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吳伯凡

吳伯凡曾提到他一個經歷:

2010年,《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來中國,吳伯凡在一個偶然機會下和他吃飯。吳伯凡對他說:《失控》這個翻譯有點字面化。失控確實是Out of control的本意,但並不反映這本書要表達的意思。這本書應該翻譯為“無為”。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凱文·凱利

這裡吳伯凡特別用了繁體的“無為”,是為了引出下面的闡述:

“無”,下面有四個點,是“火”的意思。看起來像用火燒鍋裡的水,水最後就蒸發不見。水確實“從有到無”,但那只是肉眼看不見,並不代表水憑空消失,不是變成空無一物; “為”,是運行、控制、管理、運轉。

所以“無為”就是看不見的、其他未知的形式在控制和運轉。

此外他還順便說了一下,KK告訴他《失控》的理論基礎就是來源於《道德經》。

作為一個對《道德經》很感興趣但又長期不得要領的人,看到這裡心裡興奮難以言表——整部《道德經》一直在強調“無為”,但是很多人對無為的解釋卻不得要領。

  • 要麼說“無為”是什麼都不做;
  • 要麼說“無為”是“不折騰”,不做不該做的事,順其自然;
  • 或者說“無為”是消極避世等等。

其中“不折騰”和“順其自然”的小政府理念可能是最符合《道德經》所表達的思想。但吳伯凡從字源的角度來拆解“無為”的含義卻別具一格——

  1. 邏輯起點非常像那麼回事,漢字不就是象形文字演變的嗎?
  2. 邏輯推演自洽,類比非常容易理解;
  3. 結論十分新穎:常人關注的有和無都是質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而很多時候看不見摸不著的形式往往更重要。形式不具象,看不見摸不著但並不等於不存在,它只是抽象而已。

上述三點是我反覆品味吳伯凡對“無為”的解釋之後的心得,這讓我沉浸在思考“無”的滿足之中——

  • 我們使用的鍋碗瓢盆,真正起作用的全都是它們“無”的那一部分,如果都填滿了顯然就無法使用。

  • 我們買個房子,重要的是房子的實體嗎?其實更多時候不是,因為買房子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是必須關注的重要指標,這些面積是什麼?就是空間啊,就是“無”。這些面積越“無”越好,要是填滿了鋼筋混凝土,還會在裝修的時候敲掉。

  • 在藝術這種相對抽象的方面更加明顯——“南宋四家”之一的著名畫家馬遠,喜歡在邊角做出小景,世稱“馬一角”;“四家”的另一個夏圭,作畫多留白半邊,人稱“夏半邊”。


留出來的空白都是“無”,但是卻引人遐想。比實實在在畫滿,填充各種可見物導致分不出重點要高明多了。

當代設計大師原研哉的設計哲學就是關注看不見的形式,而不是看得見的實體。無印良品的性冷淡風、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等等這些理念,總結起來都可以用“無”來概括。可以說,得一“無”字,看世界的角度多了很多,整個人通透不少。

然而…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我真的很認真去搜集資料,求證吳伯凡對“無”的論證起點,也就是“無”字下面四點是火,看起來是用鍋燒水到底是不是那麼回事。

結果: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從上面資料可以看出,現代簡化字的“無”從篆文才有,甲骨文和金文沒有。而繁體“無”的甲骨文和金文並不是什麼用火燒鍋水,這個字的字源其實是“舞”——

“無”早期只有具象化的含義,就是祭祀祈禱的唱歌跳舞,後來才從亡人、禿頭這裡抽象出“沒有”的意思。四點底和上面的結構跟火燒鍋水沒有關係。

我不知道吳伯凡老師是從哪考據出“火燒水鍋”的,起碼目前來看這個論證起點靠不住。不過這個時候我並不得意於找出他的問題,反而覺得他很厲害——

他對“”的解釋是一種類比,這種類比雖然邏輯依據不充分,但是容易懂,而且具有啟發性。這種啟發不會將思維固定在一個點上,而是讓思維流動且可以延展。

這麼說比較抽象,我舉個“很科學”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現代智人能戰勝其他人種,統霸世界?

這是一個非常宏大而且困難的科學問題,直到近期基因科學家才給出答案:

人類的MEF2A基因會延遲表達,這種延遲表達把人類大腦發育“刻意”調慢了。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即:相比其他動物一生出來腦子就快速發育,人類腦子要到一定程度才快速發育。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很奇怪吧?用腦子稱霸全球的人類,腦子發育竟然被基因調慢了!不是越早發育越好嗎?不是要贏在起跑線嗎?

因為發育慢,可以讓腦子變得具有

可塑性,可以在刺激信號更豐富的環境下充分發育,而不是在比較單調的刺激下固化。

也就是讓嬰兒的腦子暫時處在“無為”、“空”的狀態,先不要往裡面灌輸東西阻礙腦子發育,等發育差不多了再往裡灌。

這才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大腦受到外界刺激,信號會在腦神經內傳遞,會將原來沒有連接的通路打通;反覆多次之後這條通路就穩固下來,以後有了刺激就會按照這條固有的通路傳遞。但是一旦神經連接被固定,要再改變就很難。

固化的通路耗能最低,但是其他可能性也被屏蔽了。這就是我們通常很難改變自己慣性思維的原因;也是越老越難接受新事物、越缺乏好奇心、越固執的原因。

這就像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就不容易再倒入新的東西了。

小孩的大腦沒有這些固化、穩定的連接,因此他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能快速學習新東西——

這在環境變化巨大的情況下將佔盡優勢,誰能快速適應新變化誰就能更好生存,適者生存這非常符合進化論。

而且接受新事物、保持好奇、具有奇思妙想…..這些經常用在孩子身上的詞,也往往與創新、創造力有關。

因此【無為】的含義是:

在不該“”的時間和空間下保持可塑性和延展性,留出足夠空間;不斷清空自我、保持對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用現在的東西塞滿填充,把未來的可能性堵死。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保持好奇心”、“保持童真”、“自我否定,批判精神”、“吾日三省吾身”、“保持開放拒絕封閉”......廣義上都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無為】。

而前面說吳伯凡具有啟發性的類比,也是【無為】的一種表現:他告訴大家可以用循證、類比、歸納的方法理解世界,雖然他不是正確答案,但是促進尋找答案。

相應的,上來就讓你記標準答案,哪怕非常主觀的問題也給個標準答案,這就是典型的【有為】,這非常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