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夠用嗎?為什麼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韓文傑V


漢字古代就有造字方面的困饒,造不出的新字就用已有字代替,所以就出現了一字多音,一字多義,這種情況對漢字來說是個缺陷。


時空遼闊




漢語是高效組合語,任何其他語言都沒有這個優勢。

語言的一個特性就是,你必須掌握它的基礎量才能運用自如。

比如漢語體系的字,英語體系的詞。隨著新事物的增多,語言的基礎量也在快速增加。人類有限的時間和需要掌握的基礎詞量形成強烈的矛盾。而漢語是被衝擊最小的一種語言。原因就是漢語是一種高效組合語。

在現代社會一個說漢語的人只需要掌握2000個字,就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裡,沒有2萬個詞別想讀報,沒有3萬個詞別想把週刊讀順,大學畢業10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得懂8萬詞。 普通使用漢語的人用2000個字就可以描繪世界,而使用英語的人至少需要8萬單詞。而據美國聯邦教育委員會調查,美國中學畢業生七成看不懂紐約時報。而中國中學生讀完四大名著完全不在話下,更別說普通的報紙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就是漢語體系高效組合的先進性。一定數量的漢字會組合成無數的詞語,不同的詞語又會組合成不同的詞組。神奇就神奇在你只需要瞭解最基本的漢字就可以懂得組合出的詞的意思。而英語卻不是這個樣子,每形容一個事物英語都需要創造出一個新單詞。這就造成了英語單詞無限量的創造,切不相關。 目前的英語單詞已經超過了數百萬個。而所有這些單詞在漢語中都可以用四千個漢字來表達。

比如pork這個詞,在英語中代表豬肉,它和豬pig、肉meat沒有任何關係而僅僅代表它們的一個聯合體而已,如果把豬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豬油lard、羊油suet和牛油talon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就發現,英語中所有的聯體詞都是一個與其中任何一個分解詞毫無關聯的新符號,而它們卻構成了英語詞彙的主體,英語中幾百萬的單詞就是這樣來的。

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者新詞,例如英語中 ROCKET(火箭),COMPUTER(計算機),需要不停地創造。而漢語卻不需要這樣 ,不就是用“火”驅動的“箭”麼,會“計算”的“機”麼!可英文就不能這麼幹,由於字母文字的侷限性,不能靠組詞,原因是“太長”了。如 火箭將成為“ 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為“COMPUTAIONAL-MACHINE”等 。人的視角有限,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



有了新事物,英語又要增加一個新詞,那麼又要記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到最後,一個使用英語的人他的一輩子的時間,也就只夠記憶這些單詞,還談什麼發展!

那麼人的一生中到底需要記住多少單詞或符號呢?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通常在三到四千就足夠了,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有三萬個單詞,到了丘吉爾時代,英語已經擁有近百萬個單詞了。現代已經達到數百萬。語言學家對一個受過教育的英語使用者的要求是應該掌握5萬到25萬個單詞。未來,隨著信息大爆炸,對英語使用者所需記憶單詞量的要求還將進一步增加。而漢語使用者,無論未來信息如何爆炸,就算到了宇宙時代,掌握五六千漢字也完全足夠了。

語言的好壞其實取決於兩個方面。

第一、是不是能夠用很少的記憶來掌握。

第二、是不是能夠在有生之年掌握到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識?用一句極限的話來講應該是:最好的語言是不學而知,但是所掌握的知識又最多的。而漢語是最符合這樣的要求的。漢語是全世界唯一一種學少而知多的語言。

漢語的高效組合現象最先是德國的萊布尼茨體會到的,他認為漢語是自亞里士多得以來,西方世界夢寐以求的組義語言。如果他看到今天知識爆炸的世界,他一定會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廢除拼音文字而採用漢字。

總結歷史上中國強大,未來也必定強大,這是歷史的輪迴!


學好科學走向世界


所有漢字約有80000個左右,英文單詞17-20萬不等。

乍一看我們的漢字少這麼多啊,貌似不夠用。。。

但是注意:

根據《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我們的漢字包括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共3500個。就閱讀一般的漢語書報刊而言,這3500個常用字完全夠用了。因為實際上,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並不多。

就算再擴展一點可能也就6000上下;事實上就這麼點,裡面就有很多字,有人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了吧!

這離我們的總量80000個還差得遠吶。。。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漢字能自由組合形成新的詞彙,這樣算下來數量可就驚人了。只要我們不斷利用已有的漢字創造新的詞彙,完全沒有不夠用的問題啊!

所以從古至今,社會通用字的數量沒有顯著變化,一直在五六千左右。

英文常用的也就12000~20000個詞。但是由於西方語言的特性,英文需要不斷髮明新詞順應時代潮流。


小安觀世界


漢字的總數量約有10萬左右,而常用漢字約4000左右,那麼其可以組成的詞彙理論上有。

1字詞:4000

2字詞:4000×4000=1600萬

3字詞:4000∧3=640億

4字詞:4000∧4=256萬億

其龐大的詞彙量足以描述真實的世界,所以暫時不需要創造單個的漢字,如果某些學術領域需要創造新的漢字也不是不可,或者也可以從以前的漢字庫中尋找出適合描述新事物的漢字。

對比一下英語的造詞數量。

1字詞:26

2字詞:26×26=676

3字詞:26∧3=17576

4字詞:26∧4≈45.7萬

5字詞:26∧5≈1188萬

6字詞:26∧6≈3億

7字詞:26∧7≈80億

8字詞:26∧8≈2088億

9字詞:26∧9≈5.4萬億

10字詞:26∧10≈140萬億

也就是說,英語造詞的話,需要把10以內的字母的所有排列組合用光還不能超過4位漢字的排列組合量,這就是為什麼表達同樣的信息量,漢語是所有的語言中最簡短的。

更可怕的是,漢字只需要學習4000漢字,就可以完成這上百萬億的詞彙量。而英語幾乎要用人腦去記憶這上百萬億的詞彙,天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呀。

英語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它的初始學習難度極低,只需要學會26個字母,就可以完成幾乎所有英語詞彙的拼讀,這也是為什麼當今世界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只剩下漢語一家象形文字,其他都變成了拼音文字,就在於初始學習難度低,人人都可以學習,初級的語言交流障礙幾乎不存在。

而漢字的初始學習難度就相對大多了,要直接記憶4000漢字的讀音、意思,而且還要記憶它們的聲調,這對大腦是非常恐怖的記憶量。不過好在後來我們發明了漢語拼音,將漢字拼讀的難度直接降低到了26個拉丁字母。所以漢語拼讀這一塊的問題解決了,然後就是直接記憶4000漢字了。其實記憶4000漢字和記憶4000英文單詞的難度是差不多的,都是一個爬坡積累的過程,但是到了4000之後漢字大開大合,可以組合成無窮的詞彙,而英語想要提高詞彙量還得繼續爬坡,兩者的差距在4000字詞的記憶量之後,就分道揚鑣了。


飛龍在天9783


其實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漢字認識兩千個,就可以讀書看報,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了。實際上,兩千個漢字只是基礎,我們讀完高中後真正掌握的漢語詞語則大概一萬多。小學階段,實際上已經把常用漢字學的差不多了。而在中學階段沒有那麼多生字,卻有很多的生詞,學生不再是用《新華字典》,而是用《現代漢語詞典》。

尤其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文章,或者一些辭藻華麗的文學作品,你認識每一個漢字,也能讀出來,但是可能因為大量的詞語不理解,而無法讀懂這篇文章。這就是說,認的字數夠了,但是詞語量是不夠的。

與英語相比,漢字理解粒度有點類似於英語詞根,而不是英語單詞。多個漢字組成一個新的詞語,對應於英語單詞。另一個例子就是日本漢語詞。有不少日本漢語詞,中國人是不理解什麼意思的,儘管這個詞都是漢字組成的,並且明白後細想這個詞的漢字組成也是有意義的,並非日語讀音拼出來的。

兩千個漢字,理論上最多可以組成400萬個雙字詞語,而日常個人接觸的語義不超過2萬。

美國研究生考試GRE也就是一萬多個單詞,還包括除了GRE考試一輩子也再也不會見到的罕見單詞。英語因為國際性語言,融入了全世界各地的文化、概念、詞語,是世界上詞語最多的語言。例如我們熟悉的例如“baozi”,“Gongbao Chicken”,“Kanban”。很多英語詞語並不是語義上的不同,而不是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印度方言等的不同讀法和寫法。也有很多英語詞彙是非英語國家文化單詞的直接照搬,所以英語國家可能並不使用和理解這些詞語,就如同中國佛教典籍中大量梵語詞彙一樣,比如“般若波羅蜜多”“阿羅漢”“阿修羅”。《牛津詞典》收錄了四十萬個單詞。中國《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六萬多個詞語,基本上包含了現在可見的絕大部分詞語。由於中國同一個詞語,儘管方言讀法不同,但是寫法相同,所以也要比英語少不少冗餘。

所以,兩千多個漢字組成的數萬現代漢語詞語已經足夠使用了。


RaymondIT


漢字以前夠用,現在真的不夠用。自從進入網絡信息時代以來,漢字的表述就跟不上新生事物的產生。於是就產生了一些不倫不類的的名詞,形容詞,代詞等等。


雪豹下山


中國科學家還是創造了幾個漢字的,比如,氕氘氚。2017年還造了三個新字,為新發現的化學元素命名(見圖)。除第一個字鉨[nǐ],其餘三個全是新造字鏌、{石田}[tián],{氣奧}[ào]。



雲鶴閣


我們的祖先最聰明,造出的漢字可以讓後人根據新生事物特徵組成恰當而形象的詞來。比如飛機、直升機、機關槍、手槍、手機、電視機、電子眼、電信等。

很有意思的是,當需要用漢字組成新詞語時,也儘量注意並照顧到其外來發音,比如領導、坦克等。

我們古代某領導就根據日本島民的諸項特徵,特地起了個“倭”名,這是巧妙地以部首組合成的字。

應自豪高呼:漢字萬歲!萬萬歲!


魯秦中51321308


現在全世界中外語言學家都意識到了,漢語會成為未來唯一高效的文字,特別是到了互聯網信息時代。給你講通俗點的例子,中國幾萬個漢字你只需要學會其中幾千個就能正常閱讀和交流,英語要學幾十萬個單詞。如果有新興事物,比如雷達,漢語只需要將雷、達二字組合就行,漢字數量本身是不變的,而英語則需要重新發明一個單詞“radar”,新事物和詞語會越來越多,英語會增加到千萬級以上的單詞量,最後語言崩潰。而漢語還是不變,還是隻要會幾千個漢字就能交流!漢字比英語,就等於三維對二維!


沒事偷著樂


一、漢字,”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所創造的。他觀察萬物,依據物體的形狀造字。不過雖說古書上有記載,但這畢竟只是”傳說”而已。其實漢字是起源於先民”結繩記事”是我們祖先共同努力的創作,倉頡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人。 文字是因為使用上的需要而逐漸由少變多的, 是約定俗成的。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文字,所以在秦以前,文字的寫法也因為國家的不同而有不同。漢朝時候隸定,把圖畫式的小篆,改成一筆一畫的隸書,更方便傳抄使用,文字的形狀大約就定型了,當然還是有所改變與增加而繁體中文,就是『倉頡』所發明的喔! 這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字的起源!

二、為什麼要造生僻字?

生僻字和常用字是相對概念,常用字用的人少了就會變成生僻字。生僻字用的人多了就會變成常用字。當一個字產生之初,是很難預計它未來的使用頻率的,也談不上創造生僻字。

三、為什麼《說文解字》收字不到一萬,隨後歷代字書韻書蒐羅到的字越來越多,《漢語大字典》收字五萬?

這反映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落後的表達力的矛盾。這不很正常嘛!

四、字典中很多字讀音意義都丟失了,說明只有造字者自己用過嗎?

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但有時候確實會出現「丟失」的情況。比如很多方言字,有音有義但是不知道寫法,丟失了形。在出土的古代文獻中,也經常出現一些現代失傳的字。你不知道它的讀音,但是可以通過上下文推斷它的意思,那麼就可以說它保留了形、義,丟失了音。但萬一上下文也推不出來意思,音義都丟失了。整理者一般會把它們列出來「待考」。考不出來的,一般也會留下來,甚至編在字典、字編裡。現代是這樣,古代也是。所以你在《康熙字典》或者其他古代字書看到音義不明的字,並不是字典的作者故意編出來糊弄你的。而是他們把蒐羅到無法解釋的字也列在字典裡,留給後人解決。(當然也不排除有某些道德品質敗壞或者水平極差的字典編纂者,為了爭個「收字量第一」的虛名,有意無意地創造垃圾字的可能性的存在。)大浪淘沙,在波濤洶湧的歷史長河之中,會有很多漢字逐漸被人遺忘,或者變得面目全非。在楚文字中有一個上羽下能的字,我特別喜歡拿他舉例子。因為早些時候發現,大家都不認識,各種猜測。後來大量楚簡的發現,我們知道這個字是用為「一」,但它讀作「一」嗎?當然,有可能,卻也不能說死。如果沒有後來這種楚簡的發現,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這個字啥意思。出題人也會覺得這個字可能只有發明人認識,後來發現原來這個字在楚文字中這麼常見啊!時移世易,即使常用字也有散佚失傳的可能性。(當然在信息交流和保存如此方便的今天,除非發生無法想象的史詩級災難,常用字基本不會失傳了。)

五、為什麼即使夠用,還是會有古人造新的異體字?前面囉囉嗦嗦了很多,但我想並不是出題人關心的內容。出題人應該是想問這個問題。對呀,現存的字能夠滿足生活習慣的前提下,為什麼還要造新的異體字出現?其實可以分為兩點:

1、無意識造字。或者說,提筆忘字寫錯了。以訛傳訛就成了新字。這些新字被稱作俗字,而和他等價的舊字被稱作正字。當新字越來越流行,以至於通用。它就從俗字搖身一變成了通字。這就是古代字書上常見的「正」、「俗」、「通」之辨。

2、有意識造字。

1)為了書寫方便。用簡單的筆畫代替原本複雜的筆畫而產生新的俗字。

2)為了滿足強迫症(偏旁類化)。細緻一詞古代可以寫成「細致」,也可以寫成「細緻」。後者中的「致」為了和「細」呼應,就演化出來個「糹」。經常閱讀影印古籍的朋友對此應該並不陌生,古籍中經常看到為了追求偏旁部首的統一美觀而修改偏旁的情況。這就出現了新字。

3)追加或該換聲符、形符。把漢字細分,使其更系統。(和上一項有交叉)

比如「舍」可以表示{捨棄}和{房舍}。後人為了把兩個義項區分, 把表示{捨棄}的舍加了個「扌」。產生了新字「捨」。這時候我們一般用「古今字」的概念表述兩者的關係。這是比較合理的情況。

有的時候的細分可能會讓人崩潰。《說文解字》裡有這麼一個字「盌」,解釋是「小盂也。從皿、夗聲。」就是我們吃飯用的碗。但有人說了,我家的「盌」是木頭做的,於是就有了「椀」。同理還有石頭做的「碗」;陶瓷做的「㼝」;金屬做的「鋺」。類似的還有鍋、盆、瓶、盤等,幾乎任何器物只要能用不同材質製成,都有好多種寫法。只不過現代的規範漢字只選了其中的一個罷了。

4)理據重構。當久遠的造字理念逐漸被人輕視或遺忘。古人可能就會造一個新字,和原來的字可能在形體上沒有關係。比如《顏氏家訓》中提到北朝「更生為蘇」,造了一個「甦」字。

4)非漢字原因。比如為了政治目的(武則天造字)、宗教目的(老君碑上的字)、翻譯目的(為了翻譯佛經咒語等造的新字)、宗族文化(家譜排輩人名造字)等。

另外還是想多說幾句。古人其實都希望能有個正字標準的,但無奈生產力低下,管制力度也有限。你能管得了考生不亂寫字但你管得了芸芸眾生嗎?你能管得了幾個避諱字,管得了所有字嗎?所以說真正的規範還是在信息時代完成的。計算機編碼這個東西真是可怕,只要它不收的字你就打不出來。在這個人人打字的年代,想要求異是很難的。在知乎上我認識幾個專門用異體字寫答案的人。他們雖然想要用特別怪異的字,但也沒有變法突破字庫的限制,否則出來一堆豆腐塊,別人都看不見也沒有意義。

古代漢字的使用,十分複雜和混亂。通讀了一遍我寫的東西,感覺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夠曉暢。但是我也想讓大家理解,幾千年來人類文字的使用都是具有這樣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特別是數量龐大的漢字,並不是誰「非要」怎樣就能怎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