏,以及中南六省开始试点禁止非中南区的活猪调入等所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生猪紧缺的现实,猪价快速大幅降低持续性不强,下滑幅度较大的地区存在回涨可能。整体来看,生猪市场行情向好发展,暂时没有实质性利空因素!

政策利好和市场行情双重带动下,养猪人补栏增养积极性恢复。2019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将有望趋稳,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将逐步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