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一个沉迷炼丹的皇帝,终把明朝败在了他的手里

一个渴望儒、佛、道三教和平相处的中庸之人,朱见深:有苦难言

在明朝时中有许多个皇帝都是相对比较荒唐的,有人说中国古代皇帝的艺术细胞都给了明朝的皇帝,这句话不无道理,明朝的皇帝有疯狂喜爱木雕的,也有疯狂喜爱书画的,感觉明朝后期的皇帝除了不会处理朝堂政事、平衡利益损失之外,其他一些吃喝玩乐的东西都是比较擅长的。在明朝的这些皇帝之中,有一个人相对比较平庸,这个皇帝就是朱见深。作为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应该算是没有太大压力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可惜他的后半生沉迷美色和炼丹之术,并任用奸臣倚重特务机构,沉迷于炼丹之术的他修建了许多的道观,同时他为了追求长生也比较信仰佛法,而政治目的让他在儒家方面也比较痴迷,他算是唯一一个渴望儒释道三教和平相处的皇帝,不过他这个愿望最终也没有实现。

朱见深的一生

朱见深:一个沉迷炼丹的皇帝,终把明朝败在了他的手里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他不仅仅是长子,更是嫡长子,所以从朱见深一直都是太子,但是从土变之后他的父亲被外族撸去,他的叔父趁机篡位然后他的太子之位就被别人夺取了,一直到后来夺门之变复辟之后他才重新被确立为太子。朱见深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恢复了自己叔父的皇帝尊号,从这件事情里别人就可以看出朱见深的英明宽厚,但同时也能看出朱见深作为一个皇帝确实有一些仁慈过头,朱见深在上位之后就开始平反各大冤案,除此之外,他还任用贤臣整理国家政事,在朱见深成为皇帝之后,一系列的政治策略让当时的臣子们看到了明朝新的希望。根据《明史·本纪第十四》记载:“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虽然经过朱见深的整治,整个明朝的经济开始逐渐的恢复,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上升,国家逐渐走向强盛 但可惜好景不长,朱见深在位期间也曾经任用过许多的奸臣,尤其是朱见深后期过分喜爱万贵妃而导致的政治逐渐混乱的情况,更是让当时的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朱见深在位期间,虽然任用贤臣,但同时也任用奸臣任用奸臣这件事使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除了任用奸臣之外,他还沉迷于绘画艺术以及炼丹之术,在朱见深当皇帝的后期时间中,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艺术、女人和炼丹上面。他最让人诟病的并不只这一点,他对于一些家庭琐碎事情和朝廷政事的懦弱也不容忽视,在这个皇帝身上,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中庸之道,他的存在符合盛世却无法挽救即将落败的明朝。朱见深一生在位23年,在他41岁的时候去世,然后被葬在了明朝皇帝墓陵之中。

朱见深的政绩

朱见深:一个沉迷炼丹的皇帝,终把明朝败在了他的手里

明宪宗朱见深登上皇位之后频繁了于谦的冤假错案,除此之外,他还恢复了于谦儿子的官职,在这样情况下,大部分的大臣们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宽厚英明的君主,换言之,他做了这件事情就足以稳定人心了,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位皇帝竟然不顾明代宗曾经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仇怨,选择以德报怨恢复了代宗皇帝的称号,这件事情虽然得到了朝野上下的称赞,但他并不符合一个挽救明朝颓势的帝王的作风,故把这件事情说的严重一点的话,这一件事情足以显示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喜好中庸、不爱发生矛盾的人,也就是说他这个人的性格里边有一些懦弱的成分。根据 《明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记载:“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这里记载的就是当年明代宗废除他太子之位的记录,当年四面楚歌的情形都没有让朱见深产生怨恨,足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深处的仁慈和怯懦。

朱见深在为前期任用了许多贤臣,这些贤臣大多数都是内阁大臣或是大学士,人才济济就是用来形容朱见深在位的明朝朝廷的词语,可以说朱见深在前期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治上的成就,除了自己本身的能力之外,这些大臣们的辅助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朱见深当皇帝的前半段时间里,他一直是以一个明君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的,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相对比较好的成就。其中一项成就就是安置了荆襄流民,这些流民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战乱和灾荒等各种原因而聚集在城市周边的,政府在这样了这些灾荒和起义之后,利用户籍形式将这些流窜在外的百姓陆续地安置在了附近地区,让他们成为了当地的百姓,彻底的解决了流民这个问题。

朱见深在位时期的污点

朱见深:一个沉迷炼丹的皇帝,终把明朝败在了他的手里

明朝时期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西场就是朱见深设置的,朱见深设置这个西厂就是为了来对抗日益强大的东厂特务机构,西厂是由太监汪直管理的,当时这个西厂特务机构确实祸害了很多明朝的大臣,许多大臣都被关在了西厂的监牢之中,当时有许多大学士上书请求朱见深废除西厂,朱见深的懦弱和中庸之道在这件事情上发挥到了极致。在他接受到大臣们的这个废除西厂的意愿之后,他果断的见到了他们的意见,但是好景不常在废除西厂一个月之后,他又重新建立了西厂,在西厂这件事情上反复无常的朱见深把中庸之道表现得非常明显。

根据《明史·卷一十四·本纪第十四 》记载:“十三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己巳,置西厂,太监汪直提督官校刺事。斋 夏四夏四月,汪直执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院判蒋宗武,行人张廷纲,浙江布政使刘福下西厂狱。五月甲戌,执左通政方贤下西厂狱。丙子,大学士商辂、尚书项忠请罢西厂,从之。六月甲辰,罢项忠为民。庚戌,复设西厂。丁巳,商辂致仕。”在这些事件之后,在成化十八年的时候,朱见深又下直废除了西厂,根据《明史·卷一十四·本纪第十四 》记载:“十八年春正月壬申,罢西厂。”

朱见深:一个沉迷炼丹的皇帝,终把明朝败在了他的手里

西厂的设置朱见深在位期间的一个弊政,因为当时担任西厂首领的太监汪直非常的嚣张,因为朱见深给予这个特务组织太多特权的原因,导致整个组织的成员凌驾在了文武百官之上,他们直接对接皇帝所以对许多大臣都是肆意妄为的态度。在西厂这个特务组织的努力之下,本来政治清明的明朝发展趋势开始逐渐的颓败下去,西昌当时不仅扩大了偷机构的侦查范围,同时还开始重新肆虐侮辱大臣把许多名臣良将全部都抓进了西厂的监狱里,造成了政治混乱的局面。

除了朱见深在位期间进行的一些弊政之外,她最受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对万贵妃过分的宠爱,甚至因为他过分宠爱万贵妃以致朝政混乱的原因,很多人在评价他的时候都否定了他前半生的一些成就。在遇见万贵妃之后,朱见深就开始表现得非常反常,他甚至想不顾祖宗法制立这个宫女为皇后,但可惜被他的生母周太后否定了。尽管被否定了,但是他想立万贵妃为皇后的想法却一直没有打消,后来甚至为了立万贵妃为皇后,他把原来的皇后废除了,有人说朱见深在位期间的一半弊病都是由万贵妃这个女人带来的,事实与否无法评说,但是,在一些政策和决定的做出之时可以看出朱见深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励精图治有作为的皇帝,在某些方面他甚至有些怯懦,想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最终却只能选择自己忍耐,中庸之道是他的终极理想,但却最终无法实现。

总结

朱见深:一个沉迷炼丹的皇帝,终把明朝败在了他的手里

朱见深在位期间做出的功绩很多,《明史》之中是这样赞美他的:“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当然《明史》的记载中并没有为他隐藏一些不好的东西,毕竟朱见深在位期间也没少做一些受人诟病的事情,西厂和万贵妃就是不可磨灭的两个因素,《明史》之中对他做的一些评价是比较公正,前半生虽然表现的像一个明君,但后半生却沉迷美色和炼丹之术,除此之外,他还希望儒释道三教能够和平共处,并为此修建了大量的佛寺和道观。总得来说,朱见深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后差别巨大,他后半生做的一些事情是想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最终结果却发现自己无法改变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自己委屈自己,所以他这个皇帝有些可怜的同时又有些可恨。

参考文献:《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