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傳華為市值可達一萬三千億美金,你怎麼看?

天天高興37417441


最近網上流傳的華為估值一萬三千億美金並不是空穴來風,它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10月26日舉辦的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提出來的。倪光南院士認為華為在通信領域特別是在5G方面獨領風騷,已經完全超過了蘋果、三星、谷歌等國際企業,估值可以達到1.3萬億美金。



華為是世界五百強中唯一沒有上市的企業,2018年華為營業額突破千億美元,排在世界五百強第61位。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華為屬於獨特的公會持股結構,股權分散在員工手上,創始人任正非的股份僅佔1.4%,這就意味著華為根本不滿足上市條件。

倪光南教授認為華為估值1.3萬億美金未免太過樂觀,或者說有些天方夜譚。先不說華為到底能不能上市,光是1.3萬億美金這個數字就是我們不敢想象的,因為在小編的印象中歷史市值超過一萬億美金的企業只有蘋果和微軟做到過,中國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也才4720億美元,騰訊4380億美元。

手機銷量世界第一、五百強排名前15、品牌價值亞洲第一的三星電子,市值不足三千億美元。可是三星的營業收入是華為的2倍,利潤是華為N倍。華為本質上和三星都同屬於製造業/硬件公司,難道市盈率比頂級的IT和互聯網公司還要高?


蘋果前三季度利潤四百多億美元,市值1.14萬億美元,而蘋果的市盈率其實也才21.52,並不算很高。亞馬遜市盈率79.38,臉書市盈率31.65,微軟市盈率27.12,Google市盈率27.30,阿里巴巴市盈31.77,率騰訊市盈率30.91。這樣算下來,華為1.3萬億美元那市盈率比亞馬遜還要高?
根據2019年胡潤百富榜,華為的真實估值在1.2萬億人民幣,遠遠低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1.3萬億和1.2萬億看起來確實相比不大,不過前者是美元,後者是人民幣,不懂換算的朋友百度一下就知道,大約是1:7的比例,摺合下來也才1714億美元,這是比較合理的數據。

所以,華為1.3萬億市值完全不可能。


數碼小咖秀


眾所周知,華為是全球未上市的500強公司。近日倪光南的一番熱捧華為的言論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倪光南認為華為如果上市,那麼其市值能成為全球第一,估值可高達13000億美金。那麼問題來了,倪光南這個說法有沒有根據呢?就我個人看來,這是一個站不住腳的觀點。我的理由如下;

平臺級公司

首先,我們發現目前全球市值排前的公司都是平臺型公司。如何理解平臺型公司?說直白一點,這些公司的業務在國內或者說全球市場有很大的話語權,諸如美國的亞馬遜、微軟和Facebook等,國內的如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而且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護城河足夠的深。

而反觀華為公司,雖然其5G技術在全球領先,但該領域也存在愛立信和諾基亞等這樣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

再看華為手機,華為手機近些年銷量確實很不錯,但華為高端手機的銷量還是蘋果三星差了不少。更為難在的是,三星蘋果手機的利潤還要高於華為!

所以,綜合以上來看,華為雖然能看作是一家平臺型公司,但其現在的護城河並不是那麼堅固!

倪光南憑什麼說華為值13000億美金?

話可以亂說,但請拿出根據!倪光南任務,華為從他的業務情況、創新情況等等是第一。而且華為的人才儲備很強,比如今年華為就曾多次在全球招聘精英。但這隻能說華為確實有實力,但你要說因此華為就能有13000億美金的話,我覺得並不是很可信。

13000億美金是什麼概念?那是比蘋果、亞馬遜的公司市值高,而且還能買下近2個阿里巴巴公司,難不成,阿里在華為眼中不堪一擊?

就算是從華為的創新、人才等多方面來看,華為也不可能有那麼高的市值,因為資本也並不會買賬!

華為到達值多少美金?

按照華為在2018年的財報來看,華為的銷售收入為7212億元,摺合美元為1048.7741萬美元,在目前的世界500強中,它排名第72位。我們再來對比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2018年的總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大關,淨利潤大概在696億元左右。而阿里巴巴的市值目前也還在4500億美金徘徊。

即便是未來華為的營收突破了1000億美金,我們也最多隻能把華為的市值提一番,那也就是8000億美金。當然了,這還不包括資本等因素。所以倪光南說華為上市能達到13000億美金,我完全認不下!但也不可否認華為目前在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


春公子


華為市值胡潤百富榜僅1.2萬億,遠低於阿里和騰訊。那我們先看下,華為18年研發費用是1000億,淨利潤是593億。按照最簡單的估值法593*20=11860億,和胡潤是接近的。看了下蘋果公司,現在的市盈率近20倍,但蘋果研發費用是900億人民幣(19—18三季度),淨利潤是4千億人民幣,其研費/淨利潤0.23倍,而華為研費/淨利潤1.7倍。相比之下此市值並不能反應華為的真正市值。首先我們來個假設,華為研發費用是500億,那淨利潤就會多出來500億(不考慮所得稅、研費加計扣除的影響),其市值就會多出來10000億。如果對標蘋果公司900億研發費用/4000億淨利潤,那麼華為應該調整到294億研發/1306億淨利潤,那麼華為估值應該是1306*20等於26122億,而實際上華為的研發費用投入是淨利潤的1.7倍,蘋果可沒有這麼大的魄力,華為是非上市公司,沒有股東對利潤的急切要求。對比同類企業都是極高投入。華為營收同比增長23%,而蘋果卻是負增長。華為未來能獲得源源不斷可持續發展競爭能力、獲利能力、市場擴展能力,其中5G技術更是獨步天下,放在碗裡都能看到的盈利。結論:保守估計(1.2+2.6)/2=1.9萬億的比1.2萬億更能提現華為價值,當然華為市值在1.2萬億——2.6萬億之間均為合理。但胡潤卻取了最低數,我認為低估了7000億。


股權價值


華為自己都不想做世界第一,但是分分鐘被人推上世界第一。華為還沒有想過上市,人家已經將他上市的市值算的一清二楚,一個個都是神乎其技,未卜先知。實際上華為是個挺簡單的公司,三季報出來很強勁,營收6108億,淨利潤率8.7%,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妥妥的淨利潤700億以上。可問題是,這這這是人民幣啊,摺合100億美元。

看看部分美國科技股:

臉書:2018年利潤221.1億美元,市值5401億,2019年半年利潤50.4億(交罰款了)

蘋果:2018年利潤595.3億美元,市值1.1萬億,2019年半年利潤226億。

谷歌:2018年淨利潤307億美元,市值1.2萬億(比較特殊的是谷歌有ABC三種普通股,AC加總不包括B股創始人股,也許總額會超過1.3萬億美元)

微軟:2018年淨利潤392.4億美元,市值1.1萬億美元

看了上面什麼感覺?為什麼要去搶這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第一市值?華為對於我們國家的意義,並不是說一個華為的意義,而是我們需要華為這一類型的企業,不是一家,而是很多。所以我們要讓其他企業以華為為榜樣來進行研發投入。

實際上華為的對手並不是體量見長,比如芯片領域的對手三星、高通,合作伙伴臺積電,上游合作伙伴ARM,EDA三大工具廠商。高通並不龐大,但是一方面基站芯片,一方面手機芯片,從設備商,吃到運營商,再吃到手機用戶。整個高通幾乎沒有冗餘,全部是技術產業。而高通相對來說體量很小。

要說明什麼呢?要說明的是,我們不應該只有華為。一條價值鏈,從資源礦產多個環節到一部手機,國外的很多小企業都佔據了有利地形,他們就生產價值鏈裡面的一兩個配件,就這一兩個配件就統治了整條價值鏈。這就是華為所說的拳頭捏緊了打出去。現階段華為不但不應該做的太大,實際上還應該收縮外延,將研發力量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對於一家企業,很多業務管理難度很大,但是利潤卻很少。這就是大企業的冗餘。在日本,松下,索尼,夏普,哪一家不是當年的技術性企業,但是他們的技術都分散了,沒有聚焦,最後你走哪一步都趕不上時代。喬布斯從索尼買走了MP4的技術,形成了移動互聯網的開端,就是我們以前用的小NANO。夏普還是孫正義當年的出資人。

所以,華為是個榜樣,真正要研究的,是如何激勵所有企業都去走研發投入這條獨木橋。知識產權要保護嗎?當然要,不然怎麼激勵。


財經紙老虎


倪光南被當時聯想負責人搞出公司,就是因為大嘴胡吹。一個純硬件公司華為,參照有諸多核心技術的三星公司,華為估值最多是三星的1/5,三星現在市值2500億美元,華為最多估值500億美元。


大俠0000




雖然網絡上有各種神話倪光南的報道,但我認為有點誇張了。流傳說華為市值高達13,000億美元,也是倪光南說出來的。對於這個數值,我認為根本就是胡扯。以目前華為的現狀來說,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市值。


全球目前市值最高的是微軟,約為1.1萬億美元。如果說華為市值達到13,000億美元,就意味著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目前華為的業績支撐得起這個企業市值嗎?支撐不起來。

有一個素質非常好,用於衡量企業市值是否有泡沫,就是市盈率——通過企業市值/淨利潤計算出來。

2018年華為的淨利潤還不到100億美元,不止是89.54億美元。如果公司的估值達到了1.3萬億美元,意味著華為的市盈率達到了驚人的144倍。



144倍的市盈率,那真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目前正在處於牛市的美國股市,市值最高的10家企業(上表)中,市盈率最高的亞馬遜也不到80倍,市盈率最低的伯克希爾哈薩維不到8倍。10家企業的平均市盈率應該是20倍到30倍之間。

即使按照亞馬遜的市盈率來給華為估值,華為也只能拿到7000億美元左右,1.3萬億美元還差了6000億美元。

華為在本質上還是一個硬件公司,它不是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那樣的軟件公司。硬件公司的估值不會太高,要低於軟件公司。三星電子為例,他的淨利潤要遠遠高於華為,2018年大概是380億美元。那是三星電子的最新市值,也只有2600億美元左右。

臺灣的臺積電是相當牛逼的企業,利潤率高達30%以上,簡直是一頭現金奶牛。而且其基本壟斷了高端芯片的生產。但目前臺積電的市值也大概是在2000億美元出頭。

參照以上事實,華為的估值根本不可能達到1.3萬億美元的高度,這太嚇人了。我認為合理的估值應該是在2000億美元左右。考慮到華為的獨特性,最多3000億美元。


財經知識局


一、華為的關鍵財務指標

根據華為公佈的財報,2018年營收7212億人民幣,淨利潤593億,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6108億,淨利潤531億,2019年營收目標1250億美元,淨利潤109億美元,目前看,達到這個目標基本沒問題。

而華為今年5月份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後,一度面臨斷供的局面,但這樣的情況下,華為仍然取得了2位數的增長,且手握大批訂單。

二、華為如果市值1.3萬億美元,市盈率多高?

按照2019年的盈利預期109億美元計算,1.3萬億美元的市值的話,市盈率大概是120倍。而我們A股通信設備行業是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呢?截至今天收盤,A股這個行業的平均市盈率是358.39倍!!!所以如果是在A股上市,這個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這也從側面說明A股的估值之高,A股的公司基本面之差,A股的投資者是多麼偉大和勇敢!

360在美股退市的時候市值600多億人民幣,回到A股後,最高時候市值4400億,藥明康德美股退市市值220億人民幣,今天收盤1400億。

所以,華為如果在A股上市,加上龍頭地位的溢價,1.3萬億美元也沒什麼奇怪的,甚至更高也有可能。

三、如果華為在境外上市,近期內沒有可能實現1.3萬億美元市值

微軟公司的營收體量和華為差不多(2018年1103美元),但微軟的盈利更多,2018年達169億美元,那麼微軟的市值多少呢?5000億美元!

而在通信設備領域的其他巨頭包括愛立信、諾基亞、高通等等,其市值都不高,基本上沒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所以,毫無疑問,華為如果在境外上市,近期市值想達到1.3萬億美金想都不用想,或許若干年後有可能吧。



遁逃者


這是用西方話語體系價值觀看待華為。

有沒有錯?

資本遊戲,沒有錯。

按照西方公司估值範例,擁有全球最強科技創新能力、年實現銷售超過1200億美金的公司,20倍的估值,兩萬億美金。對摺,還有一萬億。

但站在中華文化角度,將一個按中華文化傳統維繫自己生存,不按西方資本運作規律特立獨行的華為,硬要用西方資本規則套住它,這就錯了。

美國打華為,華為不僅沒有像阿爾斯通那樣出賣自己的公司,出賣為公司努力奮鬥的員工,而是除了對美國扣押人員手段採取有理說理,其他比如應對斷供什麼的,則亦步亦趨的跟著亮家底。

你不賣芯片,我有;你不給我標準,我有;你不准我使用開放系統,我還有……

備胎,既不符合資本獲利最大化原則,也不符合西方組織生產的思維方式。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等等中華文化體現在商業法則裡,平時沒拿出來,西方人按照他們的邏輯慣性,以為他們是能主宰世界。

可關係國運的決鬥時刻,華為備胎轉正就讓美國人傻了眼。

根本區別是“零和”與“和而不同”。

改革開放40年,我們認識世界,但有些人也被世界的一些認識束縛了自己。

資本出現在現社會發展階段,但終歸會消失。

借用資本為的是消滅資本,這才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


布衣吳新建


一個體制內蛀蟲的胡言亂語,就不要當真了。

如果華為後年收入達到1350億美元,按照8%的淨利潤率算,淨利潤108億美元。按照20x市盈率(蘋果參考),市值2160億美元,約1.5萬億人民幣。不到阿里巴巴現在市值的一半。 ​

當然如果華為在A股上市,融資10億人民幣,炒到1.3萬億美金市值也有可能!


檸檬冷愛


這個就是胡扯了,最近一年華為受到美國的打壓,國內民族之情更盛,民眾自然把這杆民族企業的大旗給了華為,但是當我們普通人都在義憤填膺的時候,華為的管理層相對要冷靜和理性很多,任正非自己使用的也是蘋果電腦,而且任正非也認為不要把科技導向民族主義,不要煽動民族情緒。

華為值得驕傲嗎?這是當然的!肯定的!我們正視自己的優勢和成績但是也要看到我們的差距,客觀的看到我們當前的自己,不要忘記我們從哪裡來,起點是什麼?更不要忘記我們要到哪裡去!

1、華為市值1.3萬億美金的出處

這是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介紹全球信息和通信領域企業市值排名,前十名的企業美國國有6家,中國有華為、阿里和騰訊上榜,而第十名是三星,華為沒有上市,估值1.3萬億美元,但是倪光南院士是隨口說的還是確實有投資機構對此 進行了評估,我們不得而知。


倪光南是計算機領域的專家,更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計算計算研究所研究員,是聯想的創始人之一,1984年聯想成立的時候,出任聯想的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放了聯想式漢字系統,並獲得國家進步一等獎。2011年倪光南院士被中軟件協會評為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勳人物,2015年獲得中國計算機協會終身成就獎。

多年來,倪光南一直呼籲中國在計算機領域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要有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所以他加入聯想,希望實現這個夢想,從聯想出來後又加入了多個公司,都希望能夠實現這個夢想,但是最終都沒有合適的平臺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和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華為今天有了麒麟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這是中國的企業,這是倪光南院士一身的夙願,他雖然沒有在華為工作過,但是他也許比任何人都自豪。

這是一位對中國計算機事業奔走終身的老人!

2、科技領域的領頭羊一般是什麼估值?

儘管華為的科技含量很高,又掌握了5G的核心技術,對中國來說意義非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你可以說是“無價”的!說是13萬億美元都不為過。


但是,在商業領域,就一定會有一個價格,就一定會有一個估值,沒有價格就沒有辦法交易,蘋果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是劃時代的創造者,而且營收達到2600億美元,淨利潤也在550億美元,他的市值也不過是1萬億美元。

微軟從80年代開始就是PC電腦操作系統的統治者,也是劃時代的創造者,年營收1260億美元,淨利潤392億,市值也不過是1萬億美元。

IBM是個人電腦的開創者,營收800億美元,淨利潤87億美元,市值也不過1200億美元。

谷歌是搜索的王者,是安卓系統的創造者,營收1370億美元,淨利潤300億美元,他的市值也不過是1萬億美元。

高通,芯片領域的老大,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是195億美元,淨利潤是39億美元,市值是1000億美元。

思科,通信領域的知名企業,營收520億美元,淨利潤12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

這些企業都是當年和華為業務相關的最知名的企業,他們的營收、利潤和行業地位都有目共睹,他們的科技含量也是有目共睹。

華為很優秀不假,但是正確的認識自己也很重要!

3、華為真的可以估值1.3萬億美元嗎?

在商業上我們就得以商業的規則去看待,華為無論具有多少技術,他都是一家企業,企業就是商業行為,企業的核心目的是為了盈利,有了業績就有估值。

2018年華為的營收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了7212億人民幣,淨利潤593億人民幣,分別增長19.5%和25%。

而2019年前三季度華為的營收為6033億美元,淨利潤535億美元,分別增長24%和22%,這份成績非常厲害。


我們 假設2019年全年華為的淨利潤增速是22%,那麼2019年全年的淨利潤將達到723億元人民幣,由於增速是22%,我們可以給與25倍的市場估值,那麼估值就是1.8萬億人民!

如果行情好,可以看到30倍的市盈率,那麼估值可以達到2.17萬億人民幣,如果行情低迷,給與20倍的估值,那麼估值可以達到1.44萬億人民幣。

總的來說,按照2019年全年的預測業績,他的估值區間在1.44萬億人民幣到2.17萬億人民幣之間,中間值就是1.8萬億人民幣,也就是2560億美元,估值區間在2050億美元到3080億美元。

最後再看一下華為的同行——中興通訊,動態市盈率是25倍,市值0.14萬億人民幣。

最後:如果你認為華為在資本市場價值1.3萬億美元,那麼如果在A股上市,你願意用這個價格來購買嗎?你願意購買多少?(1.3萬億美元的估值,動態市盈率126倍,滾動市盈率133倍)

華為無疑是優秀的科技企業,也是世界頂尖 級別的科技企業,華為的未來有更大的想象力,我們也很願意看到那一天的到來,希望在未來10年內我們真的可以看到一家營收兩三千億美元,零利潤也兩三千億人民幣的華為,那個時候華為就真的可以估值1.3萬億美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