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健康貼士」睡眠不好,吃褪黑素真的“很靈”嗎?

本報記者雍黎通訊員朱廣平

睡不著、睡不醒、睡不好!睡眠是維持人體生命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對人體必不可少,不過現在良好的睡眠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成為了一種奢求。據統計,我國有兩億失眠患者,5000 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嚴重打鼾憋氣)患者,100 萬嗜睡症患者。對於這一龐大的患者群體,專業醫生少、患者自我治療不規範等問題日益凸顯。

失眠患者有的求助於褪黑素、安眠藥,有的懼怕藥物副作用不進行任何治療。不過褪黑素真的有用嗎?安眠藥該怎麼吃?藥物治療失眠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睡眠心理中心主任高東教授。

褪黑素副作用多不建議擅自服用

家住重慶主城區的張女士半年前出現失眠,且症狀較為嚴重,有時整宿不能入睡。為改善睡眠,她聽信朋友建議和網上信息,服用褪黑素長達半年,結果不但失眠症狀未得到有效緩解,反倒出現頭痛、頭暈、腹部不適等症狀。她連忙到醫院住院治療,經過醫生的心理及藥物治療,最終成功緩解病情,不久回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中。

高東介紹,褪黑素(又稱為褪黑激素、美拉酮寧、抑黑素、松果腺素)是由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松果體產生的一種胺類激素,能夠使一種產生黑色素的細胞發亮,因而命名為褪黑素。因為它被認為對改善睡眠有一定促進作用,早期被視為治療失眠的諸多藥物的一種。

" 褪黑素確實能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高東解釋,褪黑素長期大劑量服用,會造成低體溫、釋放過多泌乳激素導致不孕,還有降低男性生理慾望的副作用。相比現代新型治療失眠藥物,全球範圍的醫院對褪黑素的使用是慎用模式,醫療指南上不推薦它作為失眠的用藥,目前老百姓購買到的褪黑素並非是真正的治療性藥物,只是保健品,其治療作用是極其有限的,而且長期大量使用有潛在的身體危害。因此,對於失眠患者不建議擅自服用褪黑素改善睡眠。

不能 " 濫 " 用藥,也不能 " 懼 " 用藥

" 目前失眠群體極易走兩個治療極端,一種是濫用藥,另一種是懼用藥。" 高東說,濫用藥的患者往往不到正規醫院治療,病急亂投醫亂吃藥,聽信誤信親友或網上信息自我解決,大劑量長時間服用不恰當的藥物,結果失眠症狀越來越重,甚至嚴重危害身體健康;懼用藥患者則因為害怕形成藥物依賴成癮,擔心藥物副作用,對一切藥物拒之門外,結果失眠問題越來越嚴重,失眠對身體的損害遠遠超過藥物的所謂副作用。

對此,高東表示,對於失眠的治療有醫學的行業規範指南、成熟的診療技術,患者一定要相信專業醫生的診斷方案,接受正規治療。雖說是藥三分毒,治療失眠的藥物都會有一些副作用,但在現代醫學指南和專業醫生指導下,絕大多數的副作用是可控的,切不可杯弓蛇影。

" 對於失眠的治療,藥物只是其中一種治療手段。" 高東表示,對於失眠患者來說,很多失眠是 " 心病 ",所謂 " 心病還需心藥醫 ",治療失眠有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補充替代治療三種主要方式,其中心理治療是首位,多數失眠患者經過心理行為治療可以得到緩解。

高東舉例,他曾接診過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男子,說自己失眠嚴重需要開藥治療。不過經詢問卻發現這位患者失眠是因為家中突發變故,剛進社會的他難以緩解不良情緒,導致失眠。對此,高東對小夥子進行了心理行為治療,幫助其走出心理陰影,失眠問題也迎刃而解。

高東表示,在臨床上失眠根據時間長短分為急性失眠、慢性失眠(失眠超過 3 個月)。臨床工作中,針對不同的情況會採用不同的方法,如急性失眠可以用心理行為指導、短期應用新型鎮靜催眠藥(右佐匹克隆、思諾思等),原則上不建議使用 " 安定類 " 藥物(舒樂安定、阿普唑侖、氯硝安定等);慢性失眠的治療包括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規範化藥物治療等。長期大量服用中藥等行為也要慎重,以免損害肝腎功能等。很多患者的失眠症狀背後都有很多 " 故事 ",需要系統評估後進行個體化治療,消除病因才能 " 藥 " 到病除。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通過引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認知,樹立正確的睡眠信念(降低和消除對失眠的恐懼),重塑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最終幫助患者建立穩定的生物鐘,讓患者學會自我管理睡眠,自動調節自己的睡眠,治療過程中逐步幫患者減少或戒除安眠藥。

以上內容由"網易健康"上傳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