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湯和一碗甲魚湯引發的歷史慘案

在中國,能當上一方領導是一件爽事。因為其身居要位,關係下屬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下屬過日子能否吃香喝辣,心情舒暢往往都要看其臉色和心情。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下屬千方百計的討好、巴結領導,領導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但是,要做一個做大事的領導,不僅要心懷天下,還要善待眼前人。

近日讀《左傳》,看到因一碗羊肉(甲魚)湯,羊斟“以私敗國”和公子宋“染指於鼎”的故事,深受警醒: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果疏忽了眼前人,真的可能釀成大禍:

先來說說羊斟“以私敗國”之事。《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公元前607年,鄭、楚兩國結盟之後,為了爭奪中原霸權,鄭公子歸生率軍伐宋,宋國派大將華元、樂呂出征迎敵,此仗史稱“大棘之戰”。

大戰之前,為了鼓舞士氣,宋軍統帥華元吩咐廚房殺羊做成羊羹湯犒勞士兵,可能是軍務繁忙,一時疏忽,除了自己的車伕羊斟,所有人都分到了羊羹,感受到了主帥的溫暖和鼓勵,士氣大振。羊斟見其他人吃得嘴角流油,滿面紅光,心裡充滿了怨恨,決心要一報還一報。

一碗羊肉湯和一碗甲魚湯引發的歷史慘案

第二天,華元乘戰車出征。宋鄭兩軍擺開陣勢廝殺起來。激戰正酣時,車伕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駕著戰車風馳電掣般向鄭軍營地駛去。華元大驚,對車伕大聲喊道:“你暈頭了嗎?那邊是敵營啊!”羊斟回過臉答道:“疇昔之羊羹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意思用現在的話翻譯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就這樣,大棘之戰就稀裡糊塗的以宋軍慘敗而告終。華元被鄭國俘虜囚禁,樂呂被殺,鄭國繳獲戰車460輛,俘敵250人,割左耳以獻戰功100人。這場戰役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一碗羊肉湯引發的慘敗。

下面再來說說公子宋“染指於鼎”的故事。公元前605年,鄭國鄭穆公去世,其子鄭靈公即位。楚莊王聽聞鄭靈公是一位資深吃貨,投其所好送來了一隻三百斤重的黿作為賀禮。鄭靈公見到大黿,口水直流,立即吩咐廚師將其殺死烹煮,要與眾大臣分享。

一碗羊肉湯和一碗甲魚湯引發的歷史慘案

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家兩人進宮恭賀。還沒進宮門,公子宋的手指忽然莫名其妙的彈動起來。公子家心生好奇,問是何故。公子宋得意的說:“每次我食指自動,都能嚐到新奇美味,這次想必也不例外!”

進宮之後,果然看到廚師在殺大黿,公子宋和公子家不由得相視會心一笑。鄭靈公看到兩人神情有異,便追問緣由。公子家說出了實情,鄭靈公心有不悅,有意捉弄公子宋一下,於是在晚宴分享黿肉湯時,故意“漏”了公子宋的一份。

一碗羊肉湯和一碗甲魚湯引發的歷史慘案

公子宋是個爆脾氣,見眾人分享大黿偏沒有自己的份,直接衝到燉黿的大鼎前,伸出手指沾了一下鼎中的黿湯,放進嘴裡嚐了嚐,然後拍拍屁股揚長而去。鄭靈公見他如此無禮,便放出了些狠話。

公子宋事後擔心被治罪,惡向膽邊生,乾脆來個先下手為強,在當年夏天就把鄭靈公刺死了。這就是成語“染指於鼎”的由來。

一碗羊肉湯導致一場大戰輸掉;一碗甲魚湯導致一場君死臣亡的慘案。這兩件根本上不了檯面的小事,居然成了動搖國家社稷的大禍,這恐怕是當事人也未曾料到的吧!所以,中國人就從這樣的上下級相處事例中總結了這樣的一句話:善待身邊人,那叫如魚得水;善待上級,那叫如鍋有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