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飞行甲板两侧大量的“钓鱼竿”是何用途?

航母飞行甲板两侧大量的“钓鱼竿”是何用途?

如果稍微注意,就会在大型航母飞行甲板的两侧,看到很多巨型金属杆,数量从七八根到十几根都有。这些金属杆有些长度高达十几米,有些则稍微的短一些。由于非常巨大,而且为了在舰载机起降期间不影响飞行。还为这些金属杆专门配备了可以改变方向的支座。

起降战机时把所有两侧的金属杆都放平,不起降战机时则又树立起来。仔细观察,不仅仅飞行甲板的两侧有这样的金属杆,在舰岛上其实也有,只是舰岛上的数量没有这么多、这么显眼而已。除了大型航母,现代化的神盾舰甚至是护卫舰上也有。

而且舰艇级别越高,也就是可能作为舰队指挥舰使用的舰艇。上面的这种长长的“钓鱼竿”就越多越密集。难道他们真的是准备在海上没事期间钓鱼用的?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其实这不是什么钓鱼竿,也并非军舰上专有。陆地上的各种坦克、装甲车甚至徒步的通信兵都会背负这种长杆。

他们的学名就叫鞭状天线。主要是作为海陆作战期间的通信指挥天线使用。只不过航母上的天线特别大,而显得特别惹人注目。鞭状天线是一种垂直杆状天线,陆地上使用的轻型鞭状天线可以弯曲。

航母飞行甲板两侧大量的“钓鱼竿”是何用途?

陆地军用车辆上的鞭状天线,一般长度为4到6米,而军舰上的则更大更长,最长有超过12米的。鞭状天线是一种简单的垂直天线。是短波、超短波电台进行移动通信最常用的天线。其天线长度一般为电台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根据海陆载体的不同,其结构多为接杆式、拉杆式或蛇骨式等类型。可以拆卸、伸缩或弯曲折叠。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全方向性,机动性好,适于运动中的无线电台使用。军用步话机、电台车、坦克电台和舰艇电台等都配有制式的鞭状天线。

我们都知道,现代军用通信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最近几十年,民用的1G到4G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实都是军用战场移动通信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延伸。到目前还有卫星高速数据链。为何还要用有上百年历史的中短波区域通信技术。让海陆作战单元,随时都扛着一根不算小的“钓鱼竿”呢?

这就是在于战场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可靠的。卫星高速数据链虽然传输速率高,可全球应用,但是在大国之间的战争中,也是非常脆弱的。对手只需要高能战略激光或者先进的高空KKV反导系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批量击毁对手的通信卫星星座。甚至让近地轨道充满大量的太空碎片,让后来补充发射的卫星都无法上天。

航母飞行甲板两侧大量的“钓鱼竿”是何用途?

这种情况下,可以继续充分利用不容易被人为破坏的电离层反射作用下的中短波战场通讯,就有可能是剩下的最可靠的战场局部通信指挥方式。而且这些扛着钓鱼竿的电台,每个既是通讯终端,本身也是移动通讯的信号中继站。即使几个甚至几十个被击毁,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效果。

而现代舰队出海作战,大部分情况下,本舰队中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舰艇,都在旗舰周边半径500公里之内。不用靠卫星,只需要本方用大型鞭状天线,就可以形成一个移动的通信指挥网络。而天线越大、数量越多的,基本就是舰队的旗舰或者核心舰艇,这就是为何航母和巡洋舰上面,鞭状天线比其他舰艇更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