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變舊,被邊緣化的騰勢是否有望翻身?

孟偉康


騰勢汽車不存在是否有望翻身的說法,這一品牌存在的價值被曲解了。

戴勒姆奔馳與比亞迪合資成立騰勢汽車為2012年,截至目前這一品牌只推出過一臺純電動MPV,以唐Dm為基礎改造的騰勢X還沒有上市。這七八年的時間騰勢一直在虧損但是兩方不僅熱情的注資而且均沒有推出新車的動作,這點足以說明騰勢汽車對於兩方的價值並不是帶來多數銷量,而是作為儲備與合作的紐帶。

比亞迪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有絕對技術領先優勢,在2008年推出F3Dm的階段自主品牌連內燃機都沒鬧明白,而比亞迪在2003年成為全球第二代電池供應商時就已經規劃了這種車型。可以說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為的是20年後的電驅時代,在十幾年前已經預測到燃油車已接近尾聲。提前20年儲備動力電池的技術,提前十幾年研發電機電控,這種戰略眼光獲得了諸多知名車企的青睞。

但是比亞迪汽車在電驅領域雖然有技術優勢,然而在整車製造品控環節、底盤懸架的調校等方面肯定存在嚴重不足,作為一個跨界造車的企業必然缺少積累。所以比亞迪汽車也需要一個老牌車企在這些方面提供技術支持,拋出橄欖枝的奔馳汽車則成為首選項。客觀的評價奔馳底盤團隊進駐前後,王朝系列的老款秦的操控感是從有形無神一躍達到形神兼備的高水平,這就是比亞迪需要奔馳,同時也需要與奔馳合資成立騰勢的原因。

奔馳汽車在百年內燃機汽車時代無疑是巨頭,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儲備卻是幾乎空白。而從零開始研發生產三電系統同樣需要很多年的積累,同時要付出極大的成本,這對於一度陷入危機的戴勒姆奔馳而言是無法承擔的。所以這一企業需要尋找一個潛力股合作,有技術有眼光的比亞迪則成為其理想對象。於是兩方最終成立騰勢確定了戰略合作關係,奔馳為比亞迪提供整車製造的技術支持,而比亞迪的三電技術隨時可以成為奔馳進駐新能源領域的殺手鐧;而騰勢作為新生品牌存在的意義象徵性更大,說白了就像一個技術交流的平臺,所以這一品牌的銷量如何或品牌影響力有多大並不是那麼重要。

不過騰勢X這臺車的出現已經預示了奔馳將要轉型了,這臺唐Dm的換殼車綜合性能無需贅述,是否能翻身也很容易判斷。因為近兩年造車新勢力品牌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且其中一些品牌也獲得了理想的銷量以及影響力;那麼騰勢作為兩大巨頭技術背書的“老新勢力”品牌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而且這臺車已經劃歸到奔馳渠道銷售,品牌知名度以及定位可以輕鬆的達到目標。所以騰勢早期被邊緣屬於刻意為之,後期想要翻身只是看比亞迪奔馳是否需要,僅此而已。


本文由天和Auto撰寫,內容請勿站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